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份被称为金融“国十条”的《意见》提出,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等十条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资金分布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意见》首先提到了稳定的货币整理及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其中,要求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和广义货币增长较快,受贷款增长较快、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出现波动,但是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日前在某资产管理大会上表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来看是增长较快的。
《意见》要求,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盘活存量。交通银行(行情,资金,股吧,问诊)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是盘活信贷存量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银行调整信贷机构和应对风险上升等挑战。
除此之外,《意见》还指出,要对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资金来源。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意见》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曾在其撰写的研究报告中称,利率市场化会在2015年~2017年之间完成。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日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利率的上浮空间可能会增大,达到一种基本的市场化。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近日也表示,利率市场化后,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从原来控制货币总量,转向货币基准利率。
陈学彬认为,利率不市场化就会有短期套利行为;利率市场化了,和国际市场接轨,没有套利空间就不会出现套利。但利率市场化,必须要伴随货币政策的目标转变。利率市场化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从原来控制货币总量,转向货币基准利率。
银监会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更大程度由市场决定资金价格。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和市场价格机制将资金资源配置到符合经济规律、亟待转型升级的领域中去,配置到具有经济效率、能够创造就业的企业中去,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实体经济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