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期货是全球性的,国内外两个市场总有一天要打通,我们就更要设法走出去。即便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没有时间表,但至少31家央企已在海外获准参与衍生品业务,它们目前都是找国外的机构代理,这块领域我们将重点开拓。”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秦利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对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进行了专访。在近期,广发证券(行情,问诊)发布公告,广发期货的香港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香港)完成了对英国NCM期货公司100%的股权收购。这是继中信证券(行情,问诊)收购里昂证券、兴业证券(行情,问诊)在老挝成立合资证券公司后,中资金融机构出海的又一新例。
谈及期货公司的首次出海并购,肖成表示,期货的全球性决定了期货公司一定要走国际化道路。“期货公司必须立足国内客户利益,力争成为国际交易所清算会员,让自己成为上家,才能在未来的金融竞争中处处快半步。”他表示。
谈出海:曼氏教训
证券时报记者:广发期货国际化的想法,产生于何时?
肖成:2002年我从广发证券到广发期货后介入商品领域,那时我就感觉到,期货要做大必须靠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是和现货结合,第二条腿便是连接海外。因为商品期货的全球属性太明显,只要做农产品(行情,问诊)就自然要关注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BOT),只要做金属一定关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不然这个品种的风险没办法识别。
2006年期货公司国际化迈出了半步,证监会批准了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广发期货在第一批获得了业务资格。
证券时报记者:但从目前来看,香港子公司的领先优势已不明显。
肖成:经过7年的发展,香港子公司的优势的确不明显了,但香港毕竟是一个国际化的重要平台,通过香港等于和全球是联系着的,通过香港子公司至少使部分投资者能够从事境外所有的交易。
证券时报记者:是什么触动你们前往海外收购期货公司,拿结算会员的牌照?
肖成:在香港子公司做业务,其实存在一些的局限性。我们只能做二级代理交易,结算业务还需要与欧美一些国家的衍生品机构合作。我们原来与一些大型衍生品机构合作做结算,但一些机构由于各种原因破产了,比如最早的瑞富公司(Refco),当时是全球最大的非金融背景的衍生品机构,后来又是曼氏。经历这些后我们发现,上家还是存在着很多风险的。国内投资者与我们的上家又隔了一层,风险更大。
如果广发期货自己做清算,加上公司注册在国内,股东、母公司也在国内,国内投资者可以直接了解我们的状况,至少要比了解曼氏、了解Refco来得更直接,这是我们这几年通过香港出去之后感受很深的事。
既然期货是全球性的,国内外两个市场总有一天要打通,我们就更要设法走出去。即便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没有时间表,但至少31家央企已在海外获准参与衍生品业务,它们目前都是找国外的机构代理,这块领域我们将重点开拓。
谈并购:三易谈判对手
证券时报记者:为什么最终选中NCM这家公司?
肖成:国际化路径确定之后,我们一直在寻找并购对象。为什么最终选择法国外贸银行旗下的NCM,主要是因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不少海外金融机构都在考虑危机之后的发展,法国银行业包括法国外贸银行,接受了一些咨询机构的建议,收缩银行以外的业务,使主业更具竞争力。这个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机会。我们得知法国外贸银行关闭商品期货公司的信息之后,很快就过去与他们商谈。谈判中我们发现这个标的的价格、资产质量都比较理想。NCM净资产3614万美元,我们支付的对价也是这么多,相当于没有溢价成交。
证券时报记者:你们将如何利用NCM这个平台?
肖成:第一步先恢复NCM原有的经营,但最终它的发展一定要依靠中国的市场客户。
NCM拥有LME、伦敦洲际交易所(ICE)等11家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资格,我们接盘之后去交易所申请恢复资格即可。我们通过并购不仅获得了多个结算会员资格,同时也获得了英国监管部门批准的在英国内可以经营业务的资格。
作为目前为数不多中资清算会员,今后不管是国内客户要走出去,还是外资机构要进来参与国内原油期货,广发期货都具有优势。
证券时报记者:这场谈判持续了多久?
肖成:这个项目正式的谈判持续了3个月左右,但是大概在三四年前我们就在物色并购对象了。期间我们不断地游说,让大家理解这个国际化思路。
证券时报记者:为什么谈判在这个时点成功?
肖成:谈判成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就像谈恋爱,你想跟他好但他不一定想跟你好,他想跟你好但你不一定看得上。我认为谈判成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坚持,在确定目标后一直在海外寻找合适的对象,4年下来也找到了一些不错的项目,有谈到一半没谈成的项目,也有已经谈好了,因为我们的资金没有办法出海而失败了的项目。NCM其实是我们谈的第三家。
关键要感谢监管部门的开明态度,支持我们母公司向香港公司注资,最终完成了并购。
证券时报记者:既然并购对象可遇不可求,这期间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出海途径?
肖成:除了并购,我们也可以选择新设。新设的好处是可以从上到下都是中资背景,但它最大的缺陷是耗时太长,从新设机构到拿到结算资格大约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另外,新设机构必须按照当地的要求配备人员、场所,成本很高。所以,如果有合适的收购对象是最好的。
证券时报记者:谈判中最难的部分在哪里?
肖成:海外并购其实和国内收购大不一样,法律、会计准则都不同,导致我们要跟对方不断沟通磨合。因为涉及承接资产,我们也不清楚它此前有什么样的风险,这些都是通过慢慢谈才搞清楚。
最难的一环是了解对方的资产状况,毕竟我们不知道它表面上和实际上的资产是否一致。另外,还担心它有没有在外签署其他法律合同,如果它在外面有一堆的未到期的合同,新公司承接就很困难。
谈未来:全球全区域覆盖
证券时报记者:完成并购之后,广发期货接下来会怎么走?
肖成:广发期货的国际化战略,是将来立足中国大陆这个大基地,连接香港,通过香港将辐射东南亚的市场,比如日本、新加坡等亚太市场,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定位。
第二个定位是通过收购NCM连接伦敦,因为伦敦是世界衍生品特别是金属交易中心,再通过伦敦辐射整个欧洲的市场,包括法兰克福。
第三条线是连接芝加哥,芝加哥是全球衍生品的重要中心,通过芝加哥辐射美国或美洲的市场。
将来如果有必要,我们还会连接巴西直至整个南美市场。这样的布局就形成了全球全区域的覆盖和全时点交易,这是一个全盘考虑。
证券时报记者:金融机构出海有什么好的模式?
肖成:对于国际化,各家公司走的路径都不同,我们是子公司先出去。如果将来我们能把证券和期货在海外综合起来,这样才是最强的。将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把很多业务拿到这个平台来做。
国外金融是混业经营,有期货公司借助母公司收购的海外平台走出去,这种路径也不错。广发期货对自己的要求是“每次领先半步”,收购NCM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