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张晓松、刘墨扬)多数美国人不带手机不出家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但想要放松一下时往往关闭手机拒绝社交;而中国人更趋向于把手机作为娱乐工具,睡前爱玩手机,放松时也离不开依靠手机维系的社交圈子……在美国,手机的使用更倾向于私人性和实用性;而在中国,则更倾向于社交化和娱乐性。
中国广告协会互动网络分会与美国互动网络广告署共同开展的中美两国移动互联用户消费行为调查结果显示,中美两国用户对智能手机的态度和使用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
差异一:美国人爱在移动场所用手机,中国人爱在公共场所用手机
中美两国用户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都容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性,甚至把它当成生活的伴侣。由于移动终端使生活、工作更加便利,往往伴随人们从清晨到夜晚的全部行动轨迹,特别是家庭和工作单位是人们使用手机最多的场所。
所不同的是,美国人在个人移动场所使用手机的比例相对更高,如购物、私家车内和外出时;他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更主动,也更全方位,七成美国用户甚至没有手机不出家门;更多地依赖手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如用作汽车导航、购物指导等。
而中国人则在公共移动场所使用手机的比例更高,如上下班的公交系统上;中国人更趋向于把手机作为娱乐工具,但也有不少为了个人成功而被动地使用智能手机。
差异二:美国人放松时往往关手机,中国人放松时更爱玩手机
在中美两国,智能手机都被广泛作为媒体终端来使用,但在不同场所对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关注程度不同,反映出主动享受生活改变和被动适应生活改变的差异。
调查显示,两国用户均注重智能手机的自媒体价值,会使用手机观看在线视频、阅读电子媒体,会使用手机进行社交活动,如在微博、博客、论坛、大众点评等社区进行评论、打分、互动等。
但是不同的是,美国人在放松时往往关闭手机拒绝社交,中国人放松时也离不开依靠手机维系的社交圈子。美国人睡前很少使用手机,喜欢放松睡去;中国人睡前往往爱玩手机,带着思绪入睡。美国人醒来首先拿起手机,开启新的一天;中国人路途中爱用手机,开始忙碌的一天。
差异三:美国人依赖手机的实用性,中国人喜欢手机的娱乐性
目前,中美两国都已进入移动终端时代,智能手机全方位融入生活,但相对而言,中国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搜索与浏览功能最多,其次是社交;美国用户对这两个功能的使用也较多,但相对更会使用实用性的功能应用。
调查显示,在家中,中国人更喜欢边看电视边用智能手机搜索相关信息,美国人更喜欢边看电视边用手机聊天或互动;在交通工具上,中国人更喜欢用智能手机阅读,而美国人更喜欢用手机搜索实用信息;在工作时,中国人更喜欢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社交活动,而美国人更喜欢做一些私事,如处理家务事等;在购物时,智能手机往往是美国人的好帮手,而中国人仍然不忘娱乐和社交,很少用智能手机指导购物。
差异四:美国人易受手机广告诱惑,中国人更喜欢传播趣味手机广告
在中美两国,手机广告均受到高度关注,但总体来说,美国用户对广告的积极性高于中国用户,回应率比中国用户高出三成,回应后采取行动的比例是中国用户的一倍。相比之下,美国人回应手机广告后八成会采取行动,如调查产品或服务、接受优惠券、去消费等;中国人回应手机广告后只有四成会采取行动,主要是去调查产品或服务,其次更多的是在社交圈分享广告。
此外,中美两国用户对手机广告的偏好也有所不同,美国用户对优惠券等正要购买的商品相关性的实用广告较为关注,中国用户对趣味性广告较为关注并喜欢查询和传播这类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