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垄断中小企捱打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信贷垄断中小企捱打

加入日期:2013-7-5 18:36:16

  笔者这几年不断指出,中国的信贷和货币增长过快的事实。

  笔者这几年不断指出,中国的信贷和货币增长过快的事实。近期,中国政府为了打击过度信贷和相关的影子银行活动,自我引爆了所谓的“拆息风暴」,中国的信贷泡沫危机就深深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市场扭曲经济代价大

  虽然笔者对现在的改革进程忧心,但认为坊间的“中国崩溃论”,是对中国信贷市场情况的一种误解。一般的说法,是中国的影子银行占比太大、城投债是中国式的次贷、理财产品是迷债、货币的总量太大等。

  其实,以上所有表征,是说明中国的信贷市场并不成熟,特别是“深度”和“广度”不够,简单来说,就是信贷市场上有明显的“垄断性”,导致市场上种种的扭曲。

  表面上,中国的利率非常低,但这只是对于存款者和某部份拿到信贷的企业来说。绝大部份的中小企业皆没有机会拿到任何信贷,惟有向合法的抵押贷款或非法的民间借贷拿周转,承受高利率。所以,对于绝大部份的经济参与者来说,中国的信贷是太少,而非太多。

  就算是地方政府,由于土地财政低迷,限于法规也不能发地方债券,于是出现信贷紧张,才被迫用间接的城投债解困。

  信贷不足的情况,同样出现于一般老百姓的消费者上,为了调控楼市,中国房贷的利率和年期皆有较大限制。

  信贷市场的扭曲,使经济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既然信贷市场有“垄断性”,拿到信贷的国企和有关系人士,自然就是“寻租效应”下的既得利益者。

  在超低息下拿到贷款的企业,自然有条件投资一些回报较低的“面子工程”,甚至是“不务正业”做起“转贷”生意,造成社会的经济资源浪费。未能拿到信贷的企业或老百姓,自然更难在国家的创富过程中,分到一杯羹,也是经济资源的一种浪费。亦由于信贷没有深度,超发的货币并不能转化成为金融资产,于是出现短期的信贷(即是货币,如M2)太多,但长期信贷不足(可从社会融资总量观察到)的现象。

  改革樽颈突破有难度

  中国信贷太多这说法,只适用于于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对于整体经济来说,信贷不足才是真相。利率太低也非全貌,对大部份的经济体来说,利率太高才是扼杀经济活力的元凶。所以,以行政手段打击部份太过进取的银行,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就算是“利率市场化”也是不够。

  当前中国经济急需的,其实是“信贷市场化”:就是减少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使信贷市场能以市场机制来分配信贷,从而加大信贷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有效减少经济资源浪费,激发生产力和经济改革力量,达到加大内需和产业提升的长远目标。

  信贷改革是一个经济改革的樽颈位,非常难突破,因为这不单牵涉既得利益,也是政府的“有形之手”是否愿意step back的一个问题。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