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促消费应对经济“弱回升”——专家学者热议中国经济增长周期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抓改革促消费应对经济“弱回升”——专家学者热议中国经济增长周期

加入日期:2013-7-3 10:43:16

  新华网北京频道7月2日电(记者陈雯瑾 关桂峰)经济“弱回升”究竟是周期性的波动与调整,还是预示“次高速增长”的到来?“弱回升”下又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应该如何加快当前的经济改革?……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弱回升”阶段 经济潜在增长率逐步下降

  “在经历过强回升、适度回升之后,本轮中国经济呈现弱回升态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在22-23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说。

  从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来看,自2012年9月起,多项重要经济指标结束了近两年多的探底下滑,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但进入2013年以来,各类指标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轻微回落和小幅回升。

  日前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1—5月,除外贸数据保持温和增长外,其它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多项关键指标增速均较前期有所放缓,普遍低于市场此前预期,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PI、PPI、工业增速、信贷数据等。

  “在弱回升当中,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和下行压力相互交织,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不够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趋势并不稳固。”刘树成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认为,随着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潜在增长率逐步下降是正常的。

  “任何国家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林兆木认为,即便在经济强回升时期,由于外部冲击和内部调整等原因,我国经济也经历过几次不同程度的升降起落,预计今后中长期GDP潜在增长率约为7%-8%。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平均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转变为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增长阶段转换期。

  多因素制约发展 经济、金融风险考验大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2013在复苏疲软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发展形势,国际国内环境、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金融风险等多重问题考验未来发展。

  “形成当前经济弱回升的问题很多。”刘树成认为,与过去不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所面临的国内外大环境、大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国际方面说,世界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转变为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外需低迷不振的局面仍在继续。

  而在经济下行的同时,金融风险也进一步加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晶表示,比起外需疲软、经济下行风险,更严峻的是金融风险问题。

  “金融风险可以概括为很多方面,但简单的话,主要包括产能过剩风险、融资平台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张晓晶认为,尽管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他看来,产能过剩不是简单的东西卖不出去,是背后一系列的金融风险,而且是有可能导致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比如产能过剩对形成坏帐率的影响等等。

  多位学者专家表示,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来重返经济持续复苏的轨道并不适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且容易产生产能过剩、结构扭曲等不良影响。

  抓改革促消费应对经济“弱回升”

  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乏力,使得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凸显。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处于低谷运行状态,中国宏观经济无法依靠政策宽松与刺激来重返经济持续复苏的轨道,为了应对经济周期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亟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创新,同时促进消费体制改革和消费增长。

  “应当围绕改革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制度调整来纠正资源的错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坤荣认为,当前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应当通过深化改革来改变社会预期,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空间。

  “比如以收入分配的改革来释放消费者潜力,财税制度的改革来释放服务业发展的潜力,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重新构建创新的动力等。”沈坤荣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也表示,要以政府的自我改革将中国的改革引向深化,培养新增长要素。“短期来看,要做好政府功能重新定位、完善要素市场、理顺价格机制,加大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加大反垄断的力度。”

  与此同时,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郎丽华认为,在深化改革、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不能忽视投资的作用。

  “转型本身依赖投资,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也需要大规模的机器设备的更新,离不开大规模的投资。”郎丽华表示,要特别注意消费和投资的关系。

  作者:陈雯瑾 关桂峰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