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直到今天,我们的中药材,依然游走在安全的红线边缘。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已经成为伴随中药材从土壤出土就烙下的深深“红字”——即便是,专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出台迄今已经整整11年。
其实,这个问题和我们今天在饭桌上遭遇的食品安全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当土壤被污染、大气被破坏、水流被弄脏,我们有什么理由希望,同样从土地中长出的中药材能够保持几百年前的品质不变。
如果治病救人的药材本身被污染、生了病,究竟谁该对这样的状况负责?
国人对中药污染话题,原本并不特别关注。如果不是我们倡导中药国际化却因为药理标准无法用西方思维解释而屡屡碰壁,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中药出口遭受进口国严格审查,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的中药材问题,不会暴露得这么彻底。
以农产品(行情,问诊)归类进出口管理的中药材产品,最先在对中医药文化接受度很高的日本、韩国和泰国等遭受“绿色壁垒”,出口碰到了最难跨越的“污染”问题,随即,在进口标准更高的欧美地区,中药材农残和重金属问题向更大范围扩大。
事实上,业内对于中药国际化一直有不同声音,相对于认为中药应该走向世界的观点,另一边的声音认为,由于中医药行业对于原材料中中药的高度依赖性和资源有限性,中药国际化必然会给原材料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也会影响其可持续的进一步发展。
即便对于两派不同的声音来说,大家达成共识的问题也是,在被大规模种植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生长周期后,中药材的实际药力和土壤休养生息恢复地力的节奏都已经被人为破坏,这样的扩大化生产,与中医药推崇的理念已经错开了方向。
而更直接的影响来自种植环节对于农药的难以控制,一个至今令人痛惜的事件依然没有消除影响。30年前,为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范围撒下六六六等剧毒农药,而这种非常难以降解的农药,时至今日,仍然经常在长白山产区的人参中被检出,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这一人参主产区人参产品的品质。
当11年前的2002年,借鉴欧美种植业规范经验,我国推出GAP认证,其宗旨是以“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国际化标准为终端标准,运用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保护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但十年后,想要获得下一步的发展,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种植基地模式显然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强制力,对于优质品种的质量认可和市场承认,设定质量分数作为招标采购标准,同时加强对种植基地的动态监控和管理,都是在药材保护与中药产业发展中亟待补上的短板。
而对于脆弱的中药材生态,国家层面对于整体产业的思考和重新规划也十分紧迫——中医药究竟要怎样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中药材的发展和规范。对于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医文化来说,根基扎稳,才是谋求更大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