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要稳定市场预期 把钱用在刀刃上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国务院:要稳定市场预期 把钱用在刀刃上

加入日期:2013-6-26 22:27:0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国务院:要稳定市场预期 把钱用在刀刃上
  国务院出题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征集银行建议方案
  央行发文稳预期 资金面短期难改紧平衡格局
  中行: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速或回升至7.8%
  中行:中国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势头将受抑制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中国总体上不存在流动性危机
  澳新银行预计当前流动性紧张将延续到7月中旬

  国务院:要稳定市场预期 把钱用在刀刃上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要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积极采取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着力扩大内需。很多方面如棚户区改造等,可以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调整优化投资安排,压缩一般性投资,集中一部分资金重点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支持,把钱用在“刀刃”上,引导、带动信贷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会议强调,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可以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扩大就业增添岗位,发挥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
  会议决定,在过去5年大规模改造棚户区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逐步将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统一纳入改造范围。同步建设配套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同步使用。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一是增加财政投入。今后5年要加大中央安排补助资金的支持力度,地方各级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资金投入。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信贷支持。符合规定的企业可发行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三是对企业用于政府统一组织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扩大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四是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形式参与棚户区改造。五是加大供地支持,将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纳入当地土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六是完善安置补偿政策,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居民自愿选择。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重视并加强对棚户区改造的领导,省级政府是责任主体,并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要优化棚户区改造规划布局,方便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和出行等,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尊重群众意愿,禁止强拆强迁,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好事办好。要抓住当前施工的有利时机,抓紧安排资金到位,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确保完成今年改造任务。同时,还要抓好其他保障房的建设、分配和管理,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出题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征集银行建议方案
  骤然紧张的银行间流动性问题,使得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显得更为急迫。在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后,银行被要求提交建议方案与具体措施。
  昨日,一名国有大行人士证实,已经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出建议方案,并于本周四提交再由银监会统一上报。
  多名受访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国务院要求银行“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首先在于保持信贷资金的增长以支持实体经济,其次则是对存在货币“空转”和影子银行的业务希望有所清理。
  “盘活存量”难题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内需,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会后,国务院便要求银监会联系各家金融机构,上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建议方案和具体措施,由银监会汇总后上报。
  “主要目的应该是听取各家商业银行建议和意见,征集来自银行业的想法。”上述国有大行人士对本报说。
  “这就是银行下半年工作的主旋律。”一股份制银行人士对本报表示,信贷投放“用好增量”是银行可以操作的,不过“盘活存量”却存在难题。
  某机构银行业专家对本报称,盘活存量一方面是要求银行清理一些“借新还旧”项目,压缩信贷资金;另外一方面则针对货币“空转”类业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信贷并非进入实体经济,监管层的意图可能是要求银行压缩这部分信贷资金,将腾挪出来的资金注入到实体经济。”
  上述股份行人士向本报透露,一些央企通过在银行获取低成本的资金,然后转手给财务公司放贷或者再以高利率贷款给其他企业以获取利差。“这部分信贷资金也需要压缩,但却存在难题,因为银行依然离不开大客户的存款。”
  “国务院要求盘活存量,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工具。”上述银行业专家认为,此轮监管政策可能会刺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扩大。
  银行在行动
  监管层的政策要求已经得到了一些银行的积极回应。
  6月20日,工行在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会议上就表示,在保持信贷增量合理适度增长和均衡投放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贷款的周转,统筹运用好信贷增量和存量的收回再贷,增加贷款累放量。
  昨日,工行又表示,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和均衡投放的同时,积极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更多地依靠盘活信贷存量。
  今年前5月,工行境内分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000亿元,其累计发放的贷款量则达到了3.62万亿元,是新增贷款量的9倍。累计发放贷款量同比新增7412亿元,增长近30%。前5个月,工行贷款累计周转次数为0.88次,较2010年提高了0.14次。
  工行称,自2010年以来,该行主动压缩和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领域、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融资总量4000亿元,清退转化各类生产无效率、产品无市场、长期经营亏损企业8000多户、贷款6477亿元。这些压缩出来的资金规模,将重点投入到续建项目、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和个人消费信贷等领域。
  民生银行在昨日亦表态称,下一步民生银行整个票据业务比重会做适当调整,并根据监管的要求更多地去支持小微、民营企业。“根据监管要求来看,是希望银行适当降低杠杆,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要多一些贷款,少一些票据类的业务。”民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张昌林称。
  民生银行行长助理石杰也表示,根据政策情况,下半年可能会立足继续加大信贷结构的调整。“基本上对存量立足于结构调整,对增量立足于小微消费资料端、区域特色业务、新兴的弱周期行业投资。”(.第.一.财.经.日.报)

 

  央行发文稳预期 资金面短期难改紧平衡格局
  在银行间“钱荒”发酵,资本市场相继大跌,股债双杀的背景下,央行终于有所行动,接连两日就流动性问题发表公开新闻稿。
  业内人士解读认为,央行两次表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机构预期,从而降低由于市场臆测导致的流动性“恐慌”。
  央行周内两度表态流动性
  继24日发布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后,央行于25日晚间再度发布了一份题为《合理调节流动性 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新闻稿。
  “货币市场利率已经飙高多日,但股指近日却连番跳水,甚至一度击穿1900点,在这个‘节骨眼’上发文表态,显然是为了平复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降低市场波动。”多位一线交易员如是称。
  央行在新闻稿中,就现阶段金融机构备付水平、本轮利率飙升的原因、近期的维稳操作、下阶段政策目标和对商业银行的工作要求等五部分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在近期银行间利率高企、信心低迷以及央行政策立场不确定的背景下,该声明有助于澄清当前形势,尤其是货币当局在应对流动性波动时的政策立场,结合可能的后续行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方面明确表示:“下一阶段,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组合,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
  对此,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徐寒飞称:“未来央行的政策操作仍然会以目前的定向工具为主,在平抑利率异常波动的同时会以相对较高的短期利率来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调控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行为。”
  在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看来:“近期流动性短缺已起到提示风险警示作用,利率波动和市场恐慌会缓解。”


  市场资金不会明显宽松
  “央行开始向部分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惩戒总会有一个结果。”一位券商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本次‘钱荒’也给市场带来了相对正面的影响,一是商业银行认识到了中央和央行的权威性;二是给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的资产结构调整和风险管理打下了基础。”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中午11时30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14天品种较上一个交易日继续下跌,已分别下行至5.5530%、7.2010%、7.1030%的位置。其中,7天品种由于跨月因素依然较高。
  “资金利率连续回落,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资金面回稳的预期有了提前反应,或者说最坏的状况已经过去了。”沪上一位商行交易员向记者表示,“不过,央行本次发文仅仅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就其‘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的措辞考量,央行后续可能并不会采取全面放松的方式,更多只是短期工具的运用,因此对资金面仍需保持谨慎态度。”
  申银万国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指出,央行既然坚持了市场资金“总量不缺”的态度,则其后期投放大量流动性保持银行间资金宽裕的可能性就很低。“从历史看1.5万亿元备付金仅是中性水平,接下来几个月如果央行不投放更多流动性,超储率将维持在1%-1.5%,资金不会明显宽松。”屈庆称。
  较高的利率波动将持续
  展望未来,银行间资金面通常在6月底和7月初呈现偏紧的状态。今年在资本流出和近期事态发展动摇市场信心等因素的叠加下,情况更趋复杂,因此较高的利率波动可能进一步持续。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认为,7月初至7月中旬,市场仍将面临诸多的“抽水”因素。首先是财政缴款。其次是存款准备金上缴。银行机构的季末冲存款行为必然使得7月5号的存款准备金补缴金额相对较大。再者,由于外管局对于虚假贸易的核查将使得企业加大购汇规模,以平衡报表,这也将减少外汇占款的增量。
  此外,还有全球流动性的收缩、外汇存贷比考核的影响、贸易融资违规操作的核查、民间规避资产的购汇行为、理财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债券市场的整风等,都有可能促使市场流动性出现紧张。
  尽管央行表态有助于维稳市场预期,但银行间利率后续能以多快速度回落,以及在什么样的水平达到新的平衡,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陈龙判断:“由于短期内市场的资金抽水因素挥之不去,且央行难有大幅放松的行为,至少在7月上半旬,市场流动性仍难解紧张格局。市场的流动性会有好转但仍是紧平衡。机构应该趁机主动调降杠杆并努力使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匹配。”(.新.华.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