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只欠一把火 桂浩明:大利好 谢百三:平民愤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水皮:只欠一把火 桂浩明:大利好 谢百三:平民愤

加入日期:2013-8-31 15:21:3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李志林:炒股需要敏感、激情和行动
  前期,我概括了股市升级版的新五朵金花,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本周,随着国务院和政治局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在主板突然冒出了第六朵金花,令上海本地股犹如梨花一夜开,一二十只上海本地自贸区概念股,上演了连续六个涨停的大戏,成为市场最耀眼的板块。同时,也造成了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大盘蓝筹股的资金分流,出现剧烈的调整。
  如何看待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崛起?
  1.充分认识设立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意义。
  我认为,这是继80年代初开辟深圳特区、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开发设立浦东新区、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第四次、也是更高层级的改革开放,它将远远超越以往特区、新区争取到的优惠政策的层面,探索商品、资本、人力等要素的市场自由流动和开放,打破行政管制和垄断,厘清政府边界,深化改革开放,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以及在自贸区内已经有贸易和物流业务的辖区外公司,将能享受自由经营方面的实质性的政策红利,对于其业绩提升具有明显的裨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还将大大提升上海乃至国家的国际地位,使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提高国际竞争力,有了新的动力。
  因此,每一个希望国家强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的人,包括股市投资者,都会举双手支持上海自贸区的设立。
  2.上海自贸区概念股腾空而起是势之必然、理所当然。
  自本世纪的13年来,上海本地股群体的股价一直受到严重压抑,许多次行情都与他们无关,股价普遍跌到4--8元。哪怕是上海本地股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但复牌后却是不涨反跌。
  如今,与自贸区相关的浦东概念股、上海本地股,犹如一夜春风扑面来来,群体性爆发,走出了股市早期老八股时代、99年5.19行情、06--07年大牛市,以及今年创业板都不曾有过的连续六个涨停的凌厉攻势,令整个市场的方方面面的人都瞠目结舌。
  这充分显示,政策是股市的生命;打造经济升级版、深化改革开放受到了股市投资者的热烈呼应;股市是需要敏感、激情和及时行动的;炒股要听党的话,紧紧跟着党走;只要善于从政策中发觉股市新热点,中国股市就有大把的盈利机会。
  自贸区概念股之所以连续涨停,也与流通盘小有关。别看它们的流通盘有几个亿,但大部分是大小非,不经过国资委批准,就不允许抛。这样,这些股的实际流通盘只有几千万股,其袖珍性,比创业板还创业板,成长性预期也不比创业板差。
  也许有人会质疑:自贸区概念股的迅猛上涨是过于投机,是泡沫。那大可不必。别忘了,当上海本地股的股价普遍跌掉70%以上时,从来没有人说是投机,不合理,给与些许安抚。更何况,有的自贸区概念股即使连续六个涨停板,涨到11.89元,也只到历史高点22元的半山腰,仍然被深深地套牢。
  又有人断言,自贸区概念股行情已经结束,即将暴跌。那更是主观。殊不知,国务院要9月下旬才到上海自贸区揭牌,现在连八字都没一撇。它的寿命至少要比90年代持续7年的浦东概念股要更长吧?现在只算是前开始,帷幕仅拉开一只角。
  因此,不管人们是否已参与了自贸区概念股的投资,都应从国家发展、经济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满腔热忱的支持它、对待它、关怀它、爱护它,并逢低积极介入,享受主板第六朵金花所提供的政策红利和财富收益。
  3.对自贸区概念股要精心研究、认真甄别。
  自贸概念股行情初起,由于有关自贸区的优惠政策还不甚明了,推进步骤也不清楚,辖区内外哪些上市公司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一时还难以辨清,因此,在经过一周的激情演绎后,人们在选择自贸区概念股时,需掌握若干标准,进行具体分析。
  (1) 概念股的上市公司的主业,必须是与自贸区对口的物流、贸易、港口运输等。
  (2) 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必须是其物流和贸易先前已经进入自贸区的四大保税物流园区28平方公里内,或者与自贸区已经有紧密的相关业务联系的。
  (3) 以浦东概念股和上海本地股为主,也适当拓展到物流贸易已经进入自贸区的少数异地上市公司。
  (4) 在关注概念股未来的成长性预期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眼下的业绩。如停牌已久的自贸区概念股的龙头--外高桥,复牌后首个涨停,中报高达0.52元,仅十几倍市盈率;锦江投资6个涨停后,仅34倍市盈率。关注本身业绩,进行价值投资,是防止伪冒自贸区概念股的重要方法。
  当然,在炒作的初期,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投资者必须具体分析,加强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意识。
  4.目前狂炒异地自贸区概念股需谨慎。
  近两日,所谓的异地自贸区概念股,也以连续涨停方式狂炒。我的观点是:一相情愿,当心长期吃套!
  理由是:(1)国务院和政治局相继批准的是上海自贸区,范围是上海浦东的四个保税区28,78平方公里。(2)批文上的名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既然是试验,周期就不会短。仅外高桥投资27以建全国公司总部办公楼、大型物流仓库等30个项目,就需两年。(3)传各地正在向中央上报自贸区规划,消息无出处。只是在上一届政府任内,有几省上报过规划,最终,本届政府选择了上海。中央并提出审批自贸区的原则是从严、从紧。刚刚落选的省市,怎么可能马上又上报,并且很快批准?(4)上海自贸区要9月中下旬才由国务院到上海揭牌,基础建设至少一二年,成功运作也需一二年,总结经验、酝酿推广、接受报批,也至少一年。炒作者显然是缺乏中国行政运作的基本常识。(5)炒自贸区概念,与09年各省公布十二五规划和推金改时的炒地图不同。那次决定权在各省,而这次的决定权在国务院和政治局。因此,用炒地图方式炒自贸区概念,十分荒唐,谨防套牢主力拉高出货。
  5.主板和创业板两条升级版主线将携手共进。
  自贸区概念股的强势崛起,使沪市成交量重新超过了深市,上证指数的也强于创业板指。也许有人又会说,沪强深弱时代开始了,这次二八风格定要转换了。
  我认为:错!应该说,是沪市主板中的升级版的第六朵金花绽放了,而主板中的二,即周期性大盘股将更加被边缘化了。
  又有人问:自贸区概念股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创业板行情的结束?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创业板集中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五朵金花板块,它们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至少将持续到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即3-5年。创业板与主板中自贸区概念股,具有同样强的生命力,都是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
  只是,眼下自贸区概念股刚冒出,并且是以连续六个涨停的方式一鸣惊人。这对炒了9个月、指数涨幅高达114.4%、获利盘甚为丰厚的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不能不产生极大的诱惑,存在换股操作的一定的资金分流现象。创业板借此适度调整一下,很有必要,也很正常。当然,这只是在两大升级版主线之间的资金流动,而不是流到主板去买周期性大盘蓝筹股。
  在我看来,眼下呈现的自贸概念股走强、创业板弱的现象,是暂时的。当自贸区概念股的整体疯狂阶段告一段落后,创业板的新五朵金花,与主板的第六朵金花,将交相映辉,相得益彰、携手共进。甚至可以说,上涨已久的创业板在某一阶段坐坐冷板凳,让自贸区概念股题材充分发掘和表现,当其市盈率到达四五十倍、五六十倍时,反过来也可缓和市场对创业板48倍市盈率的批评,支持创业板的股价。因为,目前创业板的许多优质个股的业绩,还远远高于许多自贸区概念股。
  所以,我对创业板和自贸区概念股二者,同时强烈地看好。
  周五,创业板的跌幅虽然较大,跌破了1200点整数关。但是,并没有放出巨量,五周均线1179点并没有破,依然处在上升通道中。下周当密切关注五周均线的得失。对创业板的优质个股,尤其需要以中线的心态待之,个股的股价可以随事件而波动,但是,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金.融.投.资.报)


  金学伟:大牛市需要稳固基础
  从发表6年的熊市结束了开始,一些业内朋友就询问:1849点会像历史上哪一个底部?是2005年的998点,还是2008年的1664点?我的回答是一个都不像,而是像1994年的325点,成为一个长期底部构造的起点。这里的“像”当然不是指行情力度,事实上,像325点到1052点这样的升幅,以后需要整个一轮超长期的牛市才能实现。所谓的“像”,更多是指底部的性质或构造形态。
  支持这一判断的第一个理由是周期。2012年初我曾提出牛市会在2015年起步,且起点会在2000点附近的观点,这是因为沪深股市虽然存在平均19个月的周期,但它仅仅是一个周期单位,在实际运动中,股市并不会以19的节奏做机械运动,一些重大循环常常会以19的倍数运行。比如,从1999年5月的1047点到2005年7月的1004点(由于最低收盘指数产生在7月,所以我们以7月为周期终点),它的时间跨度为74个月,约等于19的4倍。从1047点到1004点之间,平均19个月产生一个中期低点的周期性规律完全或基本消失。从2005年7月的1004点到2008年11月的1706点(和998相同,收盘最低点产生在11月),历时40个月,中间也没有明显的19月的周期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19仅仅是一个更大周期的切分,找到这个对价格运动起决定性作用的更大周期才是关键所在。
  这个问题在2005年的998点后我曾做过重点思考。当时我发现:以上证指数来说,以325点到2245点作为一轮完整的牛市没问题,但1994年7月上证指数325点时,深成指为944点,深综指为94点;1996年1月上证指数512点时,深成指为940点,深综指为104点,深成指创了新低,深综指回到了接近起点的位置,本着两个指数互相印证的原理,我们似乎也能说牛市是从1996年1月而非1994年7月开始的。如果从1994年7月算起,到2005年7月,两轮牛市起点的时间跨度为11年。如从1996年1月算起,两轮牛市起点的时间跨度就是9.5年。
  有没有充足理由把上证指数的牛市起点也从1996年1月512点算起,而不是从1994年7月325点算起?看一下年线就可知道:1994年,上证指数收盘647点,年均值675点;1995年,上证指数收盘555点,年均值668点。也就是说,以年线来考察,1995年依然延续了1558点开始的调整,只是价格的端点已经形成,沪深两个综指都没创新低而已。小周期服从大周期,将牛市起点挪到1996年1月完全成立。如果这一观点成立,那么,9.5年也许是决定沪深股市大趋势的基本周期,从一个基本的大周期会衍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小周期,19个月只是这个大周期的切分结果。
  为进一步验证这一推论,我寻找了两个方面证据。
  首先,沪深股市本身的情况。从998点往前推,9.5年推到1996年1月,那么,从1996年1月往前推,9.5年又是什么?脑子里马上就想到这是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0到1的起点。1986年9月,是新中国第1只股票上柜交易月,而之前的8月则为时间零点,从这个时间零点到1996年1月,也是9.5年,时间长度只比512点到1004点少1个月。从零开始一轮大牛市,9.5年后又是一轮大牛市;再过9.5年,还是一轮大牛市。回过头看,三轮牛市的时间长度一轮比一轮短,牛市结束后的调整时间则一轮比一轮长,尤其是第三轮的最高点6124点产生在9年半周期的左半侧,完全符合“周期三”理论,因为经历了三个周期后会产生一轮总调整,在时间比例上会呈现牛市时间短、熊市时间长的特征。
  其次,自然界的普遍周期现象。18到20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周期现象,也是自然界各种长短不一周期的最佳公约数和公倍数,江恩理论的10年和20年周期就起源于此。而对全球各股票市场的周期状况做一个粗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基本周期的影响留下的脚印。由于宏观经济的最坏阶段已过去,分形和波浪理论也都能得出熊市结束的结论,但到今年6月的1849点,距9.5年周期还差1.5年,因此,把未来界定为筑底周期是合适的。
  此外,我还说过新牛市的起步点会在2000点附近,其依据又在哪里?对股市的大趋势分析,基本速率的把握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曾比较过1849点和998点,8年,上升85.27%,年均复合升幅8.01%。这对结束一轮熊市来说已经足够,但对一轮大牛市的启动来说,还略显不足,还需要更坚实的基础,这需要考察年均值的基本速率。从1995年到2005年,上证指数年均值的复合升幅为5.69%,深综指为7.45%。把两个指数合并一下,约为6.6%。
  就目前看,今年上证指数的年均值约在2130点附近,以这个点位和2005年相比,年均复合升幅为7.86%,长期投资的价格贴水程度略显不够。一轮大牛市总是从价值回归开始,在价值回归中形成趋势和赚钱效应,吸引大量场外资金入场来构筑他们的空中楼阁。贴水程度不够,价值回归空间不大,无法形成具有足够吸引力的趋势,大牛市也就无法展开。如按6.6%的年均复合升幅计算,明年上证指数年均值约为2065点,价值贴水足够,价值回归的空间就会大大拓展,其后的价值回归就会形成一种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上升趋势,真正的牛市——新一轮构筑空中楼阁的进程就将开始。(作者系上海金耕信息运营总监)(.中.国.证.券.报)


  顾铭德:应当继续推进B股改革
  市场期待已久的东电换股转A股方案终于获得证监会批准。但是,B股市场投资者仍然忧心。因为,中国证监会对B股市场目前状况除了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态要加快研究解决之外,本届证监会主席至今没有表态。证监会对此问题仍然有两种选择。其一,是负责任的积极研究解决问题态度。这个态度是证监会的基本职责、基本职能。证监会从去年12月份推动中集股份转H股,推动东电换股转A股,这完全正确。其二,是不负责任的停滞B股改革态度。任凭B股历史遗留问题年复一年长久拖延,不解决,不想办法,不接收B股公司上报改制方案,也不指导B股公司下一步如何改革,无论市场如何呼唤,就是不回答问题,不解决问题。这种态度是对市场、对广大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态度。B股问题难道不需要加快解决吗?难道还有什么理由需要“研究”“研究”吗?B股市场自2001年6月1日对境内居民开放,当时就有权宜之计,当时规定,B股不允许境内机构买卖,也不允许B股发新股、再融资,事实上就把B股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等待解决了。因为,2001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国内外汇收支已经顺差,不再需要B股渠道吸收外资了。
  很显然,B股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发行、交易、再融资受不公平待遇的畸型市场早就应该取消了。作为负责任的证监会及主管部门,只要有一丁点对市场健康发展负责,对广大B股投资者负责,对自己工作岗位负责的态度,就应该积极研究解决B股问题,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拖了整整12年。市场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关于B股市场要解决的重要表态,也盼来了东电股转A股后的一线希望。但是,我们及市场大多数人还是不放心,我们没有听到新的证监会主席关于B股市场的任何观点,也没有看到本届证监会对中集和东电之后的B股上市公司有什么实际性的推动工作。
  解决B股问题当然有很多麻烦和困难,相关部委要协调,A股和B股股东之间利益和矛盾要平衡协调,极个别B股股东可能会要价高,要闹事。东电股份转制过程中就已经出现证监会不愿意看到的乱象。但是,这决不能成为证监会迟迟不解决B股问题的理由。中国经济金融正在进入新一轮改革阶段,资本项目开放,利率、汇市市场化,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这一切都要求证监会加快解决B股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步伐。我们迫切希望继东电B股之后,剩余的B股公司,不论纯B股还是A+B上市公司,都应当在证监会推动下加快改革。(.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分拆中石油是时候了
  继两天之内四名高管被查、中石油骨干领导层几乎被连锅端之后,日前又曝出“两桶油”环保考核不过关的新闻。出人意料的是,被视为高污染和高耗能的电力、煤炭企业——包括五大电力企业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以及大型煤炭央企神华集团均顺利通过考核。可在国内,中石油和中石化部分“下属企业污水排放和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还在执行17年前的标准”;在国外“两家石油集团隶属的在海外7个国家的7个炼油企业,吨油污染物排放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丢人哪,国人为之自豪的最赚钱的央企!
  中石油四名高管被查,到目前为止,官方消息只有“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短短数字,具体内容尚不得而知。但是,稍稍回顾一下2007年11月中石油上市以来,屡屡成为舆论中心,屡屡不了了之的过程,就可断定,像中石油这样的高度垄断、高度封闭的特殊企业,迟早要出事,而且非出大事不可。
  2009年8-9月间,中石油上市不到两年,就曝出福利购房门。2010-2011年间,中石油又相继陷入“CCI(美国控制组件公司)行贿黑名单”和“戴姆勒行贿门”。(.金.融.投.资.报)


  郎咸平再度炮轰房产税:高房价的幕后推手
  摘要:早在2010年,郎咸平就多次表达对房产税的不满,称房产税的征收无异于从人民身上割肉。而近日,郎教授在出席某房地产活动时再次炮轰房产税,称其是高房价的幕后推手。
  早在2010年,郎咸平就多次表达对房产税的不满,称房产税的征收无异于从人民身上割肉。而近日,郎教授在出席某房地产活动时再次炮轰房产税,称其是高房价的幕后推手。
  对于郎咸平的犀利言论,外界褒贬不一。郎咸平称降低房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们政府取消各种税费,房价就会立刻跌70%。
  事实上,市场上大部分人的观点是,房产税是降低房价的终极利器。理由有二:一是地方政府获得稳定税源,将改变完全依赖土地财政的局面,高房价之源头被掐断;二是增加持有成本,抑制投资需求,导致市场需求大大降低,供需关系转变。
  郎咸平一直强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很危险,需要调控。但却公然喊出:想保值,要买房,房地产税是高房价的幕后推手,这不禁让人纳闷。
  有小道消息传出,郎咸平此言是为自己财产保驾护航,因为郎咸平已经购置多处房产,一旦房产税开征,拥有多套房产的郎咸平们将成为最大受害者。因为房产税会革他们的命。且不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从市场来看,目前股市行情不太好,黄金价格大跌,炒不起来了,可行的投资渠道受阻,那么前该投在哪?
  相较于要跳楼,进股市,中国的高端楼市却表现得一直很保值。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现在,香港的城市均价上涨了130%-150%,高端楼盘价格上涨超过了200%;而次贷危机让美国整体房价下跌了30%,但是高端楼盘的价格反而逆势上涨,美国曼哈顿的高端住宅自1996年第四季度到现在上涨了234%,比普通住宅上涨价格高了不止一倍。
  北京高端楼市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尽管遭遇调控,但是高端住宅一直量价齐升。丽兹行豪宅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8月前两周,北京均价超过4万元/平方米的高端住宅成交286套,环比7月同期大涨43%,其中新建高端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85套,同比上涨70%。而8月入市的高端项目价格上调幅度大部分在5000-8000元/平方米左右。
  高端楼市这样的行情,无疑是保值升值最好的选择。郎咸平炮轰房产税就说的通了。(.前.瞻.网)


  任志强:未来房价持续上涨 不信别后悔
  任志强表示,新一届政府可能更希望房价涨,要保证地方债能够运转起来,政府还是要靠土地多赚一点,越是审计地方财政和地方债,越是要想办法拿土地去赚,去堵这个窟窿,所以他要激发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这就意味着大家可能更想买房子了。任志强断言:你可以不信,但别后悔。
  为什么每次谈房价,他敢如此笃定?事实上,最大的依据就是各大房企的销售状况。
  2013年上半年,万科销售830亿元,同比上涨36%;绿地、中海、保利的销售额分别为653亿、465亿、635亿元;销售额排在第5的恒大地产上半年销售面积达到729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16%,而金额方面也刚好达到482亿元。各大房企基本完成年度千亿目标的一半,销售形势一片大好。刚刚过去的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几乎再现越调越涨。
  -正因为销售过快,部分房企面临缺地的局面。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将这一轮土地成交上涨定义为补仓。目前市场上对一二线城市的土地需求较大,这就要补仓,因此高价地集中在一线城市。部分房企从三四线城市回归到一二线城市只是一个暂时的策略选择。
  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卖地,得到更多的收入。就统计的数据来看,201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所收取的土地出让收入达16722亿元,同比增长46.3%,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46.1%。
  任志强表示,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速觉得房地产市场的走向,经济增速在4%以下的时候,房价会陷于停滞;经济增速在7-8%的时候,房价处于上升期,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时,房价会快速上涨。但是由于中国仍处在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的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还是会较快上行。
  虽然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购房需求就要相应减少。为此,任志强举了一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左右,德国是7300万人口,1900万个家庭。2010年,他们增加了800万人,变成了8100万人口,但变成了4100万个家庭。只增加了800万人口,但是增加了2200万个家庭,为什么?
  一调查发现,是因为老人和孩子分开住,这就是家庭分裂速度,家庭分裂导致家庭数量增加。同样道理,最近每年多建了1000多万套房子,为什么我国住房私有化率还在降呢?因为家庭分裂导致家庭数多了,基数变了,虽然13亿人口没有变,但是家庭户数多了,所以住房私有化率下降了,基数大。家庭数变多了,将会增加更多市场需求,所以未来市场依然存在较多需求。
  -任志强称,虽然政府建了大量的保障房,但配建得越多,房价也就被抬得越高。
  任志强还表示,根据国开行正式发布的信息,未来每年在棚改上投入不少于1000亿,5年加起来要超过8000亿,另外加上已知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棚改等,地方政府需要投资有12000亿了。那地方政府这12000亿拿什么还?答案还是土地。
  这一届政府肯定是放开了让土地猛涨,不涨地方债还不上。(.前.瞻.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