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光大证券还有上交所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除了光大证券还有上交所

加入日期:2013-8-20 5:28:39

  证监会和光大证券(601788,股吧)的公告均未澄清“8·16”事故责任,但多方面显现上交所和中金所的监管以及光大期货的联动都难以脱离干系

  本报记者 梁隽妤

  一个“意外”,瞬时搅动了20万亿市值的A股市场。尤其是8月19日上午再次出现的“乌龙”债券交易事件,让市场再次为光大证券的内部风险控制系统汗颜。如此玩笑似的大盘,如此蹊跷的异动,能够说明什么?光大证券是一家特殊地位的券商?还是任何一家机构都有能力将A股市场玩弄?

  内幕交易理论上成立

  光大证券的事故原因已经排除“乌龙”情况,证监会18日通报光大证券异常交易的初步调查结果,称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

  但是从光大证券当天的行为来看,理论上已经可以判定其涉嫌内幕交易。资深业内人士认为,所谓内幕交易,就是以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来操纵市场,光大证券用巨额资金把股指瞬间拉高,而这一情况除了光大证券自己,外部毫不知情,由于上午的错误下单,形成对光大证券独享的信息优势,光大证券下午开盘后立即高位反手卖空股指,这事实上已经形成以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操纵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便可认定,光大证券在信息公开前,已经开始买卖该公司的股票,涉嫌内幕交易。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便是对此观点的行为支持。

  安全隐患不止一处

  8月16日那惊心动魄的指数,让市场匪夷所思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各个交易主体、交易平台及监管层面存在的漏洞。

  一般来说,证券公司发生这么严重的失误可能性极小。券商的风险控制都比较严格,一方面,操作系统会进行极端情况下的自动锁死设置;另一方面,巨大数额的资金操作一定是有相关负责人层层审批才能通过。如果要出现光大所称的“系统问题”,必须得是数个系统环节连续发生问题,不合理的指令才有可能直达交易所。若234亿元的下单属实是在高管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出去,光大证券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系统缺陷极其严重,系统测试极度不负责任;风险控制存在严重的内部审批漏洞,或管理团队严重渎职。

  8月16日当天,光大证券自营盘事故之后,子公司光大期货席位恰恰大幅增空。有市场人士分析,光大证券此次能够及时对冲错误下单的风险,并累计卖出7130张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成为期指最大空头,与光大期货的默契配合不无关系。

  中国的期货公司共有160多家,证券公司共有110多家,很多期货公司与现有证券公司存在关联,由于看好股指期货前景,很多券商在期货方面加紧布局,目前期货公司进入净利润前8名的都是券商系。实盘操作中,具有关联关系的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之间,内部信息更易于双方共享,存在巨大的内幕交易隐患。

  证券交易所监管不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光大证券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的指令,对上交所来说已经是危险预警信号,当时上交所并没有紧急采取措施,只是询问情况,并在下午开盘之后,仍然放纵光大证券的异常交易行为,对事件的恶化应承担不作为责任。

  财新网的报道提到,光大证券程序本身的问题触发后,自动下单,停都停不住,最后是拔了电源才停止下单。上交所发现问题后,是否也应以某种“拔掉电源”方式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市场人士根据公开数据推测称,光大证券自营盘资金额度不可能达到234亿元,如果光大证券在上交所席位上能够使用如此巨资下单,这其中可能挪用了部分客户的资金,若是如此,更说明上交所监管不力。目前,尚未有公开资料确认234亿元的资金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证券交易所应当为组织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上交所对这个A股闹剧的发生没有尽到监管义务,期货交易市场虽然受到的波动较小,但是对于光大期货与光大证券在8月16日当天的联动行为,中金所也应承担管理责任。

  制度性问题需反思

  8月16日,71只大盘蓝筹股集体涨停又集体下探的闹剧,暴露出的问题足以引起整个资本市场的高度警觉。

  光大证券的事故源自于有缺陷的操作系统,光大证券使用的系统并不特殊于其他机构,今天光大证券失误过后,明天其他机构会不会再次出现系统问题,再次导致指数紊乱?光大证券作为一家普通的证券公司就能将A股20万亿市值和上万亿股民耍得团团转,那是不是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至少有上百家机构有能力撬动A股?若是任意一家机构就能摆布指数,A股颜面何在?

  原本定位是抗风险的50ETF,反过来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稳定性,这是对ETF制度的讽刺,也对中国金融衍生品业务敲响警钟。业内人士认为,仅凭光大证券的错误下单,不应该造成这么大影响,仅凭光大证券没有能力将错误放大至此,光大证券只是一个导火索,主要原因还是上交所系统问题和制度性风险管控问题。若A股是个一碰就坏的易碎品,怎么能把罪过都推给光大证券呢?

  2013年8月16日的疯狂盘面已经载入史册,被界定为中国证券市场极端个别事件首例,但不一定是最后一例。随着市场上的资金越来越多,程序化交易和量化交易也会越来越多,如果交易所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手段不到位,后果是毁灭性的。此事虽因光大证券而起,但真正的根源在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制度性问题,A股监管制度需要及时进行深度、全面的检查与反思,尽快完善相关规则漏洞,严格执法检查与监督,以防后患。

编辑: 来源: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