中国企业基金会在慈善生态系统中话音渐强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国企业基金会在慈善生态系统中话音渐强

加入日期:2013-9-21 22:30:03

  新华网深圳9月21日电(记者 赖雨晨)近30家本土企业和十余家企业基金会在中国最高规格的公益慈善展示会上集体亮相,显示出涉足该领域的强烈意愿。

  21日在深圳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慈善展会,共吸引800多家机构和项目参展,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重量级”机构。

  这届展会首次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和基金会”展区,参展机构包括中广核、中航工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国家重器”,碧桂园、华大基因等明星企业,以及一批由企业或企业家发起的基金会。

  随着相关法规逐步完善和民间机构登记注册放开,中国基金会数量在近年呈现迅猛增长态势。据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基金会总数已达3382家。

  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程文浩介绍,在规模方面,截至2012年12月,中国基金会的总资产已达到604亿元,年度捐赠总收入337亿元,年度公益总支出256亿元。

  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增加的势头尤其显著。中国社科院17日发布的民间组织蓝皮书指出,2010年时,中国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基本持平。而现在,非公募的数量已接近公募的1.5倍。

  企业逐渐成为发起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重要力量。“中国企业过去也做慈善,也有表达社会责任的需求,但大多会选择捐钱给官办的红十字会、慈善会。”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说,“前两年官办慈善遭遇信任危机,企业发起自己的基金会是一种自然趋势。”

  TCL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6月,副秘书长初夏认为,成立基金会有助于企业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履行其社会责任。“做基金会比起捐款,难度肯定大多了,但如果企业对NGO的支持不可持续,其实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伤害,甚至让机构对企业力量完全失去信心。”

  资金的筹集、增值保值和使用是基金会运作的核心问题。根据基金会中心网2012年发布的《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研究报告》,企业基金会有68.8%的收入来自发起企业,5.5%来自其他企业,2.3%来自个人捐赠,另有23%来自其他基金会。

  发起企业不仅为基金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还为基金会输送了专业人才。根据中国《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相较于其他背景的基金会,企业基金会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与发起企业的联系过于紧密也有隐忧。

  朱健刚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基金会大部分仍有较强的依附性,“从企业拿钱,用钱的时候肯定也要受到企业的影响。而从企业领薪、为基金会干活,也容易让员工人心浮动,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专家认为,中国的企业基金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走向高度的专业和独立,才能确保基金会的公信力。

  但也有企业基金会的负责人认为,面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不能机械地强调基金会的独立性。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陈卓告诉记者,企业通过基金会向草根组织输出商业智慧的支持,与资金支持同等重要。“很多基金会是有钱花不出去,因为社会组织太弱小、没有好的项目,NGO不光需要钱,还需要学习,所以在现阶段,与企业的联系恰恰是企业基金会最有价值的地方。”

  12日,证券时报社联合基金会中心网发布了《上市公司基金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披露,截至2012年末,中国共有80家上市公司成立了公益基金会,其中A股上市公司有47家,仅占2012年末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

  信息化水平不高和透明度不够是基金会普遍存在的两大问题。据基金会中心网副总裁陶泽介绍,目前仅有不到一半的上市公司基金会建立了自己的官网,而有近三成的上市公司基金会透明度不达标。

  作者:赖雨晨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