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四年漫长的等待后,以重组保壳为目的的*ST北生(600556.SH)再度迎来了第四度重组。不过,最终的结果却并不是好事多磨,仍以流产收场。 8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状况持续不佳,为确保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经交易各方讨论协商达成一致,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相关重组协议。2012年年末,为赶上恢复上市的末班车,*ST北生与德勤集团的重组方案得以浮出水面。公司拟以资产置换同时定向发行收购的方式,将德勤集团的沿海及内河干散货运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不过,投资者起初就不看好其重组前景。早在今年2月份,由于部分流通股东的反对,该方案在当时的股东大会上一度遭到否决。直到4月10日,ST北生披露了修订后的重组方案,将增发价格由2.6元/股上调到3元/股之后,其重组方案才在第二次股东大会上最终获得通过。当天,公司在公告终止与德勤集团重组的同时,又宣布将向郡原地产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为8000万元,用于偿还郡原地产在公司破产重整过程中向公司提供资金而形成的债权余额7037.25万元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对此,有流通股东质疑,公司停牌时间长达一个月,最后推出的仅仅是一个现金增发偿债的预案,公司此举的真正用意就是在拖延时间,为郡原地产自己借壳留后手。公司方面对此不愿进行置评。重组监管趋严或为终止主因对于*ST北生重组再告失利,有流通股东直指公司隐形控制人郡原地产不作为。“郡原地产的几名董事实际把控了公司,几年来折腾来折腾去,就是在打散户的主意,从来就没有真正考虑过公司重组,纯粹是私心在作怪。”有流通股东表示,“如果说是真正为了广大投资者利益的话,应该早就找些有能力和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而不是在自己利益圈子里转来转去,始终找不到好的重组方,最终害人害己。”实际上,早在重组之初,就有投资者对德勤集团的实力提出了强烈质疑。有私募人士认为,作为强周期行业,航运业在2012年受到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行业均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而德勤集团业绩却一枝独秀,难免令投资者感觉公司业绩有注水的重大嫌疑。此前,同样主营沿海及内河干散货运输的*ST凤凰(000520.SZ)、宁波海运(600798.SH)和中海海盛(600896.SH)去年分别巨亏18.79亿、1.2亿和3.71亿。相反,德勤集团表现却逆行业而动。数据显示,该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达到22.96亿元,2012年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另据德勤集团在重组方案中承诺,其注入*ST北生的资产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47亿元、2.77亿元及3.06亿元。“在当今资产重组监管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德勤集团业绩若有掺水,显然是难圆其说的。唯一的选择只是能退出。”前述私募人士称。*ST北生在当天的说明公告中也承认,外部经营环境的持续低迷及进一步不利变化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使得德勤集团难以按照已签订的《业绩补偿协议》中的相应条款完成承诺利润数。郡原地产留借壳后手?而对于郡原地产借定增持股*ST北生的做法,有投资者认为,这仅仅只是郡原地产实际控制人许广跃保壳及真正掌权的第一步,接下来料其会再次增发并全面掌控公司。“证券市场利益最大化是原始根本的动力,新重组方要想利益最大化,主要是看谁在操纵公司重组了。现在,房地产融资有可能放开,郡原地产的机会又来了。”有流通股东如是说。2010年,*ST北生曾尝试将郡原地产100%的股权注入到上市公司,作价35.1亿元。然而,受制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公司在2011年10月宣布撤回此项重组计划。不过,尽管郡原地产没直接持股*ST北生,但其一直以“隐形控制人”的身份在幕后掌控公司。截至目前,郡原地产董事、董事长张法荣和董事、副总裁赵文劼两人均担任了*ST北生的董事职务,同时,郡原地产副总裁张志伟也担任了*ST北生的监事会主席一职。事实上,郡原地产也并没有从公司真正退出,而是扮演起了“活雷锋”的角色。早在公司2009年进行破产重整时,郡原地产就向公司提供了1.2亿元的借款。等到2012年底,为避免退市风险并推动恢复上市,郡原地产又宣布在不附加任何条件下无偿将其持有的郡原物业100%股权赠予*ST北生。这让*ST北生2012年度的净利润增加了约1000万元,公司主营变为物业管理服务业。此后,郡原地产又先后主导了尖山光电和德勤股份的两份重组计划。在公司计划注入尖山光电和德勤股份的两份重组计划中,均包含了发行股份收购郡原地产债权的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