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香港必须找到新定位_理财热点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热点 >> 文章正文

美股评论:香港必须找到新定位

加入日期:2013-7-8 22:42:21

    导读:MarketWatch驻香港专栏作家斯蒂芬(Craig Stephen)认为,随着中国逐渐让国内经济国际化和自由化,开放资本账户,香港原有的独特优势将不复存在,想要继续保持相对于中国内地的重要地位,继续繁荣下去,香港必须找到新局面下的新角色。

  以下即斯蒂芬的评论文章全文:

  现在,中国领导人正在准备带领自己国家的经济完成重大的转型,而这便让香港有足够的理由感到紧张。

  香港之所以会获得自己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背靠着巨大的中国内地,而且他们还采用了漂亮的技术来充分运用自己诸如更低的税率,开放的资本账户等优势,更好地在西方世界面前扮演起了中国门户的角色。

  可是现在,中国正在推进重大的再平衡,要让自己的货币、企业和股票市场走向更加广泛的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香港的那些长处看上去就不那么牢靠了。

  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所引起的不良反响已经在IPO市场温度的急剧降低中体现了出来。今年迄今为止,香港IPO融资规模只有53亿美元,从全球第一跌到了第六。

  与此同时,看似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自2008年以来增长了120%之后,现在也是一副强弩之末的样子。在新税务指导方针出台之后,曾经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内地买家,现在已经纷纷投资更远的地方,走向了海外其他城市。

  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是时刻都在变化着的:他们总是足够精明,能够找到方法,从那些来到或者来自内地的人所带来的资金当中分一杯羹。

  目前的关键其实是在于政策的变化。现在,北京正在寻求重新定位这个国家处于低潮当中的经济,这种时候,香港作为中国南方海岸上自由港的传统优势是否会迅速受到侵蚀呢?

  巴克莱资本已经创造出一个新的经济名词“李克强经济学”,他们认为,新总理的经济理念有三个重要的基础——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改革。

  从表面上看来,对于香港这样一个高度依赖于资产的经济体而言,当来自大陆的资金被吸回去,这经历将是非常痛苦的。

  不过或许,最值得密切关注的应该还是那些结构性改革措施。流到香港来的资金,往往都是政策套利的产物。近期的历史经验显示,推动资本流动的真正关键,正是利用一国两制管理架构中的差异来谋求利益的动机。

  回到1997年,主权的回归帮助香港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外国投资面前“中国门户”的地位,带来了一轮红筹股公司上市的狂潮。从那之后,香港已经创造出一个实质上的中国资本市场——同期之内,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依然是封闭的。

  十年之后,又是政策,或者说对政策的预期所引发的行动,将香港的股市推上了史上最高点。当恒生指数2007年10月创下历史纪录。当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预计北京将对所谓投资“直达快车”大开绿灯,带来势如潮涌的内地资金。然而,事实是,快车始终都没有出站。

  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伴随着中国内地让其经济升级和国际化的进程开展,香港对内地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因此可能得到的好处也在减少的时代?

  以此为背景,我们便不难解读中国政府上周的一份声明——上海将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作为利率和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试验场。多年以来,大家都曾不止一次谈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为海外公司开设国际板的问题,相信很快,这样的议论又将热络起来。

  与此同时,香港经济的另外一个支柱的命运很可能也要开始进入倒计时了,这就是其购物天堂的地位。

  在过去十年当中,香港已经成为了中国内地新一代购物者的关键性出口,他们纷至沓来,抢购那些在自己家乡购买就会被课以惩罚性税金的奢侈品。这样的购物者去年总人数已经膨胀到了大约3500万。

  中国的财政改革很可能会让香港的这桩美妙生意好景不长。预期中,政府可能会采取削减销售和进口税项的措施来推动当地消费,而在这种情况下,去香港购物的选项看上去就不那么诱人了。当房地产被课以新的税项,在香港这一端,需求也将受到抑制。

  此外,香港之所以会成为内陆购物者的天堂,重要因素之一还有他们三十年都钉牢美元的汇率政策,而这一魅力恐怕也将消减。

  一直以来,人民币对港元都在稳步升值,使得购物者感到更加合算。可是,当中国真正让资本账户开放,货币机制就很可能会重组,剥夺香港的这一传统优势。

  看起来,香港恐怕是需要在新环境当中寻找新的立足点了。伴随资本控制放松,帮助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走向海外,可能也是香港潜在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反,如果只是想着税务或者货币套利,那就未免太过目光短浅了。

  香港想要继续保持自己对于中国改革的重要意义,这确实是一桩愈来愈艰难的任务。香港经济看上去确实是太依赖历史的地位,太依赖免税的,中国人购物车的地位了。(子衿)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