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苗慧)非法集资可能以各种具体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保监局的网站获悉,为防止市民受骗,保监局发文提醒消费者对“高额回报”的保险产品提高警惕,远离和抵制非法集资,并支了确认销售人员身份、注意缴费方式等四招。
如今市面上的“高收益”保险产品越来越多。保监局指出,保险业已发生的非法集资案件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保险公司声誉虚构投资项目并承诺给予高额回报,诱骗消费者投资;二是利用保险公司或代理机构营业场所获取消费者信任,在销售保险产品或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时,以投资理财的名义,借机向消费者非法筹集资金。
据北京保监局披露的2012年发生的一起保险非法集资案件显示,犯罪分子利用其保险公司代理人身份,与当地银行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通过银行营业网点,以明显高于银行利息的高收益为诱饵,以理财产品名义向消费者推销伪造的保单,导致上千受害人受损达5000余万元。
为此,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天上不会掉馅饼”,需对“高额回报”保险产品提高警惕。一是要看清销售人员身份,必要时应登录保监会网站查询保险机构合法性,并致电保险公司核实销售人员身份真实性;二是要认清保险产品,不要盲目听信销售人员“收益高”、“回报快”等不实承诺;三是要注意缴费方式,切忌将现金直接支付给销售人员,更不要向销售人员指定的某个特定账户汇款,要尽量选择转账至保险公司账户等付款方式;四是及时确认保单的真实性。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并收到保单后,应通过保险公司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投保情况,并检查保险合同所载明的个人信息和保险利益是否与销售人员介绍的内容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