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回应股市瞬间暴涨 否认两则盘中利好传言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回应股市瞬间暴涨 否认两则盘中利好传言

加入日期:2013-8-17 10:40:5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证监会尚未形成对光大“乌龙指”事件调查结论
  公司自营业务用的是自己的钱,不存在网上传言的撤销交易,公司没有申请过撤销交易,交收正常,没有问题。
  公司计划这两天把问题全部核查清楚,然后向市场做出完整披露。
  ——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健
  自2007年之后,A股昨日再次出现“大象跳舞”的蓝筹股飙升行情。盘中沪指瞬时飙升超过100点,最高涨幅一度触及5.96%,71只大蓝筹股顷刻涨停。投资者形象地称之为“大象在飞”。但这样的景象没有持续多久。沪深A股昨日下午快速回落。光大证券自营部门错误交易被认为造成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2分钟成交78亿
  A股昨日开盘时,谁也没料到之后会有一个奇异的“旅程”,沪深指数均小幅低开,一路走势平稳。但在中午11点05分时,A股走势突然“惊天大逆转”,在两分钟内,沪指直线拉升超过100点,2分钟内成交78亿元。
  一些多年未见涨停的大盘股,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纷纷涨停。统计显示,在这两分钟内瞬时涨停的股票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工行、农行、交行、宝钢等71只大盘蓝筹股,银行股中仅有建设银行未触及盘中涨停。
  投资者面对此种情景也震惊了,纷纷表示见到了“大象在飞”,并在股吧及微博中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受这些大盘股涨停的影响,沪指盘中涨幅一度达到5.96%,若按照盘中指数点位计算,A股盘中市值一度增加超过万亿元。
  光大证券确认自营业务系统出错
  在短时冲击卖盘过后,沪指一度小幅回落。但由于市场尚不清楚沪指飙涨的原因,随后蜂拥进入的买盘在上午收盘前将沪指推高至涨逾2%。
  其间投资者纷纷猜测市场有利好传出,除了部分投资者认为上海交易所系统出错外,市场上关于A股可能出现利好的传言“满天飞”。
  比如部分传言称9月1日可能开始对上证50成分股实施T+0交易、国债期货将开闸、优先股制度将实施,国有股将变身优先股、银行即将混业经营等。甚至国有股变身优先股等存在明显法律瑕疵的传言也得到广泛传播。
  午后,光大证券紧急停牌。“光大证券出现‘乌龙指’,自营部门误操作”这一消息在市场上广为流传,沪指开始回落。
  下午两点,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公司其他经营活动保持正常。大盘异动原因终于得以确认。
  之后,A股快速回落,最终沪指收跌0.64%,报2068.45点。深成指收跌0.74%。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行情的启动略落后于A股市场,但不少投资者称由于快速上涨,部分空头仓位可能在盘中已爆仓。
  高层表态
  证监会:已介入调查异动原因
  称未形成调查结论,光大证券有责任提交自查报告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 吴敏)沪指盘中一度飙升逾5%,工商银行等大盘股瞬时涨停,光大证券自营部门的错误交易使得A股出现大幅波动。对此中国证监会昨日表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监局已经介入调查,光大证券亦有责任提交自查报告。
  光大证券评级将受影响
  昨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对于昨日A股异动,上交所与上海证监局正在对原因展开调查,目前没有形成调查结论。
  上午11时2分到11时5分,上证指数上涨5.96%,上交所随后确认为光大证券自营买入,光大证券被临时停牌后公告了相关内容。但对于光大证券是否要求撤销交易、是否会给予投资者赔偿等问题,证监会仅表示,将依照其一贯监管理念,依法监管。
  此前部分投资者认为,光大证券的错误交易导致工行、农行、中国石油等个股瞬时涨停,是一种市场操纵行为。而对于交易金额是否是市传的70亿元或其他金额,证监会称还待形成调查结论才能有说法。
  不过按照证监会对券商的监管规则,光大证券若因内控不严等问题出现错误交易,可能影响光大证券未来的评级,进而影响开展业务。在证监会7月份公布的2013年评级结果中,光大证券曾获得目前券商最高的AA级评级。而在证券保荐业务中屡屡出现问题的平安证券被降至C级。
  “T+0”等口径未变
  中国证监会昨日亦否认了两则A股盘中利好传言。
  证监会发言人说,证监会对于T+0交易的口径未变,对这一措施仍在研究之中。亦即并不存在9月1日对部分股票实施T+0交易的计划。
  证监会还称,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有关制度安排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进展顺利。对于国债期货推出时间,目前也没有新的口径。
  此外,昨日上交所连续几度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重要公告。上午11时44分,即上午收盘后不到一刻钟,上交所称,“截至目前为止,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这一回应澄清了投资者对交易系统出现问题的忧虑。收盘时则再次表示:“本所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的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该公告也意味着交易的盈亏结果具有不可逆转的有效性。
  高层表态
  光大证券否认曾申请撤销交易
  光大证券董秘称,市场上关于光大曾向上交所申请当日交易作废的说法不实
  光大证券确认自营业务系统出错后,事件责任人的矛头一度指向光大证券葛新元量化投资团队,葛新元随即向媒体否认此事件与他有关;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健昨日向新京报确认,此次出现问题的是策略投资部,该部开展的是风险中性业务,而此部门负责人是杨剑波。梅健称,面对目前的问题,公司专门的团队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核查和处置工作。同时,光大证券否认曾申请撤销交易。
  “公司自营业务用的是自己的钱”
  昨日市场传言不断,一度出现“光大证券曾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当日交易作废”的说法。上交所昨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重要公告称:本所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的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上交所的公告意味着交易的盈亏结果具有不可逆转的有效性。
  对于市场关于光大证券“申请撤销交易被驳”的传言,梅健昨日也表示,“公司自营业务用的是自己的钱,不存在网上传言的撤销交易,公司没有申请过撤销交易,交收正常,没有问题。”
  梅健说,“我主要是做信息披露的事情,我比核查团队更着急,希望能够尽快披露核查结果,但我们还是需要以严谨严肃的态度对待这件事。”
  “公司计划这两天把问题全部核查清楚,然后向市场做出完整披露。”梅健表示期待尽快完成核查,披露核查结果。
  葛新元“躺着中枪”
  光大证券确认自营业务系统出错后,网上盛传光大证券葛新元量化投资团队应为此事负责。
  公开资料显示,葛新元原系国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2012年4月,他带领部分团队人员来到光大证券。6个月后,光大证券出资成立另类投资子公司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葛新元担任总经理。
  葛新元随即对媒体否认此事与其有关。葛新元在接受和讯网采访时表示,“乌龙”事件与自己的团队没有任何关系,自己所负责的另类投资部门相当于一家私募机构,不开展自营业务,且资金头寸只有几千万元,不可能拉动指数上涨百点。局外人认为他负责策略投资部才会有这种猜测。
  杨剑波被认为是“投行精英”
  随后,杨剑波被传为事故部门负责人。梅健昨日向新京报确认公司策略投资部负责人为杨剑波。“我不想谈责任,只说策略投资部负责人为杨剑波。”梅健说。
  公开资料显示,杨剑波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早年在股票市场对波动率方面有深入研究。
  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2006年以后,杨剑波着手光大证券结构性产品,特别是A股挂钩结构性产品业务平台的建立,并负责相关业务的开展,直至担任该公司金融衍生品部董事总经理,并最终升任策略投资部总经理。
  据报道,杨剑波是受证监会邀请,成为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起草的四位牵头人之一,他被认为是“投行精英”。 新京报记者 李蕾
  股民亲历
  小散户:“遗憾当初没多买几手”
  昨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造成大盘短时间内出现巨幅波动,但也有股民借此机会“捡漏”高位成功抛售。昨日,股民陈先生对记者表示,自己持有的招商证券昨日以次高点12.38元成功抛出,小赚几百元。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此前以11元左右价位买入招商证券。在昨日11点钟左右,他发现大盘异常波动,并注意到招商证券一度出现涨停板,报12.6元。“我当时立即输入指令,希望在12.5元位置卖出,但是没想到股价又马上跌下去了,当时已经中午快收市了,所以我并没有‘赶’上这轮涨势”,陈先生说。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又给出12.38元的价位,希望下午能成交。午市开盘后,招商证券果然再次走高,最高探至12.4元,因此他的股票成功卖出,“小有斩获”600余元。
  据悉,陈先生股龄已有七八年,总体来看是赔多赚少,目前其他持股仍赔了4000多元,其中在保险板块“套”得最深。对于自己昨日的“胜利果实”,陈先生很遗憾自己当初没多买几手,“好歹能把赔的钱多补上一些。”
  他还说:“后来我知道上午的大幅波动是由于光大证券‘乌龙指’造成的之后,还很担心是否会撤销自己的这笔交易。好不容易挣了这么点钱,千万别再给取消了。”
  对于后市走势,陈先生表示并不看好,他称自己将不会再买进新股,而是等待时机卖出目前持有的股票后就“上岸”,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新京报记者 沈玮青
  名词解释
  乌龙指 在股票中是指股票交易员、操盘手、股民等在交易的时候,不小心敲错了价格、数量、买卖方向等事件的统称。
  A股“异动”大事记
  11:05
  大盘股中国石化突然发力,股价瞬间升幅达2.232%,工商银行也在2秒内触及涨停位。随后多只权重股突然同时爆发,“两桶油”盘中一度涨停,上证指数瞬间上涨122.87点,被急速拉升至2198.85点。
  11:06
  沪指瞬间飙升逾100点,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股指期货同时大幅飙升,2分钟内飙升70点,主力合约最高上冲至2390.0点,但在随后十多分钟内将大部分涨幅回吐。
  11:40
  21世纪网执行总编辑周斌微博爆料称,“上午的A股暴涨,源于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的乌龙指。”
  11:44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微博突发重要公告称“截至目前为止,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
  13:00
  光大证券午后紧急停牌,股价定格在12.12元,涨幅6.69%。与此同时,市场上已经陆续传出确定光大出现“乌龙指”的消息。沪指受此影响亦开始大幅回落。
  13:50
  光大证券董秘梅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网传自营盘70亿元乌龙纯属子虚乌有。
  13:56
  央视财经发布微博称,上交所确认上午的A股暴涨是光大证券系统问题。随即有传闻称,光大证券方面正在向上交所申请当天的交易作废。
  14:25
  光大证券发布提示性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公司其他经营活动保持正常。
  15:00
  A股收盘,沪指、深成指在经历午间收盘前3.19%、2.91%的暴涨后,最终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分别小幅下跌0.65%、0.74%;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也大幅下跌,跌幅分别为3.00%和2.64%。
  盘 后
  15:00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微博再次发布重要公告称:“本所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的交易将进入正常交收环节。”为导致A股暴涨的“乌龙指”事件落锤。
  15:15
  早先被指“乌龙指”操作者葛新元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称“乌龙指”事件与自己无关。随后传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应对事件负责,但一直未得到其本人回应。
  16:13
  证监会发言人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午光大证券错误交易导致大盘异动,上交所和上海证监局正对原因进行调查,目前尚未有结果,并称,光大证券有责任向证监会提交自查报告。
  16:28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昨日股指期货收盘后,光大期货方面在主力合约IF1309持有的空单量新增7023手,达到史无前例的10194手,名列所有期货公司空单持仓排名第一。(.新.京.报 .吴.敏,李.蕾)


  证监会:正研究再融资储架发行
  针对鹏元资信在11超日债评级中存在的问题及证监会在债市监管协作工作中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发言人表示,为保护债券持有人利益,促进公司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证监会拟从如下方面完善公司债券风险防控机制:一是根据投资者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积极健全不同风险类别的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上市流转的相关制度。二是强化对公司债券发行人、相关中介机构的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进一步明晰其权利、义务和责任,督导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三是要求证券公司向客户销售公司债券时,应当了解和评估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并充分揭示风险。四是构建公司债券偿债风险监测的综合体系,由证券交易所与各证监局持续监测公司债券偿付风险。五是进一步完善偿债风险的应急处理预案。
  对于在互联网金融浪潮冲击下,证监会如何加强基金销售及相关业务监管问题,发言人表示,总体来看,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的整体监管法律法规框架已初步建立。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各种新业务模式的跟踪和研究,适时完善监管机制、改进监管措施,坚持保障基金销售结算资金安全、防止销售欺诈误导、保护投资人权益等基本原则,尊重互联网业务的自身发展规律,为市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创造良好环境。
  部分公司年报业绩
  真实性存疑
  证监会16日发布《2012年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报告》及《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监管情况阶段性通报》。年报监管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4月30日,249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2年年度报告。从年报监管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内部控制评价及内控审计工作稳步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增强,治理水平有所提升。同时,仍有部分公司业绩真实性存疑,信息披露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足,内控信息披露可比性差,财务会计处理不恰当,审计程序不充分,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殊行业、新业务、海外业务也对信息披露提出新的挑战。上市公司年报监管下半年将以现场监管为主,目前各证监局正在集中进行年报现场检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也选取了10家上市公司牵头开展现场检查。
  会计准则监管报告则盘点了财务报告编制披露情况,认为总体上符合披露要求,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需加以改进,主要包括: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存在低级错误,披露的严肃性有待提高。会计政策披露缺乏针对性,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有待加强。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会计问题有待研究。个别公司涉嫌存在会计和信息披露虚假问题,有待进一步核查。
  证监会表示,将继续通过明确会计准则执行口径、细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会计事务所监管力度等方式,对年报分析中发现的会计、审计和内控实施问题进行跟踪处理。下一步将与财政部共同研究解决会计准则执行问题,并细化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提高内控咨询服务质量,加强监管,督促相关公司、审计机构及时整改。(.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拟明确会计准则执行口径
  “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情况看,总体上符合披露要求,但个别领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主要包括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存在低级错误,披露的严肃性有待提高;会计政策披露缺乏针对性,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有待加强;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会计问题有待研究;个别公司涉嫌存在会计和信息披露虚假问题,有待进一步核查等”
  针对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以及股权激励等方面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一致的问题,证监会昨日发布的《2012年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监管报告》指出,上述情况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造成准则执行不一致的,证监会将积极配合财政部,通过修订准则或发布准则解释等方式加以完善。
  根据该报告,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情况看,总体上符合披露要求,但个别领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主要包括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存在低级错误,披露的严肃性有待提高;会计政策披露缺乏针对性,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有待加强;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会计问题有待研究;个别公司涉嫌存在会计和信息披露虚假问题,有待进一步核查等。
  而在财务报告审计上,总体而言,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问题。47家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2492家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其中,标准审计意见报告2404份,占总数的96.47%,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88份,占总数的3.53%。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主要是在会计准则执行方面存在执行不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以及股权激励等方面。
  为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在后续工作计划上,证监会将继续通过明确会计准则执行口径、细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会计事务所监管力度等方式,对年报分析中发现的会计、审计和内控实施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一是与财政部共同研究解决会计准则执行问题。针对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以及股权激励等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造成准则执行不一致的,证监会将积极配合财政部,通过修订准则或发布准则解释等方式加以完善;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已有相关明确规定,但在执行层面存在不同理解而造成准则执行不一致的,证监会将在搜集案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等形式,统一相关会计和披露问题的执行标准。
  二是细化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针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避重就轻、缺乏针对性,导致信息的相关度不高的情况,证监会将陆续对政府补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收入确认等特定项目的财务信息披露要求做出具体规范,并通过发布信息披露解释公告的方式,细化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三是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提高内控咨询服务质量。针对内控评价报告格式与内容不一致的问题,证监会将会同沪深证券交易所与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改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同时,针对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布相关指导意见,以提高资本市场内部控制咨询服务质量。
  四是加强监管,督促相关公司、审计机构及时整改。对于涉嫌违反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规定,或审计程序存在缺失的情况,证监会将继续通过问询、监管谈话、专项核查等方式进一步核实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同时,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执业质量问题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执业质量。(.上.证 .郭.玉.志)


  证监会:尽快重启IPO 支持经济调结构
  从7月5日到8月15日,仅仅40天的时间里,国务院发布的三份文件中都从不同角度提到了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支持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这意味着,在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及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已重任在肩,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与此同时,笔者认为,为了使资本市场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应尽快重启IPO.
  7月5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十条)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8月13日,《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解决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渠道过窄的必由之路,适当放宽创业板市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财务准入标准,尽快启动上市小微企业再融资;8月15日,《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对互联网小微企业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等上市。
  从上述最新发布的三份意见中,可以看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等上市被多次提及,而这也是资本市场在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即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服务力度,增加融资渠道,为企业创造了直接融资的环境,提供资金支持。最终的体现是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企业借助IPO来实现渠道扩张和资本的有效投入,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来实现快速增长,创造新经济成长,起到了服务国家战略、改善经济布局的作用。
  同时,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资本市场可以引导资金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的企业结构上进行优化配置,将调结构置于市场选择机制之下,通过市场化配置机制引导资源向高效率的产业和公司集中,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从国外发展历史看,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不可分,历次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变更都是对产业架构调整和升级的反映。国内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上市资源正在向环保、电子等高新技术和高效率产业集中,同时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产业内部的企业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保障,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企业。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支持创新型和小微企业等多元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就是重启IPO.
  IPO制度作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保障手段,是资本市场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工具,稳增长、调结构需要发展资本市场,而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能。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资本市场才能在经济调结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在目前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重启IPO非常必要而且迫切。(.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