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息差的大幅降低倒逼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转型,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通过对组织架构的调整,将资源向理财业务倾斜,并积极推进传统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日前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达到9.85万亿元人民币。
理财产品发行保持良好态势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监管层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放开,国内理财市场进入了“大资管”时代,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来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的冲击,竞争压力日渐加剧。受益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低风险、稳定收益以及广泛的客户资源,银行理财市场在今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至6月,国内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20678款,较2012年上半年的16059款同比增长28.7%。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19885款,占比进一步升至96.17%,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巨大需求。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1至5月市场流动性较为宽松,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加之今年3月27日银监会“8号文”的出台、4月份开始监管层对债券市场的从严整顿,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难以回升。2013年1至6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40%,同比2012年1至6月的4.86%下滑46个基点;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收益为4.37%,同比下滑37个基点。
从产品期限来看,上半年有17562款产品的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内,占比达到84.93%。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较短的特点仍然非常明显,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期限120天,其中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平均期限仅96天。
值得关注的是,从各发行主体来看,今年1至6月,股份制商业银行以7443款的发行数量居各类银行之首,占比为35.99%;城商行共发行6104款,占比为29.52%,超过国有控股银行成为第二大发行主体;国有控股银行的发行量为5531款,占比为26.75%。
产品收益率呈非理性上涨
今年6月,受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异常紧张,加之6月25日前央行未出手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商业银行紧急自救。面对突如其来的资金市场异常波动,银行理财市场在年中表现出了更加特殊的现象。
“一方面是由银行间市场短期流动性的突然紧张引发的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持续上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位,促使以货币和债券市场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的自救行动中,理财产品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商业银行不断上调产品收益率大打‘价格战’,以吸收更多资金缓解自身流动性紧张。”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表示。
曾韵佼介绍说,今年6月的银行理财市场非常疯狂,产品收益率出现非理性上涨。这首先表现在产品收益率上升突然且升幅非常大;其次表现在6月份各类银行都发行了高收益理财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在预期收益率达到6.00%以上的376款非结构性产品中,有291款在6月发行,6月下旬高收益产品更是大量涌现,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数量达到181款。
另外,面对流动性紧张,不同类型的银行产品差异十分明显。“在6月15日至6月21日这一周,国有银行开始发力,中国银行(601988)和建设银行(601939)一反常态,发售了预期收益率在6.00%以上的产品;而在接下来的10天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后来居上,高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量上市,其产品平均收益率的上浮幅度达到100个基点左右,5.50%左右的周平均收益率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而以往依靠高收益产品抢占市场的城商行反而比较淡定,预期收益率达到6.00%以上的产品发行不多,且产品平均收益的上浮幅度也仅在50个基点左右。”曾韵佼告诉记者。
进入7月份之后,市场流动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银行间市场主要期限的拆借利率明显回落,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下降。但业内人士认为,近日李克强总理对货币政策方向的表态以及央行的市场意图,预示着三季度市场资金面的情况不太乐观,资金面要回到一季度的宽松状态可能性不大。
“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如果自身对资金的短期流动性要求不高,应尽量购买期限较长的产品,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锁定高投资收益。”理财专家提醒。
监管将进一步加强
在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记者注意到,近来针对银行“乱收费”、银行从业人员“私售”理财产品等诟病不绝于耳,反映出在银行理财业务急速发展过程中,各银行在产品销售、运行、服务、管理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
针对此,银监会明确要求商业银行要规范代销业务,并指出要在未来严控表外业务关联风险,“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
“这有助于肃清当前银行理财业务的混乱状况,敦促银行建立健全代销审批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曾韵佼认为,银监会有可能在未来对理财产品的设计及资金投向等方面加强监管,因为目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设计、投向等相关的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再加上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上的限制逐渐放开,银行和这些机构合作很可能呈现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将使银行理财资金在运用上除了获得更加广泛的空间之外,也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监管层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与资金投向等环节颁布管理办法。
此外,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到2013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场可能继续维持振荡的态势,各种金融资产的走势面临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这使得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可能继续倾向于将理财资金投向多种资产,再加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可能更加紧密,因此组合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会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