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证券市场这几天的波动颇牵动人心:银行的“钱荒”到股市的“惨淡”,国际市场的萎靡到国内行情的看空。概言之,中国经济急需正能量,央行也正在从前两天的“铁血”变成“温婉”,但绵里依然藏针,那就是为金融市场挤泡沫,将长期在业内“空转套利”的资金导向实体经济,实现金融再平衡。
当然,这部“金融连续剧”也被外界解读为这一届领导集体经济新思维的“牛刀小试”,不过是一场危机可控的“茶杯风暴”,尽管在个别领域也有叫苦连天的。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继10天前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后,再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这种思路被市场归纳为“不放水”、“调结构”,而剑指的就是一个顽疾:实体经济求贷无门,金融资金业内空转。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按照“理性人”的设计,那么为了追求利润,只要在业内“吃利差”就能够获得足够高的收益,何苦去支持实体经济;如果央企、国企能够把贷款额度拿走,又能按时还款,何必送钱给民营及中小企业;如果“影子银行”业务能够少限制多赢利,何须吃力不讨好受监管。
此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放任了银行这种盈利模式,尽管决策尝试控制这种风险,但是每每遇到经济下行时,都难免“心太软”,大规模刺激政策又让一些病症“春风吹又生”。风险正在累积,一方面,近十年来中国全社会的债务率(杠杆率)已经上升了40个百分点;另外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伤人害己,行业、银行和政府都可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一些地方项目已出现烂尾,亟须挤泡沫。
或许这些就是这场金融风暴的大背景,只不过它被外界解读太过,焦虑成了恐慌,新媒体的传播,让不安的情绪迅速蔓延。前天股市大跌超过5%,而昨天盘中依然大跌5%以上,两天蒸发市值超过万亿,不过“否极泰来”也正在发生,昨天股市收盘的绝地反击,也极大蕴含了有关机构出手的想象。这似乎也在佐证一点,风险始终可控。
换句话说,一些银行的“钱荒”并非不能解决,央行完全可以出手,只是附带了条件,那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如果不能如此,一些过分资金错配的银行就会收获一个教训,除了经济上的代价之外,恐怕也还有信誉上的。那些为高额拆借利率买单的银行,总会从帷幕之后被公众了解,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所以,这算是决策层给部分银行上了一堂课,教训比较深刻而已。当然,对此也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恰到好处,给了一个善意的提醒,但又不至于伤筋动骨,换来了低风险、稳增长。目前,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这像是一个圆满结局。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货币政策需要在短期和长期之间寻找均衡,不能之前纵容,之后猛收。否则,不仅金融机构会付出惨痛代价,而且还会误伤大批股民,更会打击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尤其是,市场利率的飙升会造成银行贷款利率的上升,继而造成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压缩,这就有违初衷了,何况还增加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今后,流动性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充裕,商业银行这几周还需要资金满足考核,但是“钱荒”可能不会更严重,至少在情绪上已经有了不少免疫力。只不过,让金融资金向实体经济进军的政策不容易落实。一方面,大量国有或国有控股的银行,在体制上要向市场化看齐并不容易,这种改革恐怕还需要朝自己身上动刀;另一方面,民营银行虽然与市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它们要快速成长起来还有不少障碍,这些也需要触动很多利益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