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示范落地 物联网“钱”景明朗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应用示范落地 物联网“钱”景明朗

加入日期:2013-6-5 3:57:41

  本报记者 王荣

  2013年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举办前夕,Wind物联网指数持续上涨。但与2009年以来的纯市场炒作不同的是,由于有大量物联网示范项目落地,物联网正从概念逐渐走向应用,投资者已经嚊到了物联网的“钱”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今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给予物联网政策指引的同时,也给2013年物联网产业定了调,即:物联网已经从概念转入推广应用的落地阶段。

  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商贸流通等领域物联网试点示范应用,今年全面开花,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也开始显现。国家金卡办主任张琪介绍,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逾5千亿元,2020年更将达到万亿元级。业界则更乐观,中国电信认为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7500亿元。

  应用示范项目遍地开花

  物联网已从政策密集期进入到示范项目大量落地的初见成效期。日前,总投资约386亿元的26个广州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其中就有多个物联网、信息技术等项目。

  去年年底,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批复了七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今年2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国防建设等领域实现物联网试点示范应用。

  如今,各类示范项目从中央到地方已是遍地开花。近日农业部发布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方案,将在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福建省近日也发布了“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15年重点培育15家以上在细分领域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服务商、高端传感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形成千亿产业规模。

  物联网可细分为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社区等各种应用,并对产业形成助推。据张琪介绍,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这一增速也高于2011年的30.2%。

  张琪在介绍物联网2013年发展趋势时指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相关公司业绩已有体现

  受益于示范项目的推动,物联网行业相关公司业绩已经有所改善。从Wind物联网概念板块一季度业绩统计数据看,28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总体业绩虽然仍下滑5%左右,但较2012年同期28家公司总体业绩下滑15%已经明显好转。

  IC卡芯片国产化领头企业同方国芯,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9000万元-11000万元,增长83.84%-124.69%。有券商分析师指出,公司国产化芯片下半年推出,不仅可为公司贡献业绩,还将助推智能卡产业的发展。

  按照工信部的预估,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逾5千亿元。也就说,相关公司未来仍有每年30%的复合增长。不过,张琪介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虽基本形成,但产业发展整体还处在初级阶段,企业呈集聚式发展,不同产品门类间很不平衡,尚需要更多的应用示范带动。

  据介绍,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张琪介绍,以RFID为例,高频产业链已成熟,性能不断提升,产业初见规模,而超高频RFID在食品追溯、酒类防伪、智能交通、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虽逐步增多,但依然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缺乏大规模应用市场支持等问题,超高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业内人士指出,物联网现在仍只有小规模的行业应用案例和模式,并不能代表“物联”概念,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庞大的、综合的业务管理平台,把各种传感信息进行收集,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进行有指向性的传输,还需要整体解决方案。

编辑: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