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借利率飙涨银行“钱荒”延续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拆借利率飙涨银行“钱荒”延续

加入日期:2013-6-21 15:30:27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昨天继续大幅飙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578.40个基点至13.44%,1周拆借利率亦上升292.90个基点达到11%。其余期限利率,除2周的略有下降外,均是一片“涨”声。Shibor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程度,利率如此飙涨,可见市场“钱荒”之严峻,而且自5月以来持续至今,也为近年来所罕见。

  市场“钱荒”愈演愈烈

  银行“钱荒”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Shi-bor全线走高,延续了一个多月,以往作为出钱方的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入借钱的队伍。近两个交易日,即使到了既定收市时间,市场上仍有部分机构未能轧平头寸。前天下午,银行间本币系统还因此被迫延长交易半个小时。

  市场资金紧张是基于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分析指出,4、5月是企业纳税的高峰期,银行也纷纷准备6月底的半年度检查,在拆借市场变得谨慎;同时,政府打压出口造假,借外债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套利交易戛然而止,游资流入出现放缓,直接减少人民币流动性;此外,信托基金进入还款高峰期,也开始锁定资金。

  不过,导致Shibor持续走高还有一个原因,即中国人民银行所扮演的角色。部分银行利用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资金支撑长期投资,杠杆太高。央行此前已经警示流动性风险,但一些中小银行依然我行我素。沪上某基金公司资深债券经理表示,央行不打算注入紧急流动性,而且还连续两天发行20亿央票,显示央行态度是不会轻易宽松,也是让这些高杠杆银行自食其果。

  昨天Shibor全线上涨同时,交易所国债回购大涨,同样反映了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截至收盘,GC001大涨47.72%,最新利率为6.33%;GC002收盘利率在 12.8%,涨幅更是高达50.59%,其余各期限回购品种利率也全面上涨。

  紧张局面至少延续至7月

  近日,资金面十分紧张,市场对于央行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很高,也曾出现了 “央行6月19日晚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自6月20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传闻。有业内人士透露,一段时间以来,大型商业银行正在向央行施压,以希望其能采取措施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央行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市场的这些期望,均宣告落空。

  相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特别提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将会控制货币增长速度,通过管住银行信贷流出,更多运用存量货币信贷来支持实体经济,而非银行所希望的降存准。

  隔夜拆借利率高达13.44%,其背后不乏期望落空的悲观情绪。但从央行的态度来看,市场“钱荒”格局仍将持续。虽然Shibor高利率会吸引一些闲置资金,但要改善资金面,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申银万国分析师指出,资金紧张反映在超储率(银行闲置资金的充裕程度衡量指标)上,5月末该指标已降至1.5%左右的低位。但从历史上看,每年7月由于补缴准备金、财政存款上缴,以及银行分红等等,银行的超储率会继续降低。因此,预计资金面的紧张趋势将至少延续至7月份。

  6月,银行理财产品集中到期,加剧了银行资金饥渴程度,商业银行不得不以高收益来吸引到期产品释放出的资金。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资金利率上涨推高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另一角度看,银行也在利用提升产品定价来吸纳更多资金,以缓和自身资金紧张程度。

  集中到期惹资金紧张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6月8日至6月14日的一周,共有550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有111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到期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多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以及包含债券类或结构类的组合。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270款,结构类21款,所有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两类产品均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

  惠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高达13万亿元。惠誉中国金融机构评级主管朱夏莲日前指出:“这些理财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将在6月到期。短期内,偿还这些即将到期的理财产品将是内地银行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6月底是银行资金考核的关键时点,大量理财产品的到期促使银行缺血严重,反映到市场上则是进入6月,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趋紧态势愈演愈烈。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观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走势发现:6月7日隔夜拆放利率骤然上涨至8.2940%,8日更是达到了9.5810%的高位,随后数日也基本维持在6%以上;一周和一个月期限的拆放利率从7日升至6%以上后,一直未再回落下去;3个月期限的拆放利率同样保持着稳步攀升趋势,已连续数日超过5%。

  目前央行并不愿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朱夏莲认为,如果政策方向不改变,随着理财产品到期,7月前银行间同业拆息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新发行产品收益节节高升

  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流动性的突然紧张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涨,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上涨幅度较大。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债券为主,因此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上涨促使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上升。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从人民币款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走势来看,5月以来,1至3个月期限产品的周度收益率几乎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且进入6月有加速之势,本周已升至4.52%,另外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也在近两周上涨明显,本周达到3.56%。从所有人民币款理财产品来看,平均预期收益率近期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1至3个月期限产品的收益率从5月第一周的3.93%持续上涨,本周已达到4.56%。

  方瑞指出,比较不同类型银行的发行产品收益定价情况,5月份以来国有银行的产品周度平均预期收益率的上涨程度高于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以1至3个月期产品为例,国有银行人民币款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5月第一周的3.67%上涨至本周的4.48%,而所有人民币款产品则从3.75%升至4.62%,涨幅均超过80个基点;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的产品收益率仅出现微幅上升,5月第一周至本周的涨幅均未超过20个基点,收益率走势较为平稳。

  方瑞强调,短期资金利率上涨推高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另一角度看银行也在利用提升产品定价来吸纳更多资金,以缓和自身资金紧张程度。银行理财产品本身对调节商业银行资金头寸、资产负债表有重要影响,此时临近半年末考核时点,银行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起到“抢钱”之目的。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