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捉内鬼”半年开九张罚单造就四位巨星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捉内鬼”半年开九张罚单造就四位巨星

加入日期:2013-7-11 16:10:09

  2013年上半年,A股市场交出一张令股民伤心流泪的中考成绩单,户亏3.2万的惨痛记录烙印在每个投资者心中。然而,除了不争气的大盘,让股民更加着急上火的,还有一批令人失望透顶的上市公司。

  2013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一共开出了九张行政罚单,无一不是信披存在严重问题误导投资者。除此之外,还有八家上市公司因为涉嫌各种违规被立案调查。万福生科(行情,问诊)、中国平安(行情,问诊)、佛山照明(行情,问诊)、*ST 大地……这些在负面新闻版面耳熟能详的名字,让风雨飘摇的A股中考更添一丝凄凉。

  九张罚单造就四位“巨星”

  2013年上半年证监会共开出九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有八家上市公司因为虚假陈述领罚,他们分别是:*ST 大地、万福生科朗科科技(行情,问诊)、海联讯(行情,问诊)、紫光古汉(行情,问诊)、佛山照明浩物股份(行情,问诊)、*ST亚星(行情,问诊)。

  此外,还有一家券商因为被上市公司“株连”领罚——平安证券。这九张罚单的领受人,无一不是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明星”。

  *ST大地(行情,问诊):“A股造假上市第一案”领罚60万

  2013年5月31日,*ST 大地终于迎来了证监会开出的行政罚单。相比造假刚被曝光时舆论的震惊和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一波三折的刑事诉讼,证监会的这张行政罚单已经无法再挑动大众神经。

  根据处罚决定,司法机关在相关刑事判决中认定,*ST大地在招股说明书中虚增资产7011.4万元,虚增2004年至2007年6月间的业务收入2.96亿元。该行为违反了《证券法》中第十三条、第二十条和第一百八十九条的相关规定。

  此外,司法机关在相关刑事判决中认定,*ST大地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资产合计2.89亿元,虚增业务收入合计2.51亿元,该行为则违反《证券法》第六十三条、第一百九十三条的相关规定。

  依据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ST大地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年报中虚增资产、虚增业务收入的行为,责令*ST大地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于虚增资产的相关直接责任人,证监会给出的处罚是10万至30万不等的罚款。

  万福生科:“创业板造假第一案”改写历史

  *ST 大地造假上市被曝光时,被媒体冠以造假第一案的“光荣称号”,正当人们觉得短时间内很难有公司超越的时候,万福生科造假横空出世,再一次震惊业界。

  颇有趣味性的是,这两家公司被处罚的时间也十分接近,相差不到十天。2013年5月22日,万福生科率先收到证监会罚单。

  经中国证监会调查,为了达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条件,根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决策并经财务总监覃学军安排人员执行,万福生科2008年至2010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000万元、15000万元、190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851万元、3857万元、4590万元。上市后,万福生科2011年年度报告、201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披露的2011年年报和2012年半年报虚增销售收入28000万元和1650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6635万元和3435万元。

  同时,万福生科未就2012年上半年停产事项履行及时报告、公告义务,也未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予以披露。

  对此,证监会的处罚是:万福生科公司被罚30万元,公司涉案20人被罚345万元,公司董事长龚永福和原财务总监覃学军二人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对比一下这两家都打着“造假第一”名号的上市公司,只能说,都很厉害,各有千秋。然而,他们的造假成本仅仅是不痛不痒的几十万罚款,令人无奈。

  虽然万福生科在投资者的唾骂中领取了属于自己的罚单,但是其却在无意中让案件具有了更多的历史意义——证监会对相关保荐机构平安证券的“顶格”处罚,以及平安证券为了“赎罪”而开创的投资者快速补偿机制都是破天荒的记录。

  中国平安:罚单催生巨额赔偿基金

  按照证监会公布的处罚结果,平安证券未对万福生科的实际业务及各报告期内财务数据履行尽职调查、审核义务,且内控制度也未能有效执行。证监会拟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并没收其万福生科发行上市项目的业务收入2555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

  而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也在于此新闻通气会上如此描述平安证券这次的罚单:“这是2004年实行保荐制度以来,第一次对保荐业务的违规行为进行单独立案,并且也是从严从重的处罚。”

  作为上市公司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遭受的诟病甚至比始作俑者万福生科更多。曾经一度,要求证监会取消其保荐资格的呼声很高。

  然而,证监会最终近暂停了平安证件保荐机构资格三个月。同一时间,平安证券在深圳会召开发布会,宣布以自有资金3亿元设立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

  据悉,5月20日至5月31日的11天内,已有9082个适格投资者账户与平安证券签署了和解协议,涉及和解金额1.44亿元。而经业内人士测算,按照赔偿条件,平安证券赔付总额约在1.7亿元左右。

  佛山照明:现金奶牛变成股民索赔对象

  2013年3月6日晚,佛山照明发布《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决定书称,2 0 1 0年、2 0 1 1年佛山照明在定期报告以及临时报告的信息披露上均存在违法行为。在2010年,佛山照明未依法披露重大担保事项,涉及金额4000万元。未依法披露有关关联方及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包括香港天际、青海威力等15家公司是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钟信才的儿子等亲属直接或间接控制或者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司。

  2010年,佛山照明与其中的施诺奇、上海亮奇、佛山泓邦、南海光明等9家关联公司存在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交易金额累计达7 64 6.5 2万元,佛山照明没有对此进行披露。另外,佛山照明还未如实披露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及收购事项,其中共同投资事项涉及金额2 5 5 0万元,共同增资涉及876.93万元,收购股权涉及61.08万元。

  而在2011年,佛山照明也存在严重的信披违规问题。一方面,佛山照明未及时披露向关联方提供借款事项,涉及资金2500万元。另一方面,佛山照明未依法披露有关关联方及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涉及金额83 2 1.0 2万元。总的来看,2010年-2011年,佛山照明信批违规所涉及的总金额已经达到了2.60亿元,其中仅日常关联交易就达到了1.60亿元。

  对此,证监会给出的处罚是责令佛山照明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 40 万元罚款,并对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处以3至15万元的罚款。

  也许是曾经的“三好学生”犯错更令人无法接受,佛山照明的被罚,引起全国各地投资者的强烈谴责。随之而来的民事索赔也开始铺天盖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上千人准备或已经提起诉讼,涉案金额过亿。这个数字,将会在未来的两年内继续增长。

  八份立案调查通知扑所迷离

  除了“收拾”以上已经名声在外、“罪”证确凿的公司,2013年上半年证监会还将矛头对准了一些涉嫌违规、露出端倪的公司。在其开出的八分立案调查通知中,有七家上市公司,分别是盛运股份(行情,问诊)、冠豪高新(行情,问诊)、*ST贤成(行情,问诊)、神剑股份(行情,问诊)、华锐风电(行情,问诊)、南江B(行情,问诊)、隆基股份(行情,问诊).

  同样,还有一家券商名列其中,这一次是光大证券(行情,问诊).

  光大证券:早成证监会重点关怀对象

  自万福生科上市造假东窗事发,导致其保荐人平安证券受重罚以后,中介机构开始从背后站到前面接受舆论审判。尽管个个如履薄冰、家家噤若寒蝉,还是有券商再次落水。

  2013年6月2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在对天丰节能IPO财务核查过程中发现,其涉嫌虚增收入、虚增资产、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关联交易未入账等违法违规行为,已正式立案调查。而其保荐机构光大证券涉嫌未勤勉尽责、导致出具的相关文件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违规行为,6月14日,证监会已对其立案稽查。

  事实上,近几年光大证券保荐项目被否率一直较高。据统计,在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由光大证券保荐上会的企业共17家,其中,审核未通过的企业有6家,还有一家企业取消了IPO审核。

  而中国证监会似乎早就盯上了光大证券。其曾在4月3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自查阶段基本结束并完成第一批抽查企业的选取工作》中称,在这次抽查过程将对以往存在违规行为的中介机构有所侧重。在2013年4月被证监会首批抽中的IPO审查企业名单中,光大证券便有五个项目受审,无疑是被证监会重点关怀的对象之一。

  虽然光大证券高管一再表示情况与万福生科不一样,试图在轻猫淡写中逃过一劫。但是从公司被立案调查后的股价表现来看,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可以想象,证监会调查完毕公布结果之时,又会引起因新一轮舆论漩涡。

  冠豪高新:“第一牛股”或是“人造革”?

  冠豪高新堪称是2013年A股市场“第一牛股”。

  2012年12月,该公司股价最低探至6.3元,此后就以令人不知可置信的速度开始飞跃。至2013年4月18日,盘中价格达32.24元,到5月8日,股价除权后达到22.77元,其间还有一次10转增10派1.2元的高送转。复权计算,冠豪高新半年间涨幅超过500%,最高涨幅更逾600%!

  但是人红是非多。如此诡异的增长路线,也让不少质疑的目光盯上了这只牛股。有人怀疑,冠豪高新只是一只“人造牛股”。

  公司有限的利好消息,并不足以支撑如此疯狂的股价。在股价上涨的背后,有着不少人为运作的痕迹。质疑声认为,冠豪高新成为“第一牛股”纯属在公司利好配合下市场投机炒作的结果。有人指出,截至2013年6月4日,冠豪高新融资余额已高达23.33亿元。正是大量的融资把冠豪高新推到了“第一牛股”的位置上。

  而知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也认为,这种“人造牛股”带给市场的危害很大。它除了加剧市场的投机炒作、增加股票的投资风险之外,各种利益关系更是昭然若揭:2011年参与该公司定向增发的4家机构终于可以大获全胜地退出了;增持公司股票的11名高管也是获利丰厚。

  从加强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证监会此次拿“人造牛股”开刀,对冠豪高新立案调查,也十分合理。而“第一牛股”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要等待证监会公布调查结果才能知晓。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