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底,从国内第一家银行理财工作室成立至今,银行理财已历经十载光阴。几度风云,几度春秋,而今银行理财已经成为上及政府及监管部门关注的经济问题,下至千家万户切身的日常财富管理。
2012年,我国共有120家银行合计发行31673款理财产品。其中针对个人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达到28239款,规模达到24.71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增长45.44%。相比7万亿规模的信托计划和3万亿规模的公募基金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业已成为普通投资者的首选。
十年间,银行理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外币理财起步,到本币理财占绝对主导地位,种类日臻多元。在这发展进程中,折射出利率市场化在中国的实践,诞生了中国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的一片蓝海,掀起了影子银行大讨论的惊涛骇浪。在此银行理财诞生十年之际,探讨其前世今生,正本清源,展望银行理财的未来趋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回溯来时。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汇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拉开了银行理财的序幕。外币结构性存款成为银行理财的第一个产品,对公客户则成为银行理财的第一波客户群体。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从此银行理财步入十年大发展期,成就了中国式的大资产管理新时代!
人民币理财产品诞生。外币理财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新探索。银行理财市场上诞生了第一只人民币理财产品——保得理财计划,也是第一个用“计划”二字来表述的产品,它突破了人民币利率管制,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时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产品。在风险管理上,与初期的外汇理财产品相比逐渐规范,由表内业务过渡到表外的专户管理,使客户资金与银行的自有资金相隔离。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理财产品属于商业银行熟悉、专注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依靠银行自身的平台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资产配置、投资决策、清算分配等职能。
资本市场理财产品诞生。2006年到2008年,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走低,及股市的回暖与火爆,各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二是与外资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衍生产品,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的合作,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股票投资配置,如红极一时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
在风险管理上,资金托管逐渐成为发行的必要条件,除QDII要求必须由第三方进行资金托管外,其他产品的托管模式一般采用内部托管方式,银行自身的基金托管部就可以完成对理财资金的专户管理。可以说,银行理财产品在这一时期已经具备了基金的基本形态,处于从私募产品向公募产品的过渡阶段,商业银行也借助外部平台有力促进了盈利模式的转变,理财业务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融资类理财产品诞生,银信合作大发展。先有项目企业,再通过信托平台发行信托计划,这个交易结构的出现,是在2007年,标志的银行理财业务出现了井喷式的大发展,也带动了信托行业的大发展。
随后,资产池产品诞生。融资类产品一一对应的情况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类基金化运作的产品设计思路开始试行,即先发行募集理财资金,再投向项目池。资产池的理财产品发展后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和质疑,这是后话。但无论如何,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轨迹,引起了银行理财风险管理、销售管理、组织构架调整、声誉风险管理等一系列的变革,也引起了全社会资产管理行业的大变革。(未完待续)(作者系上海摩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