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力挺蓝筹 近150亿买入3只ETF 三类股潜力大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汇金力挺蓝筹 近150亿买入3只ETF 三类股潜力大

加入日期:2013-8-26 8:02:3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汇金力挺蓝筹 近150亿买入3只ETF
  蓝筹股迎中报密集披露期 三类股潜力大
  基金公司欲中长期抄底低估值蓝筹
  QFII独爱蓝筹 估值多处低位
  首批基金半年报出炉 成长股行情激活换手率
  609只基金上半年盈利逾150亿
  机构投资者大举增持蓝筹基金
  上半年基金操作频繁 最高换手率达11倍
  基金经理预判下半年仍是结构行情
  首批基金半年报出炉 估值开始受到重视
  基金半年报出炉估值受到重视

  汇金力挺蓝筹 近150亿买入3只ETF
  中央汇金上半年投资动向随着基金半年报的披露浮出水面。上半年中央汇金狂揽华安上证180ETF、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3只基金,动用资金量近150亿元。
  中央汇金对华安上证180ETF的出手力度非常罕见。据该基金半年报显示,中央汇金持有144.78亿份,成为第一大持有人,占上市总份额的比例高达58.16%,而去年中央汇金未出现在前十大持有人之列。以今年上半年该基金二级市场平均成交价0.542元计算,中央汇金的申购使用金额超过78亿。
  大盘蓝筹股云集的上证50ETF也成为中央汇金上半年增持的重头戏。华夏上证50ETF半年报显示,二季度末中央汇金一跃成为该基金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到26.22亿份,占上市总份额19.9%。对比去年年报,当时中央汇金也未出现在华夏上证50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之列。若以1.825元的上半年二级市场成交均价计算,中央汇金买入该基金耗费资金约47亿。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一直深受机构投资者喜爱,半年报显示,中央汇金也一举成为该基金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到8.07亿份,占上市总份额比例达11.3%,同样是上半年增持。从华泰柏瑞上半年成交均价2.55元计算,中央汇金投资该基金共花费20亿元左右。
  今年6月,中央汇金曾宣布,除购买工商银行等金融股A股外,还将在二级市场购入ETF,并将继续相关市场操作。业内人士推测,随着ETF半年报陆续披露,将有更多中央汇金的“心水基金”出炉。
  从目前汇金申购的对象来看,基本属于大盘蓝筹股。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蓝筹股迎中报密集披露期 三类股潜力大
  随着上市公司中披露工作接近尾声,权重蓝筹股开始步入中报披露的高峰期,从目前已公布的中报预告看,相关权重股在今年上半年的整体业绩预期较为乐观。业内人士认为,受权重股乐观业绩数据的支撑,中报业绩炒作题材有望在月底进行冲刺,同时权重股的正面预期也有助于A股市场的稳定。
  市场热炒中报绩优股
  据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已有128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相关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总计约2633.9亿元,同比增长约9.8%;773家上市公司在此期间实现业绩正增长,只占已公布中报上市公司总量的60.06%,净利润整体变动幅度以及业绩正增长公司比例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8.25和10.09个百分点。
  随着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好转,市场也重新萌发了炒作中报业绩浪的兴趣,仅在昨日,就有人民网三五互联等10只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过30%的中报绩优股出现在个股涨停榜上。而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也显示,247只中报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上的个股股价自7月份以来整体上涨16.59%,远胜同期涨幅仅为4.44%的大盘指数,其中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达45.62%的中国软件更是以168.34%的区间股价涨幅成为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的第一牛股。
  乐观业绩或助推蓝筹股
  按照沪深交易所的安排,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工作将在8月31日结束,但市场对中报题材的炒作仍未有“收兵”的迹象,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大量绩优蓝筹股将在最后一周公布中报,中报业绩炒作题材有望在月底出现一波冲刺行情。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在8月24日至8月31期间还将有156只属于沪深300权重体系的个股披露中报,其中,一汽轿车中国人寿等56家公司已经提前发布中报预告。从相关中报预告看,权重蓝筹股上半年业绩的整体预期较为乐观,表示预增、扭亏、续盈的公司占到了33家,一汽轿车、长安轿车、中国人寿等15家权重公司的中报预增幅均超过50%。
  “尽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令不少权重蓝筹股‘躺着中枪’,但相对乐观的业绩有望稳定权重蓝筹股的走势。”上海证券投资顾问黄昌全表示,昨天公布的汇丰PMI数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这对以制造业为主、周期性特征明显的权重蓝筹股形成直接利好,这从昨日“600”蓝筹股领涨两市便可见一斑。另外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深入,A股市场整体业绩增速正不断走低,但以沪深300权重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的整体业绩数据却在稳步上升,因此不排除权重蓝筹股在月底阶段凭借业绩利好走好的可能性。
  三类蓝筹掘金潜力大
  上海证券投资顾问黄昌全同时提醒投资者,由于意外事件对蓝筹股的干扰尚未完全消失,蓝筹股近期面临分化和波动的风险较高,同时中报题材市场已经炒作一月有余,不少中报绩优股都已被“炒熟”,故而建议投资者在近期参与绩优权重股的操作时需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相关个股在二季度得到机构积极关注、前期涨幅有限,但最近两个交易日交易量有稳步放大迹象;其次,相关个股所属行业的景气度已经真正触底反弹,其业绩高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的大幅改善;第三,相关个股在“两融”、期指市场的交易相对低调,其二级市场股价表现不易受杠杆资金的干扰。
  浙商证券投资顾问陈德也认为,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有所升温、中游行业去产能化显露积极变化、外资持续青睐低估值蓝筹股,这都有助于蓝筹股走好的动因,但由于目前市场资金供给仍然不足,投资者在实战中最好从中报的角度挖掘一些目前估值比较低,业绩比较有保证、体量相对较轻的蓝筹股,这一类股票本身安全边际比较高,如果相关个股同时属于国家稳增长政策的受益者,那么这类蓝筹股可以作为投资者对冲短期市场波动风险的“砝码”。(.重.庆.商.报)

 

  基金公司欲中长期抄底低估值蓝筹
  投资者可双线布局,选股不选市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引起大盘震荡,但业内指出,从中可看出,大蓝筹下跌空间有限,反映市场已经认可其估值。南都记者获悉,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看准金融地产等大蓝筹处于低估值的优势,伺机进入股市。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对南都记者分析指出:“市场对未来大盘蓝筹股的走势较为乐观。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平复,大盘蓝筹股或有估值修复的可能。”国投瑞银基金在其最新一期“投基气象站”中指出,投资者可双线布局“优质成长股”和“低估值蓝筹股”两大板块。
  多家基金公司发产品 欲中长期抄底蓝筹
  昨日,沪指再次逼近2100点。光大证券昨日也打开跌停,其对券商板块冲击正在衰减,市场在逐步消化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后,做多热情有所升温,市场热点逐渐增多。而在7月打赢“翻身仗”后,截至8月20日,上证指数8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4%。大盘正在逐渐积蓄上攻力量。
  而处于低估值的金融地产等大蓝筹周期股,逐渐引起基金公司等机构的关注。南都记者获悉,近期,尽管市场风格转化尚未出现明显苗头,但多家基金公司均表示从中长期看,大蓝筹已经逐渐具有了投资价值。
  国投瑞银基金在其最新一期“投基气象站”中指出,伴随着下半年开工旺季的来临以及政策托底缓解经济下行风险,8月股市有望“由阴转晴”,投资者可双线布局“优质成长股”和“低估值蓝筹股”两大板块。或许基于此类市场判断,国投瑞银近日计划发行沪深300金融地产ET F正式获批。
  华润元大保本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湘杰也表示,公司也非常看好大蓝筹的未来机会。其公司发行产品,正是看好三中全会后的市场投资机会。从历史数据上,大盘普遍上涨。“从股票市场来看,目前大盘处于较低点位,下跌风险较小,这为新发保本基金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建仓时机。此外,四季度通常是产业旺季,股票市场会有所表现。”
  光大证券“乌龙指”短期影响有限
  而从本周以来的短期看,受光大证券“乌龙指”诸多因素的影响,机构对蓝筹依然持有一定的观望态度。诸多业内私募人士也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大蓝筹尚未出现集团上涨的态势,风格转化需要观察。成长股是否回调要观察。
  圆融方德有关人士昨日对银行业分析判断为:“周五光大证券错单事件短期影响该板块走势,但中期趋势没有改变,仍处震荡中,利率市场化是压制银行股估值的重要因素,建议观望为主。”
  西部证券投资顾问张腾指出,本周一银行股走强沪指小幅反弹。从国家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利好来看,更加偏重产业升级以及经济转型,以传统产业为主的蓝筹股虽也分享了一定政策红利,但从长期观察来看,来自地方的改革阻力使得产业整合步履维艰,蓝筹股虽有估值优势但仍难以有效活跃,这将令其对大盘无论是在成交量还是指数方面的贡献均比较有限,预计沪指短线将维持震荡整理态势,结构性特征比较明显,后市冲关2100点整数关口仍需关注成交量配合情况。
  “类似光大‘乌龙指’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发生,总体上来看不会对股市的基本走势产生影响。短期内对股市的冲击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光大‘乌龙指’事件造成A股罕见强震,部分投资者或有调整的需要,短期内市场避险情绪或有所抬升。”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对南都记者分析指出,“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光大‘乌龙指’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投资者对大盘蓝筹股估值下行空间有限的认同,市场对未来大盘蓝筹股的走势较为乐观。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平复,大盘蓝筹股或有估值修复的可能。”
  选股不选市,双线布局
  对具体操作策略,李湘杰表示,“指数上涨,未必代表个股就上涨。所以,最重要还数选对个股。”股票方面,其表示要采用“绝对报酬”策略,坚持选股不选市。具体来看,坚持三大投资原则:首先,顺势投资不抄底。即顺势买涨、不抄底,把握更加确定的投资机会。其次,纪律投资不犹豫。即按照一定内部纪律去做投资,上止盈,下止损。再者,效率投资不等待。即投资行为上更具积极性。
  国投瑞银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孟亮则依然坚持,目前应该双线布局。既要关注“优质成长股”也要抓住“低估值蓝筹股”。他指出,就具体投资板块而言,建议投资者关注新兴产业优质个股超额收益机会,金融业改革红利效应引发的保险、券商等子行业估值提升机会,下游消费行业受成本下行以及需求稳定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建议防范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对全球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南.方.都.市.报)


  QFII独爱蓝筹 估值多处低位
  2013年已披露中报显示,截至8月19日,QFII持有59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银行、地产、通信等大蓝筹仍是QFII的重点关注领域。分析人士认为,QFII对A股的投资思路并没有随着市场风格转变而转变,QFII目前持有的个股多处于估值低位。
  蓝筹仍是QFII最爱
  虽然自二季度起蓝筹股不再是市场的主线,但从中报观察,QFII对城商行的钟爱短期内没有发生变化。
  今年一季度,QFII持股比例排名前五的均为城商行股票,分别为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 ,持股比例最高的为北京银行为16.07%;持仓市值最高的为兴业银行,238.82亿元。
  在截至8月19日两市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QFII持股比例排名靠前的仍是城商行股票,其中,QFII持有兴业银行12.8%的股权,持仓市值为203.89亿元;持有华夏银行11.27%的股权,持仓市值为50.73亿元。目前仍有多家城商行未公布半年报,但QFII的大幅减仓将是小概率事件。
  除了城商行之外,QFII其他重仓也均为蓝筹股。截至8月19日,除了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之外,QFII重仓排名靠前的个股还有中国联通 、万科、中国石化用友软件海螺水泥 .
  分析人士认为,QFII的投资思路一直以蓝筹股为主,虽然上半年市场行情完全由中小盘股票引领,但从中报来看QFII的思路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蓝筹股的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其主要布局蓝筹股的思路也是出于稳健的考虑。
  加仓多家公司
  中报显示,QFII在二季度还对多只股票大幅加仓。其中,QFII对江钻股份的加仓比例超过200%,对瑞康医药瑞普生物银邦股份 、亚夏股份等个股的加仓幅度环比也超过30%。这几只股票分属机械、医药、建筑行业,和当下市场的热点完全不同。这也从另一面证实了QFII对未来市场截然不同的看法。
  以江钻股份为例,公司的中报业绩并非特别出彩。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0.82%;实现净利润5289.03万元,同比减少9.30%。从机构的研报和评级来看,公司目前基本面仍处于底部区域。QFII选择在二季度大幅加仓,无疑是看中其中长期发展。就主营业务来看,江钻股份已初步完成国内外钻头钻具维修服务点布局规划和方案设计,将加快推进服务转型。
  另外,QFII在二季度也剔除了多只股票。一季度QFII持有华润双鹤柳化股份陕鼓动力等公司股票都在400万股以上,而中报显示QFII已经全部撤出。从行情观察,这几只股票在上半年的走势均较为疲软。(.每.日.商.报)

 

  首批基金半年报出炉 成长股行情激活换手率
  上周起,24家公司旗下609只基金陆续披露了2013年半年报。
  首批纳入统计的基金上半年共计盈利156.79亿元,其中70只混合型基金和192只债券型基金上半年盈利较多,分别将94.63亿和47.72亿利润收入囊中。根据此前两期季报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押注成长股的基金多半利润丰厚,而坚守传统蓝筹的基金利润水平则相对落后。
  值得一提的是,年内结构性行情延续,在成长股的引吭高歌下,机构的操作热情得以激活,基金持股周转率在经历前期下滑后明显回升。
  统计显示,上半年的平均持股周转率为1.2394倍,而2012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纳入相同统计范围的基金其持股周转率则分别为1.0309倍和0.9099倍。
  传统上,若忽略由于投资者申赎而导致基金规模变化、进而影响股票周转率的因素,基金换手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与市场行情的好坏成正比。分析人士将上半年部分基金换手率提高归因于成长股持续走牛市况下,机构通过频繁操作获取超额收益。
  不过,在海外QE逐渐退出、国内宏观调控无明显放松迹象的背景下,基金经理预期下半年经济难有明显起色;投资方面,结构性机会仍存,转型依旧是主线。
  从目前公布的半年报看,基金更多倾向于布局医药、环保、传媒和消费电子等板块;就未来是否还应投资成长股的问题,基金表示需考虑企业未来成长空间和现有估值水平是否匹配,寻找估值合理且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优质成长股。(.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