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
『本期导读』如果说农村是梦想的沃土,那么金融正是其源头活水。新中国的农村金融事业已走过了60多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农村金融都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显著增加,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幅度提升。但毋庸讳言的是,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如何?小额信贷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如何平衡?农信社及省联社改革应何去何从?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带来何等机遇?本期《中国梦,金融梦——展望中国金融新十年》专访特邀被誉为“中国小额信贷之父”的杜晓山先生为我们解读他心中的“金融梦”与农村金融发展。
(本节配音)随着农信社改革的深化,农信社省联社模式已经普遍确立,然而随着县级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县级和省级联社之间的矛盾越加突出。
金融界:省联社改革也是目前农村金融领域的焦点。对此您持什么观点?什么模式比较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杜晓山:关于省联社的改革问题,我还是比较赞成维持省联社的完整性,从全国范围来说,维持是因为农信社系统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而且是服务农户的主力军,农户贷款的80%是由农信社系统完成的,而且乡镇和村级80%以上空白服务是由现在的农信社填补的。
另外,农信社本身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使在同一个省里,例如在中西部也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或者是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但是有相当多的地区比较落后,例如老少边穷地区、山区、人烟稀少区等,比如人烟稀少区的农村金融就很难得到发展,现在国家也没有大量的政策支持这些地区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从全国的政策来看,最后这些省都是用自己省内的农信社力量,对口帮扶解决这个问题的,例如用发展比较好的信用社的资金、技术、人才去支持发展较弱的农信社,现在就基本扭转了这些地区发展滞后的状况。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支持鼓励各级农信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比只支持中央或省级的积极性好的多,多种积极性总比一个积极性强,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改革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两者有机地结合是最好的,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我们需要有顶层设计,也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这个思路不能完全否定。摸着石头过河就表明我们在顶层设计上的思想还不是特别的清晰时,我们需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而摸着石头过河既有上层摸着石头过河也有基层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我们需要有顶层设计师指导我们,中央层面、省级层面或者说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但是摸着石头过河可以是政府的、可以是民间的、可以是企业的,各种形式结合起来才好。
所以从省联社的角度来说还是要保证它的完整性,我记得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也发过文章,她就比较赞成荷兰合作银行的经验,荷兰合作银行基层是合作制的,上层是股份制。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判断的,我国目前省联社的工作比较多的是用行政命令,行政手段,我们能不能更多的采用经济手段,或者从立法的角度把合作金融的形式确定下来。
我们假定以省级政府作为大股东出资,然后基层农信社或者农商、农合行自愿入股,这就形成了“下合上股”形式的完整功能的农信银行,就和荷兰合作银行一样。只要认同省级的农信社银行,甭管叫什么名字都行,像宁夏叫黄河银行,北京叫北京农商行,上海叫上海农商行,重庆叫重庆农商行。当然,如基层农信社或者农商、农合行不愿入股或加入后愿意按规定自由退出,认为自己完全独立也可以可持续发展,也应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
试点的模式也可以不同,在试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逐步改进和推开。例如可以考虑的模式选择至少有:“下合上股”的整体化双层银行业法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这几种形式的综合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