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模仿”的标签似乎已经深深地烙在娃哈哈的身上。自从秋林剑指娃哈哈格瓦斯为山寨品后,包括营养快线、启力和HELLO-C等娃哈哈旗下品牌也随之被翻了出来,均被指为系列山寨品。业内对此评价,虽然娃哈哈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效应成功抢夺,但给被抄袭的企业则带来不同程度的打击。
常常拿来主义
“不仅是格瓦斯,娃哈哈其他产品模仿区域品牌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营养快线模仿河北企业小洋人、启力模仿红牛、HELLO-C模仿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食品营销专家李志起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口感工艺还是外包装设计,娃哈哈最近几年新推出的几款产品都与市面上现有产品类似。”
事实证明,虽然娃哈哈去年推出的功能饮料启力并未撼动红牛,但是娃哈哈在各个饮料的细分市场布局已初见成效。可能正是因为尝到了甜头,哇哈哈才欲将“拿来主义”进行到底。
抄袭成行业病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抄袭已经成为饮料领域的行业病。以哇哈哈为例,其营养快线产品被众多小企业争相模仿,营养优线、营养特线等仿品陆续推出。为此,娃哈哈还投入了800万到1000万元左右的费用用于打假。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评价,“自己被炒的同时还在不断抄袭别人,娃哈哈的行为显得颇为滑稽”。
据了解,站在区域品牌的肩膀上,依靠大公司的资源将产品推向全国性市场的案例并非只有娃哈哈一家,这个夏天雀巢推出的大热冰激凌产品实际上就是来自一款东北市场的同类产品;蒙牛之前旗下推出的老酸奶产品,也是建立在内蒙古、甘肃一带的区域品牌基础之上。
挤压对手博上位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产品涉及饮料、面、瓜子、罐头食品等,而以饮料下的细分品种较多,娃哈哈有较多的产品是在品牌成熟以后才逐渐丰富的,快消品产品容易被同质化,所以产品的差异与网络、品牌和影响渠道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不可否认的是,娃哈哈这种行为也挤压了被效仿企业的市场份额,造成竞争对手的利润下降”,简爱华说,“在山寨风中,品牌效应强的企业将占有很大的优势。但这给新进入快消品行业的企业发展带来了限制,长此以往也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