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韩洁、廖元辛)城镇化建设正催生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如何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成为时下各地破解发展资金难题的突破口。
13日在北京召开的“PPP与城镇化研讨会暨中国财政学会公司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周年座谈会”上,中外专家学者表示,中国当前亟须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更多公私合作的“PPP”模式项目,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PPP”模式,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意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这一模式在我国并非新生事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的BOT、BT、BOO等公私合作管理模式都属于PPP模式的一种,如将民营资本引入到高速公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城市水务等诸多领域。”贾康说,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购买公共服务,实际上释放了在一些准公共产品领域进一步推进“PPP”模式,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的信号。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公共管理、金融及区域合作处处长钱鹰说,目前各地政府对引进“PPP”合作项目积极性很高,亚行在中国开展的很多扶持项目也倾向于使用“PPP”机制和融资手段,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按市场化机制运行,将政府不该管的职能尽可能向社会放开,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社会资本的引入也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PPP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民间投资结合起来。”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孙洁指出,当前我国无论是公路、铁路、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投资,都以政府单一投资为主,一方面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阻碍了私人来投资,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性质因投资大、收益小,也会导致私人投资不愿参与进来。
孙洁说,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出让土地融资等多种方式解决基础设施资金问题,也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
一些与会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一年财政支出超过13万亿元,其中大约十分之一,即1.3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未来拓展公私合作市场规模庞大。
从一些地方的探索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很多领域都已引入公私合作模式,如保障房建设、道路建设、污水及垃圾处理。此外,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事业等方面都已成为民营资本投资的新领域。
不过,专家指出,当前,私营部门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这一模式操作复杂,涉及社会公众、私营投资者以及公共部门等多方利益,亟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孙洁建议,应由全国人大制定私营部门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法、明确财政、税收、金融等政府支持细则、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管等,从而在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的同时,确保政府更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使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