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磅利好或难成真 A股寻底才刚开始?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一重磅利好或难成真 A股寻底才刚开始?

加入日期:2013-6-19 15:16:01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三两市大盘单边缩量下挫,不过尾盘一波拉升使股指跌幅明显收窄。那么在IPO重启倒计时背景下,短期大盘又将如何演绎呢?

  导读:

  【一重磅利好或难成真 A股寻底才刚开始?】

  【利率再度飙升 暗示资金面依然紧张】

  上海银行间利率再度飙升 1周利率突破8%创两年新高

  中证报刊文再谈李克强激活货币信贷存量讲话

  5月份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佳 是否降息降准引分歧

  【权威声音:短期降准概率不大】

  资金紧央票利率未动降准迷局再现

  专家称降准或又是一个传说 央行乐见高利率

  分析人士料短期内降准概率不大

  外媒称大行施压降准 央行地量发行央票表态

  鲁政委:降息降准传闻纯属一厢情愿

  瑞银汪涛:短期内中国央行不会降息或降准

  【A股影响】

  期指面临的技术压力较大 观望情绪渐浓

  十字星暗示变盘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汇金增持现三亮点 发出转战蓝筹股信号

  【机构观点】

  银泰证券:宏观环境不佳 短线延续弱势格局

  国金证券:市场心态依然谨慎 短期大盘延续盘整格局

  国信证券:区域震荡格局持续 短线反弹有望持续

  【大势研判】

  4大重磅利空同时砸盘 短期仍有杀跌动能

  破位下挫心态趋于谨慎 关注量能变化情况

  上海银行间利率再度飙升 1周利率突破8%创两年新高

  上海银行间利率再次飙升,隔夜利率飙升206个基点,1周利率创下近两年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6月1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无一下跌,其中,近期利率涨幅较大,隔夜利率、2周利率飙升,涨幅超过200个基点。1周利率突破8%,万得统计显示,该数据创下自2011年6月份以来的近两年。

  数据显示,银行间隔夜利率报7.6600%,飙升206.40个基点;1周利率报8.0750%,上涨137.20个基点;2周利率报7.8390%,大涨212.90个基点;此外,1个月、3个月、6个月利率分别报7.6150%、5.4080%和4.1032%,分别上涨43.70、7.90和0.06个基点,9个月利率报4.2611%,小幅上涨0.01个基点。1年期利率维持不变。

  中证报刊文再谈李克强激活货币信贷存量讲话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由于货币条件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影响我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走势的关键,如何体现决策层的活字诀,将是政策执行的核心所在。推进资产证券化、直接融资和债务重组可能是激活货币信贷存量主要手段。

  激活货币信贷存量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不能再用以往的甚至更高的货币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将会控制货币增长速度。

  当前,我国货币存量并不低。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9.31万亿元,逼近百万亿元大关。同时,投向实体经济的货币量十分可观。但是,货币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1-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11万亿元,同比多出3.12万亿元。在如此大力度的社会融资投放之下,经济复苏却力度微弱。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存量债务规模过于庞大,大量资金不是投向具备产出能力的项目,而是配置在不具备经济合理性的低效部门及停留在偿债环节。

  此外,金融风险积累也限制了货币继续放松的空间。今年以来,货币信用总量扩张快,但实际利率和汇率高企。利率在不同部门间分化:房价上涨预期导致房地产贷款实际利率为负,地方融资平台对利率不敏感,二者融资需求限制市场利率下行;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低位运行则推高实体企业实际利率。这种结构性矛盾既对实体经济造成挤压,也导致金融风险继续累积,反过来限制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过去4-5年,信用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债务负担比1997-1998年间的东亚地区新兴经济体企业债务水平还高,宏观系统性风险在迅速积聚。

  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提高货币运行效率。这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要推动资产证券化。当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受限于资本金约束,制约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空间。我国目前有67.22万亿元银行信贷资产,如果能将其中的5%进行证券化,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减小其不断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带来的溢出效应。反之,如果没有资产证券化这一途径,大量银行贷款就只能依循存贷转化的传统路径。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银行贷款转变为直接融资,还可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进行适度调整,改善目前金融体系风险主要集中于银行的局面。

  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的货币派生能力较低,发展直接融资不会大规模增加流通中货币量。更重要的是,发展直接融资是盘活存量货币重要渠道。通过直接融资,居民和企业定期存款变成活期存款、变成企业生产资金。当前,仅仅依靠银行信贷无法解决实际利率高企、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结构性问题。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已逐渐显示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调结构、转方式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应是政策方向之一。 三是发展其他非信贷融资。除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外,目前各种理财产品已成为连接居民储蓄和企业融资重要通道。近年来,影子银行规模快速扩张,累积一定风险。目前,监管部门大力整顿理财产品市场,在对市场进行规范和挤压风险后,理财产品在盘活存量货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可继续发挥作用。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融资,让利率杠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四是推动存量债务重组,推动过剩产能关停并转。有观点认为,对存量债务可采取一整套综合治理方案,甚至不排除采取必要的金融救助措施进行资产置换,如发行长期低利率特别债券对现有银行债权进行购买,积极推动债务重组。(中国证券报)

  5月份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佳 是否降息降准引分歧

  近期,中国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多项数据表现不佳,出口、投资、工业增速、用电量、新增贷款、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等多项数据均出现回落。经济数据的疲弱导致多家外资投行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也引发了货币政策走向的争论,市场上降息降准的预期升温,但是否该进行降息降准仍有分歧。

  5月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佳

  5月份经济数据近期陆续出炉,多项经济数据表现缺乏亮点,其中,出口、投资、消费这 三驾马车 表现均低于此前市场预期。数据显示,5月份出口增速从4月的14.7%骤降至1%,投资累计增速由20.6%继续回落至20.4%,而消费仅增长12.9%,与4月的12.8%基本持平。

  同时,CPI、PPI、工业增速和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也呈现回落。CPI同比增长2.1%,比4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9%,创下自2012年10月以来8个月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0.29%,创下近4个月新低。

  此外,作为经济学家视为更能反映经济现实状况的重要指标,5月用电量、新增贷款等数据的表现也不乐观。其中,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比4月份的6.8%下降1.8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新增人民币贷款6674亿元,较4月份回落1255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多家投行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5月份经济数据表现疲弱,令外界对中国经济出现失速风险的担忧加大。近期,包括巴莱克银行、澳新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投行下调了中国经济2013年的增长预期。

  其中,巴莱克银行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由2013年的7.9%调至7.4%,澳新银行将2013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7.8%降至7.6%,摩根士丹利将2013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8.2%降至7.6%。此外,世界银行业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为7.7%。

  澳新银行的报告指出,中国实体经济数据明显低于预期,通胀则再度出现下行趋势,同时信贷增速也开始放缓,这些均表明中国经济放缓速度明显快于预期。巴莱克银行的报告则表示,新一届的领导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是导致该行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也指出,更低的增长预测体现了新政府不再强调增长的政策立场。

  是否降息降准引发意见分歧

  面对不容乐观的经济数据,货币政策是否进行调整引发了猜想和分歧,市场上有关降息降准的呼声也开始出现。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开始遇到明显的困难,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宽松,与此同时,由于实际利率开始转正,中国也因此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降息空间,综合实体经济的表现,预期央行将很快降息。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明显转向的可能性。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也表示,目前整体感觉经济运行温和增势未改,疲弱程度加深。估计6月情况不会有明显改变,二季度经济与一季度相比,增速很可能不如预期。稳中求进应适当加大进的力度,稳中有所为需切实有作为。政府除了落实简政放权措施,还应加大减轻企业税负力度,央行应适时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面对调整货币政策的呼声,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即便CPI增幅回落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但央行启动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调整幅度很大,否则降息、降准对经济的拉动十分有限。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表示,中国经济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给市场运行、经济调整腾出时间,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刺激经济、推高增长率。中央多次表态称,应当容忍与以前相比的较低增长率。因此,宏观政策仍应当保持稳健,近期预计不会采取降息之类的措施。

  分析称,究竟是否降息或降准将是艰难抉择,考验决策层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当前经济减速也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的较好时间窗口。若经济运行在7.5%或7%的水平是决策层可以接受的,且就业状况未受到冲击,那政策或仍将观望。(中新网)

  资金紧央票利率未动降准迷局再现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骤然紧张;5月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度低于预期;热钱开始流出……一系列的情况显示,货币政策或许到了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刻。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中,短期品种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位于5%以上高位,隔夜品种则重拾升势:隔夜利率上涨78.3个基点,报5.596%。

  现在还只是18日,利率如此之高。临近月末,冲时点的诉求下,利率很可能将进一步上升。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需要调降准备金率来平抑资金价格。

  不过昨日也有市场人士指出,从最新央票发行数据来看,缩量发行且利率不变,可能表明央行尚无意改变其一贯主张的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定市场对资金面偏紧预期的态度。

  公开数据显示,央行昨日发行人民币20亿元3个月期央票,规模比上周二减少50亿元,参考收益率2.9089%。

  银行间资金面骤紧

  6月前两周,中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骤然收紧。7天回购在接近3%的水平盘整了一年多以后,大幅跳升到了6%以上,这是2012年春节以来的最高水平。受资金面紧张的影响,市场中各类债券的收益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6月14日,国债发行甚至也因为市场流动性太紧,出现了部分流标的状况(未完成计划发行量),为两年来所仅见。

  而5月新增外汇占款较4月大幅减少,也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当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统计显示,5月新增外汇占款为668.62亿元,低于1~4月月均新增外汇占款3774.4亿元,虽为连续第6个月增加,但环比增幅大幅下滑。当月新增外汇占款较上月大幅减少 2274.9亿元,环比4月降低了77.3个百分点。

  外汇占款呈现出同比走高、环比走低的特征,同比指标映射出通胀走势总体向上的态势,而从新增环比额来看,5月值已比前四个月的均值3774亿元大幅下降逾80%。杨为敩认为,虽然外部流动性短期无虞,但长期或将存剧烈流出的风险。

  对于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单一的因素难以解释这一现象,但是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造成了银行间市场资金供求的剧烈波动。

  除了5月新增外汇占款较低外,彭文生还列举了另外四个因素:短期资金需求叠加;监管考核导致商业银行季节性资金需求增加;前期信贷和社会融资扩张较快,银行资金备付水平低;以及近期债券市场的整顿可能加大了短期资金市场的摩擦。

  近期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不代表政策方向改变,经济增速仍然较弱,货币政策不会收紧。彭文生认为,7月初以后,短期的流动性需求将下降,预计银行间市场资金偏紧的局面将显著缓解。

  热钱逆转

  在解释5月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度低于4月时,资本流出超出预期是主要的原因。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在其研究报告中称,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退出QE3的市场预期被强化增大了资金跨境流出我国的压力。

  4月30日、5月1日两天,美联储召开了一次议息会议。会后,美联储发布的声明显示,根据美国宏观数据的走势,美联储将逐步开始调整QE3的步调。这让市场中QE3退出的预期升温。

  5月22日,联储又公布了这次议息会议的记录全文。在会议记录中,有几位参会委员甚至认为在今年6月就应该调低QE3的购债规模。这让市场预期的本应于今年年末才会发生的QE3退出事件,一下变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此一来,引发了全球资金流向的逆转。

  QE3退出预期升温,导致资本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撤出,抽紧了这些国家的资金面。光大证券(601788)分析师徐高在其研究报告中称,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美联储近期释放的信号令市场中QE3退出的预期大幅上升。

  事实上,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的压力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而是在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同步出现。5月以来,泰铢、印度卢比、韩元等货币都一改去年以来的走势,开始对美元明显贬值。

  马上降准?

  5月份开始出现的热钱外流可能是一个长期的现象,新增外汇占款规模由此可能出现长期的下降。

  5月份外汇占款下降可能是一个拐点,预计未来外汇占款很难再达到月均近4000亿的水平。李慧勇认为,当前流动性收紧的担心主要和QE退出、外汇占款少增预期有关。进入三季度这些不利的因素会进一步增强,如果央行不进行宽松的政策对冲,流动性可能会从松转紧。

  热钱开始外流,外汇占款是一个趋势性的下降。杨为敩则表示,尽管可以通过逆回购、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工具暂时缓解紧张的流动性,但鉴于新增外汇占款出现的是拐点式下降,相对而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工具更为理想。

  公开资料显示,央行最近一次降准是2012年5月18日。当时,央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然而,在当下的情况下,降准面临着一定的外部约束。

  市场有观点认为如此做的话将使中美利差下降,并促使热钱进一步离开。杨为敩称,目前的政策的确陷在这种米德冲突中,内部均衡还有赖于外部均衡作为前提。如果依靠资金供给控制的方式来控制利率水平的话,则这种利率走高是暂时的,如果利率高企伤害到既有需求并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则资金的需求回落将快于供给,利率获得自我修复并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政策不能及时修复资金面,加之中美利差的走低,中国或将面临经济失速的风险。

  与此同时,5月,CPI仅同比增长了2.1%,PPI则大幅下滑了2.9%,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这表明整体通胀压力明显减轻,给央行提供了充足的政策空间。(.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称降准或又是一个传说 央行乐见高利率

  昨日,市场传出,央行将在6月19日晚间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因国内大型银行正在向央行施压,希望央行能释放资金来缓解当前流动性异常短缺问题。而这究竟是银行一厢情愿,还是流动性已经短缺到央行不得不出手呢?

  然而,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了20亿元91天期央票,尽管只是象征性地量发行,但是这也显示了央行不愿意进一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态度。

  高利率凸显银行钱荒

  昨日,各品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分别为:隔夜Shibor报5.5960%,较前一交易日跳涨78个基点;虽然7天期、14天期和1个月期的Shibor均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回落,但依旧维持在6%左右水平的高位。自本月初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以来,利率水平就一直在高位运行,凸显出银行流动性紧缺的局面。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外汇占款增速的放缓以及央行纠偏货币政策的做法,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的走高。外汇占款增长放缓致流动性释放减少,但同时M2却仍高悬于15.8%,大大偏离年初13%的目标。而市场事后曾对上轮刺激中所谓货币失控诟病言犹在耳,高货币存量导致惠誉调降中国评级之事却已发生,由此,央行压力可想而知,在辣手纠偏行动下终于催生了市场利率暴动。

  除了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近期各家银行纷纷极力找钱的饥渴更表明了市场的钱荒现状。已然消失了一段时间的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又再度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1个月、45天期、60天期、90天期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纷纷上扬至4.5%以上,高达5%、6%的也不少见。

  目前,各家银行流动性普遍紧张,同业之间的拆借越来越难,因此对银行来说高息揽储是较好的方式。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国内投资渠道仍相对缺乏,且股市不景气,5%左右的短期理财产品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降准或只是银行一厢情愿

  而在钱荒的逼迫下,银行纷纷寄希望于央行能释放流动性救急。昨日,有消息传出,央行将于周三晚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实,类似的传言在本月初就曾发生。当时,隔夜Shibor从6月5日的4.62%涨到6月8日的9.58%,涨幅超过100%。因此,市场传言央行将推出1500亿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然而最终却并未推出SLO。

  在市场期待央行能暂停央票发行和正回购操作而重启逆回购或动用SLO的情况下,昨日央行依旧逆市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0亿元91天期央票。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只有320亿元,即便央票只进行象征性发行,银行间市场能够从公开市场中获得的流动性补充也十分有限,流动性紧张局面短期难见改善。

  目前,央行正陷入两难的抉择。奚君羊表示,一方面,流动性紧张已经有一段时间,而且随着时间临近季末,银行资金会更加紧缺。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资金供应量已经偏大,远远超过了年初设定的目标。更令央行忧心的是,即使释放流动性,资金也未必会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日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城商行年会上就表示,注意防范不符合实体经济真实需求的金融创新,防止资金自我循环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降准纯属银行的一厢情愿。鲁政委表示,若说在市场利率上升之初,尚可解释为外汇占款不及预期的意外冲击,而在高利率持续数周、且央行在不愿意推出SLO的情况下本周又发了3个月央票,已清楚表明不愿释放流动性的意图,那降准的逻辑基础在哪里呢!高市场利率持续数周而不出手,说明央行乐见其成,那降息逻辑如何成立呢!(国际金融报)

  分析人士料短期内降准概率不大

  近段时间,一场近年来罕见的钱荒席卷银行间市场,唤醒了沉寂已久的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部分市场机构期待央行出手,再度充当最终贷款人的角色。据媒体报道,一些中资大型银行正向央行施压,希望央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向银行体系注入更多资金。然而,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研究人士和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内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降准存理论上可行

  某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经理表示,5月中下旬以来,特别是6月5日之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缩的程度超过大多数市场机构的预期。央行通过下调准备金率等手段以弥补市场资金缺口不是没有可能。

  首先,当前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处于历史高位附近,存在下调空间。其次,内外需乏力,经济复苏力度偏弱,且通胀预期温和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放松银根的阻力。再次,从以往经验看,在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时,央行往往会及时出手,扮演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下调准备金率正是手段之一。最后,本轮资金紧缺的机构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而基于此类机构在金融体系的中枢地位,央行会更加顾及它们流动性紧缺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在6月初资金面极为紧张时,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出手救市,央行使用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传闻一度甚嚣尘上。大型商业银行近期率先遭遇流动性收紧的冲击,它们对于货币当局释放流动性抱有较高的期待。

  央行态度谨慎

  与金融机构迫切的期望相比,央行的举动显示其持谨慎态度。面对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央行除降低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外,并未采取主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操作。研究人士认为,这表明货币当局容忍短期流动性收紧。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高利率状况已持续数周,而央行未使用SLO,并且本周重启央票发行。央行已清楚地表明不愿释放流动性的立场,降息、降准纯属个别机构的一厢情愿。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短期内货币政策不大可能进一步放松,因为一季度货币供应增速较高,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尚需观察,而且流动性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不如以往。换言之,货币宽松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债券投资经理赵巍华表示,面对资金面超预期紧张,央行采取放任态度,唯一合理的解释可能在于货币当局有意借此对信贷和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扩张予以警示,限制整体债务规模的扩张速度,抑制金融系统风险的继续积聚。央行的这一做法与近期相关部门加强金融监管、摸底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脉相承。

  赵巍华认为,央行流动性管理政策的底线是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只要本轮资金面紧张不至于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则目前的放任态度仍将维持一段时期。当然,资金面紧张持续太长时间的确存在危险,如果紧张到一定程度,央行一定会出手救市。不过,对于银行体系流动供求状况,央行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当前央行按兵不动,除显示其防范金融风险、挤压金融泡沫的考量外,也说明当前市场资金总量尚未缺乏到引发局部流动性风险的程度,更多的只是结构性问题。(中国证券报)

  外媒称大行施压降准 央行地量发行央票表态

  6月18日,央行重启3个月期央票发行,发行量仅为20亿元。自端午节以来一度紧张的流动性,显然并未让央行下放水的决心。

  当日据外媒引用一位四大行之一的高管话称:我们内部期望央行在周三前降低存准率。该报道将四大行置于标题上,市场或解读为四大行联合向央行施压以释放流动性。但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或还不具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

  流动性紧张局面持续/

  6月18日上午,央行重启3个月期央票发行,发行量仅为20亿元,价格为99.28元,参考收益率为2.9089%。当日并未开展正、逆回购操作。

  此次发行央票规模虽小,但在市场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试探流动性的态度明确。上周五尾盘时,资金面突然放宽,带动隔夜回购利率收盘下探至4%,而本周一即17日有千亿左右的准备金退款,隔夜回购加权利率也出现显著下行。

  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表示,很明显央行并不打算立刻释放流动性,资金紧张的局面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商业银行对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应担负更多的责任,央行或许通过这段时间的试探,对行业做出提醒。

  金融时报在周一的报道中,否认中国货币市场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并且认为个别银行遭遇融资问题是因为其严重依赖在银行间市场借入短期资金以及超过贷款的限制。该报道还称,银行需要自己解决融资问题,不应该依赖央行介入提供流动性。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320亿元,包括180亿元央票和140亿元正回购,央行将进行一定规模逆回购以缓解银行资金饥渴,还是继续维持较紧流动性,仍待观察。

  此外,据央行网站消息,财政部、央行定于6月20日进行2013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三期)招投标。本期操作量400亿元,期限6个月(182天),这笔存款对资金紧缺的银行或暂可充饥,但临近6月月末与季末因素叠加,整个市场资金仍会偏紧。

  虽然有准备金退款,但流动性并未得到很大的缓解,6月接下来的资金面还是较为紧张的。一位机构分析人士表示,准备金率下调将带来货币政策宽松的政策预期,这与当前央行的意图并不符合,并且短时间的资金紧张,也不足以使央行这么快做出下调准备金率的决定。

  政策宽松或仍有空间/

  尽管日前公布的5月信贷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但前5月信贷投放规模仍较大,达到4.21万亿元,这可能也是央行有意收紧资金面的原因之一。

  不过,国内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不断累高的债务,或将促使货币政策维持一定宽松空间,国家审计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接近3.85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78.07%,由此计算,银行地方政府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

  6月18日,国内媒体援引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的话称,未来流动性偏紧的状态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但其后呈现衰退性宽松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不排除央行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减轻企业存量债务负担。

  巴克莱资本也认为,中国工业增长低于预期,同时不断上升的债务和金融杠杆拖累了经济增长,要求货币环境保持宽松。由于食品供应的增加和产出缺口的缩小,通胀得到遏制。我们将2013年CPI通胀预期下调为2.6%,并看到存在货币宽松的空间。

  下半年或许不仅是利率放松,中金公司在16日发布的报告中有着更为明确的预期,预计存贷款浮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在年内就有可能实现。但是,如果金融放松和实体经济改革不配套,与房地产、土地交易以及地方政府相关的融资缺乏规范,则会放大中长期的金融风险。(每日经济新闻)

  鲁政委:降息降准传闻纯属一厢情愿

  6月18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降息降准传闻纯属一厢情愿。

  鲁政委提出,若说在市场利率上升之初,尚可解释为外汇占款不及预期的意外冲击,而高利率持续数周、且在不愿意推出SLO的情况下本周还又发了3个月央票,已清楚表明不愿释放流动性的意图,那降准的逻辑基础在哪里呢!

  高市场利率持续数周而不出手,说明乐见其成,那降息逻辑如何成立呢!鲁政委说。

  瑞银汪涛:短期内中国央行不会降息或降准

  近期银行间流动性紧张令各家银行绷紧了神经,昨日更有市场人士预期央行将在近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但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财苑)表示,央行已明确地表达了不希望信贷过快扩张的立场,相对于短期利率央行更关心货币供应量,因此央行不会降息也不会降准。

  银行间市场利率自6月初以来飙升,即便在端午小长假结束后依然维持高位。昨日,汪涛在发送给媒体的邮件中表示,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可能是5月外汇流入显著减少、银行低估了节日和反季节性的流动性需求,以及市场对央行的政策意图存在误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汪涛表示,6月初有端午节小长假的额外流动性需求,但商业银行显然低估了该需求,甚至还在6月初极力扩大了信贷投放规模,因此银行可能误判了央行的政策意图;鉴于经济数据仍然疲弱且令人失望、通胀水平也较低,许多市场人士曾预期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条件,甚至预计央行会降息。然而,央行似乎更坚持平稳的政策基调。

  而在小长假过后,央行仅选择让正回购到期,而没有积极注入更多流动性来稳定局势,这令市场再度感到惊讶。由于对央行政策意图捉摸不透,再加上海外市场情绪波动也可能带来了一定影响,商业银行开始增加流动性缓冲,这也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利率高企。汪涛称。

  从过去一周的情况来看,汪涛认为,央行已经较明确地表达了不希望信贷过快扩张的立场,相较于短期利率,央行仍然更加关注信贷和货币供应的量,即是说,如果银行信贷增长太快,那么央行会收紧流动性以遏制其增速,并且不介意因此带来的短期银行间市场利率上涨。

  汪涛表示,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显著上升可能促使银行削减信贷投放规模并更加谨慎地管理流动性。综合以上几方面,她认为未来几天或几周内央行将逐渐改善流动性供应,并不会降息、也不会降准。

  近期发生的一切可能体现了中央政府提高了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转而更加关注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汪涛称。(证券时报网)

  期指面临的技术压力较大 观望情绪渐浓

  昨日,两市股指继续窄幅震荡,沪指盘中一度快速下探,但很快回升,最终小幅收涨。沪指在2150点一线窄幅震荡,个股却依然活跃,显示市场人气依然较好,但不得不注意的是,目前市场观望情绪渐浓,后市应谨慎为主。

  截至收盘,沪指报收于2159.29点,上涨3.07点,涨幅为0.14%;深证成指报收于8470.87点,上涨66.37点,涨幅为0.79%。两市总成交额为143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小逾一成。盘面显示,昨日两市板块涨多跌少。云计算板块以3.18%的涨幅居板块涨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网络游戏、电器、3G、通信、计算机、电子支付等板块。下跌板块方面,医疗器械板块跌幅居首位,下跌1.25%。

  昨日市场缩量整理,在2150点一线继续寻找平衡点。市场对前日汇金增持四大行并无太大反应。中小盘股依然活跃,周期股在短期内难以接过做多大旗。在券商对下半年宏观经济预期较差的情况下,短期内市场弱势格局难以打破。

  对于后市,多数机构目前偏谨慎态度。有机构分析指出,从经济先行指标到物价、融资、贸易等社会经济领域各项数据,集体超预期的回落态势无不显示出,当前我国经济在复苏中面临诸多反复。在实体经济低速增长,通胀温和,社会融资规模回落的背景下,当前货币政策存在保持相对宽松的空间,但李克强总理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讲话表明流动性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较小,未来资金面的趋紧压力或将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融资规模与信贷回落,热钱撤离而引发的5月新增外汇占款骤降等流动性趋紧因素以及7 月份即将迎来的约8000亿元的限售股解禁洪峰, 悬而未决的IPO 重启时间表等资金供需失衡矛盾,助涨了市场悲观情绪。也有券商分析认为,市场将在下跌后形成一定的反抽,但也建议投资者谨慎应对。经过6月以来持续下跌,悲观预期主导的恐慌宣泄已经过去,后续可能会有小幅反抽,当然时间周期放长的话,权益类资产除了个别板块外不具有参与价值,因此也不建议投资者大仓位抄底。

  周二,期指小幅收涨。IF1306合约涨10.2点,涨幅0.43%。从期现价差看,IF1306合约贴水近14点,贴水幅度较大,显然空头情绪较浓。从持仓排名看,IF1306合约多空主力双方加速移仓,临近交割,多空双方心态趋谨慎,离场迹象明显,同时收盘总持仓量延续回落态势,市场参与积极性依旧不高,多空双方间的博弈降温。专家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氛围下,期指面临的技术压力较大,或难改弱势格局。

  十字星暗示变盘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钓鱼线意义非凡

  主持人:在四大行发布汇金增持的情况下,昨日,A股走势依然萎靡不振。其中,沪指全天微涨0.14%,报2159.29点,以一根带较长下影线的十字星报收。那么,在汇金增持利好背景下,为何大盘依然疲软,基本面还有哪些因素值得期待?

  巨丰投顾:昨日盘面K线报收带长下影线,这根钓鱼线意义非凡,其对后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汇金增持往往对于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历史表明,国家队的出手有维稳之意,但短期作用有限。因此,此次汇金出手,只能说短期对市场予以抚慰,后市还需利好政策刺激,否则弱势趋势还将延续;另一方面,汇金增持或将再次引发资金流入主板市场。从盘面情况看,权重股护盘,但小盘股有出逃迹象,说明目前小盘股的风险较大,后市资金再次转向主板市场的概率升温。

  此外,汇金的增持,虽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目前颓势的大盘,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政策层面已经有行动的迹象,这对于后期股指的回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金证顾问:总结近期股指大跌的原因,经济增速放缓明显、IPO重启、流动性偏紧是三大主因,目前来看IPO重启已经利空落地,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流动性偏紧这一问题开始浮出水面;有消息称,自5月初重启央票以来,迄今为止的十期央票中,5月23日曾操作过60亿元的较低规模,最高量则为270亿元,而此番发行央票的规模创下新低,新低的出现应该还是与持续数周的流动性偏紧有关。这也就意味着,影响股市甚至经济形势最大的问题已经出现,后市就看管理层如何决策。

  周二市场关于降准的传闻是否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政策面短期发生变化的概率增大,汇金超预期增持就是一个佐证。

  短线向下动力不足

  主持人:昨日,上证指数高开低走,且在上午11点左右出现两波跳水,午后有所回升并收出带下影线的十字星,成交量继续萎缩,请问,从技术面角度看,股指将如何演绎?

  东吴证券 :大盘上周四出现了一个跳空向下突破形缺口,在此处是重要的股指压力位,并且目前均线均呈空头排列形态。所以短线股指上攻概率不大,预计将维持弱势震荡整理形态。

  广州万隆:昨日午后股指拉升,最终收出较长的下影线。结合持续发酵的汇金入市等消息,主力护盘迹象明显。但是盘中急涨急跌,也暴露了市场信心与筹码的不稳定。此外,还有量能、热点、技术修复等三大缺陷,显示主力护盘诚意不足。

  从盘面看,短期仍有三大缺陷值得注意,首先,量能持续萎缩。说明主力仅是护盘但并未大幅做多。目前大盘处于前期杀跌后的超跌反弹之中,却走出了代表弱势的横盘反弹,盘面表现弱于预期;其次,缺乏领涨热点。虽然当前个股机会依旧不少,但整体上杀跌过后热点节奏被打乱,缺乏强有力的持续领涨热点。尤其是权重未能接棒,人气难以凝聚;再次,当前大盘位于所有重要均线下方,且日均线有继续空头发散迹象。如果短期依旧弱势横盘,大盘阵痛仍难以解除。(证券日报)

  汇金增持现三亮点 发出转战蓝筹股信号

  从汇金前两次在2000点附近的增持可以看出:汇金增持时,指数并不在调整的最低位置,通常还会有一个下挫周期,但离阶段性底部已经很近了。

  工、农、中、建四大行周一晚间集体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汇金公司于6月13日分别增持其约0.01%的A股股份。据记者初步统计,汇金的此次交易花费超过了3.5亿元。再加上此前已经公告的增持光大银行(行情,资金,股吧,问诊)和新华保险(行情,资金,股吧,问诊),汇金公司本次向资本市场总输血超过4.5亿元。此外,多位基金人士表示,汇金还申购了数十亿元的ETF。

  汇金本轮增持有三大亮点:一是扩大了增持标的,在四大行同时增持的基础上,不仅新纳入了光大银行新华保险,还申购了巨额的ETF;二是此次汇金为二级市场总输血超过4.5亿元,并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这6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增持金额创五轮增持新高。三是汇金一向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出手,而此次手法更果断,没有等到上证综指跌破2100点,有利提振市场信心。

  从增持效应看,6月13日汇金增持光大银行当天,华夏上证50ETF(爱基,净值,资讯)、华安上证180ETF(爱基,净值,资讯)和华夏沪深300ETF(爱基,净值,资讯)一起出现天量申购和成交,3只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合计达22.21亿元;在汇金增持新华保险的6月14日,上述3大ETF净申购继续放量,特别是华安上证180ETF单日净申购达25.92亿份,3只ETF资金净流入增至27.35亿元,仅两天时间便有近50亿元资金借道上述3只ETF入市。

  6月以来,大盘持续下挫,权益类基金均处于大幅减仓趋势中,ETF产品却逆势加仓,资金流入迹象明显。据统计,6月以来,市场上运作的65只ETF基金整体实现44.38亿份的净申购。其中,上交所41只ETF产品净申购为55.49亿份,深交所24只ETF产品为净赎回11.11亿份。随着ETF成为融资融券的标的,不少投资者借助融资交易的杠杆快速切入市场。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爱基,净值,资讯)为例,自6月以来的融资余额一直高居30亿元之上,截至6月14日,其融资余额为37.2亿元,创近2个月的新高。

  观察6月净申购前几位的ETF产品,可以发现均为蓝筹风格,且第一大重仓行业均为金融业。其中华夏上证50ETF金融股占比超过60%,交银180治理ETF金融股比重为51.8%,华安上证180ETF金融股比重达到45%,华夏沪深300ETF中金融股比重也达到35%。

  再看两融市场。6月份以来,有280只融资融券标的股出现净融资买入情况。截至6月14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2272.1亿元,融资余额达2241.04亿元,融券余额31.1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融资金额不断增多表明做多动能正在积聚。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提供的数据分析发现,金融股融资余额最近3个月来变化不大,维持在400亿元至500亿元的体量,换言之,金融股融资余额中有约400亿元在成本线扛了数月,持股信心并没有因为市场波动而动摇。不少分析师认为,稳定市场已成各方共识,不排除央企集体出手增持自家股份的可能。(证券时报)

  银泰证券:宏观环境不佳 短线延续弱势格局

  自上周四大幅调整后,近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连续窄幅运行:沪综指于2150点附近反复震荡,而深成指则于8400点附近持续整理。我们认为,虽然汇金频繁出手增持,但其并不能改变市场本身的运行趋势。在国内经济弱复苏、市场流动性趋紧以及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下,后期沪深指数不排除继续向下调整的可能。

  然而,从最终A股的表现情况看,本周以来两个交易日,沪深主板市场对政策面的利好反映较为冷淡,上证综指以及深成指虽有所企稳,但反弹乏力。同时,上周五大幅走强的中小板、创业板本周走势也开始相对谨慎,周一、周二连续高位整理。对于市场的这种表现,我们认为更多缘于投资者对历次汇金增持后指数走势经验进行了总结。

  从历史上看,2008年以来汇金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票共发生过四次。就影响看,增持公告发布后虽然能对短期市场情绪产生一定提振作用,但其大都未能改变市场原有的运行轨迹,且增持对短期市场的影响也呈现明显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在这一经验背景下,再度面临汇金增持的政策利好,近几个交易日A股延续之前的弱势格局在情理之中。

  对于后期市场,我们认为沪深指数的最终走势将是实体经济层面、资金层面以及政策层面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汇金在二级市场上的增持虽能改变指数运行节奏,但无法改变其运行趋势。

  从实体经济层面看,月初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依然延续之前的弱复苏格局,在内需不足、外需面临考验的情况下,地产、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使得经济增速得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从资金面的角度看,6月份以来国内市场资金成本呈现明显的上行局面,银行间市场中短期资金价格普遍走高。就具体原因分析,除了端午节假期、存款准备金缴纳等短期因素影响外,我们认为资本外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一判断可以从人民币汇率市场的表现,以及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大幅减少中得到验证。我们认为,国内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从政策预期角度看,在政策更加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对经济放缓容忍度明显提升的情况下,短期内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显然是小概率事件。与此同时,面临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央行近段时间以来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也表明,其并无意大举投放货币。预计未来政策预期整体仍将保持平稳。

  对于A股市场来说,在当前不好不坏的经济增速、趋紧的市场流动性以及整体稳定的宏观政策预期的组合中,沪深市场运行将维持偏弱的格局。其中,代表周期权重股走势的主板指数,在市场整体环境依然偏负面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暂难看到趋势性机会,而流动性紧张局面的延续使得其不排除出现进一步向下调整的可能。

  当然,可以预期的是,A股处于相对低位的现状以及汇金在二级市场的增持,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两市向下调整的空间及节奏,使得后期主板市场即便出现下探,走势也将相对缓和。

  在主板市场依然缺乏趋势性机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后期市场关注的重点将依然集中在中小板、创业板的成长类个股中。虽然成长类个股前期普遍涨幅较大,但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市场流动性趋紧以及市场风格偏好等因素,决定了此类个股后期仍将反复活跃。

  国金证券:市场心态依然谨慎 短期大盘延续盘整格局

  周三沪指未能回补上周四的缺口。至此,年线、缺口相继有效跌破。虽受汇金增持,但银行股、券商股的表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且成交量也出现萎缩,表明市场人气依然较为谨慎。不过今日市场出现几大向好特征值得关注,首先、股指下探至2138点后出现反弹,表明2150点支撑较强;其次、成交量逐日递减,表明市场的做空动能已近衰竭。再者,银行、券商股虽表现平平,但全线飘红力挺股指。可见,汇金增持的利好效应在递减,但正效应仍然明确。汇金增持银行股是出于对其基本面及估值的认可,同时银行占据A股市场近三成的市值,银行股的稳定利于市场的稳定。整体上,股指缩量震荡,市场心态依然谨慎;流动性紧张格局未变,而汇金增持有利于大盘企稳,综合来看,股指盘整的概率较大。

  国信证券:区域震荡格局持续 短线反弹有望持续

  周边市场稳定,黄金、白银等窄幅波动,美股、日股、亚太等都保持小幅波动,G8峰会召开,欧美达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有可能欧美联合对华发起贸易战。奥巴马暗示将寻找伯南克接班人,意味着QE政策可能在退出边缘,美股局势引起人们担忧。国内方面,近期朦胧利好不少,大陆与台湾达成31项经贸协定,有利于两岸联手共同繁荣。同时媒体称国家将造6艘航母,刺激相关产业迅速反弹,这是海洋强国战略重要一步。整体看,市场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实质性利好,经济基本面数据欠佳,还需谨慎。纯技术分析,主板在5日均线区域震荡,整体处于下跌趋势,日线和周线暂时没有逆转迹象;周线五线合一做空头发散之势,这种形成需要四周内不大幅破位就能被化解;目前时间周期还不够。创业板维持强势整固,能在强势区支撑五天,有望再创新高。所以,暂时不宜做空创业板。2220点,60周线区域再度形成五线合一空头发散,空头力量大举提升。未来不收复60周线,不轻易做中期加仓的策略。

  4大重磅利空同时砸盘 短期仍有杀跌动能

  周三股指低开低走,印证了昨日主力假护盘的阴谋。此外,在大盘弱势横盘的过程中,基本面四大利空同时来袭,导致了股指跌破近日的小平台。我们认为,随着IPO重启的进一步清晰,但旧有IPO利益格局未得到明显改善,短期仍将利空宣泄。操作上可维持谨慎,个股需区别对待!

  从消息面看,四大利空对市场打击较大:1、证监会召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培训会,市场预计IPO或在7月底前重启。且不再调控发行节奏,可能导致短期扎堆上市。2、银行间资金面压力持续增加,甚至有消息称四大行正在对央行施压,以期降准,缓解当下资金窘迫的局面。3、18日起,美联储开始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市场担忧QE退出造成全球市场大失血;4、本周沪深300ETF基金遭巨量融券做空,主力反手押注蓝筹股彻底进入熊市。

  我们认为,在大盘弱势横盘过程中,上述利空对股指形成较大压力,其中最令市场失望的仍是IPO重启预期清晰。虽然培训会透露出来的消息与此前公开征求意见基本一致,尤其是不再调控发行节奏的说法与批量发行相比,压力稍显偏小。但由于PE资金急于套现,因此短期内出现扎堆上市的可能性较大,市场因此展开进一步的利空宣泄。

  不过,从更高层的中央改革方面看,习近平访美回国后,即召开群众路线会议,提出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延续整风运动.这有助于树立中央权威,清除体制内阻力,为顶层设计转型改革展开铺路。因此,市场对于秋季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七大改革的强烈预期仍然存在,对大盘形成较强的托底作用。此外,重启IPO不可能在暴跌中进行,后市仍不排除有超预期的改革利好出台,在改革与政策利好的预期下,或将封杀大盘下跌的空间!

  策略方面,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宜在中线乐观的基础上,短期维持谨慎。激进的投资者,可维持中低仓位,避开短时的主跌,对于部分由于短时间内涨幅过高而出现回落的个股,可以适当清仓离场,并以空仓等待空头宣泄后更良好的买入机会。而对于稳健型的中线投资者来说,可继续持有产业资本控盘的,受益于经济转型、增量改革红利支撑的受益板块股,持股待涨。同时,部分半年报业绩有望超预期增长的优质成长股,也可继续逢回调展开低吸。 (倍新咨询)

  破位下挫心态趋于谨慎 关注量能变化情况

  近期北京、深圳、南京和杭州等多地房产税试点方案已上报,多数方案已接近最终版本。房产税试点可能在近期扩围,令地产等板块承压。板块方面,仅3D打印等板块飘红,券商、地产、煤炭等板块表现不佳,跌幅较大,拖累指数。

  再来看技术面,沪指跌破2150点关键支撑位置,量能的放大显示有恐慌盘杀出,市场投资者心态明显趋于谨慎,后市需要继续观察量能的变化,如果量能不能持续放大则只能视为下跌中继,而非见底回升。

  策略面,降低仓位仍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兑现部分股票的盈利,控制风险,保存本金是每一位投资者必须要做的。(华讯投资)

stock.sohu.com true http://stock.sohu.com/20130619/n379265250.shtml report 21897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三两市大盘单边缩量下挫,不过尾盘一波拉升使股指跌幅明显收窄。那么在IPO重启倒计时背景下,短期大盘又将如何演绎呢?导读:【一重磅利好或难成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