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景气中的利器——保兑仓,如今成了大型钢厂最大的风险隐患。
日前,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山东钢铁”)公告称,公司牵涉到与
兴业银行的18起钢铁贸易诉讼,涉案价值超过7亿元。诉讼起因于
山东钢铁、多家钢贸商、
兴业银行此前签署了《保兑仓业务三方协议》,2013年以来,钢贸商在
兴业银行的7亿元钢贸贷款陆续逾期,
兴业银行提请追加
山东钢铁为被告。“保兑仓是一种贸易金融,常用于钢铁和汽车行业,利用保兑仓,供货商和经销商都可以做大业务,银行可以提高贷款安全性。但去年钢铁价格跌去了近一半,不少钢贸商还挪用钢材存货,始料未及,万能的保兑仓最终成为风险源泉。”曾从事银行对公业务10多年的上海璞银财富总经理潘祖新对记者称。据记者了解,在保兑仓模式中,银行与经销商(买方)、供货商(卖方)通过三方合作协议,银行向经销商贷款(一般是承兑汇票),供货商承诺回购和担保。“虽然我们签署了保兑仓三方协议,但之后我们与钢贸商和
兴业银行又追加签署了补充协议,在补充协议中我们已免除了担保责任。”7月29日,
山东钢铁董事会相关人士对记者称。对此,
兴业银行相关人士称,鉴于案件诉讼进程,目前不予以回应和评论。
钢铁巨头被诉山东钢铁为一家大型钢铁上市公司,于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地为山东济南。然而,这一钢铁巨头正面临数亿元贷款代偿风险。据了解,2011年以及2012年初,
山东钢铁与10来家上海和福建地区的钢贸商、
兴业银行签署《保兑仓业务三方协议》,钢贸商总计在
兴业银行获得授信7.054亿元。如2011年10月31日,其与上海豪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豪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兴业银行签订保兑仓协议,
兴业银行以授信融资形式向几家钢贸商提供融资2.85亿元,用于购买
山东钢铁钢材,并开具收款人为
山东钢铁、还款人为钢贸商的银行承兑汇票。彼时,上海豪海等几家钢贸商向
兴业银行支付了30%的保证金,共计8550万元,敞口剩余融资款1.995亿元。此后,几家钢贸商并未如期归还贷款,导致
兴业银行相关敞口逾期,
兴业银行遂提请
山东钢铁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对此,
山东钢铁辩称,“
山东钢铁非本案争议的法律关系主体;根据
兴业银行和相关钢贸商向原济南钢铁出具的《承诺与说明书》,免除了
山东钢铁不执行三方协议的责任,我公司不应当承担还款责任”。记者从上述
山东钢铁董事会人士处了解,目前该案处于一审原告、被告答辩阶段,一审结果还未公布。
保兑仓隐患“
山东钢铁面临的诉讼情形并非第一例,
包钢股份就曾因为保兑仓受到重创。”上海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对记者称,目前该事务所正代理几家主要股份制银行上海地区的钢贸诉讼案件。其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一度十分低迷,常熟一家钢贸上市公司高管跑路,旗下多家公司猝然倒下、宣布破产重组。当时因为
包钢股份与这家钢贸企业还有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签署了保兑仓协议,广发遂将包钢告上上海法院。“作为保兑仓协议中供应商的
包钢股份,最终为钢贸商代偿了2个多亿的贷款,损失惨重。”上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称。由此可观,保兑仓大幅提高了销售同时,潜藏巨大风险隐患。在钢贸行业景气周期中,保兑仓看似非常安全,但在行业低谷中,这一模式危机将集中爆发,破坏类似于互保、联保危机。“一般在保兑仓业务中,由供货商或者银行负责货物监管,经销商销售货物必须在监管下进行;销售收入将直接划入贷款行账户充当保证金,直到还款完毕。”潘祖新称,经销商销售越快,银行和供货商越安全。不过,去年钢贸销售异常低迷,同时钢价暴跌。“2012年基本钢铁行业是在全行业亏损,钢贸企业也是大批死亡。今年上半年行情才稍微有所好转,全行业略有盈利,但是每逢3月、6月季末还贷集中时期,还是不少企业倒掉。”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对记者称。在此种背景下,以上海地区为例,钢贸商挪用钢材、多重质押等情况不鲜见,保兑仓赖以存在的两条安全线:销售速度和货物监管均有所沦陷,保兑仓风险暴露。作为一种贸易融资模式,不少大型钢铁企业参与了保兑仓业务,记者从上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处获悉,其所代理的部分股份行上海地区的官司中,钢贸商自身能偿还贷款估计只有两成。若钢铁巨头陷入与这些钢贸商的保兑仓,或面临不可估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