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后遗症:信托收益高却无人问津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钱荒”后遗症:信托收益高却无人问津

加入日期:2013-7-19 6:41:37

  “钱荒”对于信托市场产生的影响正在显现。

  首先导致信托产品利率升高,但高利率并未能如愿吸引到更多资金。相反,信托产品无法完成募集计划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据统计,7月份首周,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融资规模周环比下降了逾七成。而在此前的六月份,信托募资规模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数据已经均出现下滑。

  “钱荒”对信托业的影响在6月份开始显现。诺亚财富最近发布的一份研报也显示,六月份,信托新发行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8.4%,收益率中位数为8.6%,新发行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较之前上涨,尤其是工商企业类项目融资成本提升明显。

  7月份这一局面并未改善。据数据,截至7月18日,已发行的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上升到8.87%;尤其是股权投资类信托,由8.63%一路上扬到10%。

  7月份以来最新推介的不少信托产品都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率,譬如华融国际发行的山西梅园华盛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云南浙商投资特定财产收益权转让暨回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支付给投资人的最高收益率都超过11%。而实际融资成本可能更高。

  北京某上市地产商刚刚谈成了一笔信托融资,按照“明股实债”的设计模式,约定由这家开发商每年支付信托公司12%的行权费,今年一季度这一费用只有11.2%。

  该公司人士透露:“如果算上信托佣金等费用,这笔信托融资的成本已经接近20%,而且融资难度也在日益增大。”

  信托融资本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通道。这也意味着钱荒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活动或越来越难。北京某信托研究人士指出,下一步,银行将把多出来的融资成本转嫁给客户,其表现形式将是减少贷款额度和提升贷款利率。此外,银行的资金池业务也会向多数融资项目收紧,尤其是资质欠优的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

  业内人士普遍预测,这一格局或将延续到今年下半年,诺亚财富研究总监李要深日前撰文表示,银行理财资金与同业资金向来是非标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假设非标融资总体需求不减少,集合信托等非标融资业务需求会上升,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有望在下半年继续上升。

  但收益率的抬升并未带去信托融资额的正比例变化,正如上述北京某地产公司所言,信托融资难度正在加大。

  信托募集规模缩水从六月份已经初见端倪。根据相关数据,6月份共成立集合信托产品319款,融资规模为509.40亿元。与今年5月份相比,成立的产品数量和融资规模分别减少14.71%和0.52%;而与去年同期相比,成立的产品数量和融资规模分别大幅减少33.95%和40.58%。

  7月份以来,信托融资能力继续萎缩,信托贷款类信托共成立27只,募集规模合计47.38亿元,而在6月份同期,这一类53只信托募集规模124.05亿元。股权投资类信托规模由6月同期的11只29.91亿元,下降到4只8.38亿元。

  另在7月份,大批信托产品出现了募资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比如中泰信托武广新城应收账款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拟募集规模6亿元,实际募集规模只有1.2亿元;中泰信托另一款产品江苏中南建设行情问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三期),计划募集规模9亿元,实际募集规模只有7000余万元。

  根据数据,截至7月18日发行的有募资额的56只信托产品中,高达30只产品的募资额未能实现预期,占比高达53.5%。统计数据还显示,募集资金规模相比计划规模缺口大的多数与地产建设有关。

  来自IFIDN的数据,7月份最为惨淡的一只信托来自四川信托发行的,三亚金中海蓝钻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放第四期,成立规模只有900万元,而该项目预期收益率高达11.2%。

  这对信托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许多基础资产通过信托融资是为了偿还之前的信托融资,在新的融资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基础资产的资金量可能断裂。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