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江国成、王宇)今天的中国经济,正艰难行进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道路上。
经济转型引发的种种阵痛,是中国经济爬坡登顶无法避免的成本和代价。唯有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方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阵痛不断、摩擦与矛盾凸显
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但面临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在转型升级之路上艰难前行所遭遇到的阵痛与摩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
6月20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一度大涨超过30%,沪深股市呈现年内最大跌幅,发酵于银行领域中的“钱荒”现象,将金融市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凸显出来。
在一些市场人士眼里,“钱荒”的一大推手是央行没有像惯常那样及时投放流动性;而在经济学家看来,“钱荒”其实是个伪命题,在储蓄率不断攀高、货币投放量超过百万亿元的中国,银行体系并不缺钱,所谓“钱荒”其实只是资金没有进入应该进入的地方。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融资结构性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实体经济结构失衡“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累积”“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泡沫”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直面的阵痛。
“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累积、房地产泡沫等阵痛,其实都是经济结构失衡的外部表现。”在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研究员张斌看来,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外部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压力凸显,企业在投资回报率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大量涌入房地产行业,受特有的融资方式影响,影子银行、地方债务风险也随之放大。
“根源还是在于我们以往的增长模式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暴露出的是经济内生动力的不足。”张斌说。
这样的阵痛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而且在某些时点上这种摩擦和矛盾还会比较激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指出。
从理念到行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
种种迹象表明,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在转型道路上加快前行。
有业内人士认为,“钱荒”爆发的一大原因,是由于央行迟迟未出手“相助”,这体现出决策层意在警示金融机构杜绝资金空转,更好将金融资源投入到实体经济。
“央行没有大规模放水,与近期中央屡屡提及盘活金融资源存量意图相吻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钱荒”事件凸显出宏观调控思路的新变化。
这种变化还表现为对经济增速的日益淡化。有专家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极有可能在一季度7.7%的基础上继续走低。不过在经济学家眼中,中国经济已经告别30多年来接近10%增长水平,进入7%至8%的中速增长区间。速度的适度回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我国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时期主动调控的结果。
“如果想提高增速,政府完全可以放松货币政策、加大房地产投资等方式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但这样却会错失转型的时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一系列有利于经济转型的举措不断出台。国家上半年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始终坚持“有保有压”,严格控制地方盲目投资扩大产能的冲动,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有关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政策目前已完成调研,正处在最后酝酿阶段。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提出要积极采取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措施,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有迹象显示,目前消费已超过出口和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体现结构调整效果的三大产业比重也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有望在今明两年超过第二产业。
转型之难难在利益调整,推进改革势在必行
经济转型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也绝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依靠市场化改革,才能实现转型,结束阵痛。
“中国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已有近20年时间,为什么一直没有显著成效,根源就在于体制性障碍。”在经济学家吴敬琏眼里,唯有推进市场化改革,方能为经济转型升级铺平道路。
“要加快改革,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历史表明,大国的经济转型往往需经历较长时间,我国要完成转型更非朝夕之功,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必须鼓足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决不能因为转型带来的一点阵痛就放弃。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改革,正是疏通障碍、健康肌体的良药。
5月底,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未来改革应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科技等改革,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保驾护航。
不久前国家又取消和下放了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有望不断激发,中国经济必将走上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之路。
作者:江国成 王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