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后的首日交易日,大盘遭遇惨烈“突袭”,沪深指数双双重挫;而这也已是大盘连续第八个交易日下跌,沪指从2300点上方一路狂泻直逼2100点。
“流动性紧张成为近期压制市场的重要因素。”某基金人士直言,Shibor利率高企,“钱荒”效应已传导至A股市场。短期来看,由于经济不佳、热钱回流美国、IPO重启预期等多重因素共振,A股市场调整回落的风险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弱市中基金已经顺势减仓避险,“防御”成为其短期内的主基调。然而,对于“防御”的具体策略,基金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报记者 郭素
“钱荒”致A股雪上加霜
上周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沪指下跌2.83%,创二季度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而沪指也已经八连跌。对此,基金认为这是多重因素共振爆发的结果,当然,其中最动态也最关键的一点是近期资金面的持续紧张。
13日收盘,沪市回购利率涨幅惊人:GC003品种收报8.9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04.92%;GC007涨幅也达136.16%。回购利率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资金面的紧张,而Shibor利率则更为直观,6月7日,银行间隔夜Shibor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涨至9.5810%,创下Shibor利率开始发布以来的最高值,目前,Shibor利率仍在高位徘徊。
资金面紧张的效应已经从银行间蔓延至A股市场。“此前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已经有所共识,基本面弱势已渐渐算不上什么新的增量信息,而近期正是流动性紧张全面压制了A股表现。”某基金人士如是表示。
“5月PMI数据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50.8,略超市场预期,总体而言这一数据显示经济基本维持稳定,不会出现失速,仍体现出不温不火的格局。”兴业全球基金也指出,“但是,在经济复苏速度缓慢的背景下,流动性变化就将较大幅度地影响市场走向。”
兴业全球相关人士继续分析,从6月份开始,随着大批信托理财产品、地方债务到期高峰到来以及投资项目开工的增加,市场融资需求将有所上升。受资金供给增速回落和需求增速回升的共同影响,市场资金成本将出现小幅回升。由于目前货币和社会融资增速已经偏快,加之房价上涨压力增加,预计央行货币政策也难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甚至不排除适度回收部分流动性的可能,流动性面临考验。
“对于股债而言,流动性相对恶化,可能比基本面更具杀伤力。”博时基金魏凤春指出,从资金价格看,Shibor7天品种及商票贴现利率目前已在6%以上,结合外汇占款趋于减少、影子银行继续治理的情况,对比上半年的超宽松环境,资金价格出现台阶性上行,已是没有异议的现实。
而另一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热钱从新兴市场退出,流动性拐点压力直接影响投资者偏好和资产价格。
“受美国经济复苏和失业率的持续改善影响,美联储QE退出的时点可能提前,这一预期导致资金开始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东南亚国家股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流动性格局的逆转同样造成国内的资金压力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回落。”国投瑞银某人士如是表示。
此外,近期IPO开闸传闻也对大盘造成冲击。中欧基金指出,IPO重启相关消息始终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证监会在6月7日发布IPO《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被市场认为IPO重启或将临近。
大盘或步入调整
上周四,在沪指重挫的同时,仍有巨额资金通过ETF透露出了抄底信号,后市“向左走向右走”显得扑朔迷离。不过,据受访的多数基金经理观点,在多重利空打击下,短期A股市场或延续震荡回落格局。
“通缩风险叠加流动性压力,投资者开始担忧宏观经济硬着陆的可能,从而导致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国投瑞银基金相关人士指出。
他进一步表示,展望未来,宏观经济在三季度前保持相对平稳,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小幅回落;流动性会继续趋紧,一方面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担忧会持续困扰投资者,另一方面季度调整后CPI环比增速并未出现趋势性的下滑,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较低。因此,短期市场有望延续震荡回落的格局,中报披露期建议规避业绩可能不达预期的成长股。
汇丰晋信基金也认为,5月份CPI和PPI双双下降两项指标均低于市场预期,说明经济复苏面临下行压力,目前经济弱复苏的格局依然延续,经济政策重点在调结构、放松管制基础上培育新增长点。预计市场短期仍旧处在调整状态,相对疲弱,但也不会大幅回调。
“未来1—2个月A股市场震荡调整的风险开始加大,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创业板和中小市值股票。”兴业全球基金人士直言。
其背后的逻辑是,从近期的经济指标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呈现一定企稳迹象,6月可能仍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同期市场融资需求可能有所上升,预计资金成本会出现小幅回升,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市场流动性都可能面临适度从紧的态势。因此,未来股市震荡调整的风险加大。
但是,近日的急跌也引发了抄底冲动,目前点位上有部分资金低位接盘。上周四市场重挫之际,3只以金融股为第一重仓的蓝筹风格ETF——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华安上证180ETF均出现巨额净申购,单日资金合计净流入超过22亿元。
这或也显示了部分资金在连续下跌后对低估值蓝筹的认可。“在经历半年的小牛行情之后,创业板个股多数泡沫化严重,IPO开闸仅仅是刺破泡沫的一根银针,多数创业板个股还有很大下跌空间。相比之下,蓝筹板块由于有一定的估值支撑,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后市仍以震荡为主。”南方基金某人士如是表示。
“防御”逻辑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连续下跌中,基金开始减仓避险。据长城证券数据,截至6月7日,基金整体持股仓位82.8%,与5月31日测算结果相比减仓1.8个百分点,其中主动减仓1.3个百分点。
从基金仓位分布结构来看,仓位高于90%的基金数量占比下降最为显著。其中,仓位高于90%的基金数量占比24.6%,减少7.8个百分点;仓位在80%至90%之间的基金数量占比35.1%,增加5.7个百分点;仓位在70%至80%之间的基金数量占比22.4%,增加0.8个百分点;仓位低于70%的基金数量占比17.9%左右,增加1.3个百分点。
“经济预期较低,资金面紧张超预期,市场短期难言乐观,基金也顺势减仓。”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基金人士也直言,在目前环境下市场步入调整的可能性大,投资首要考虑“防御”。
“短期来看,周期成长未能顺利交接,A股或已步入调整。站在防守的角度,要规避周期性行业,可相对提高消费和主题行业的配置。”博时基金魏凤春指出,比如传媒和纺织服装等,对新兴行业(TMT)、国防军工、电力(环保)以及汽车的配置,大体上可以维持。
国投瑞银基金指出,短期市场可能出现较大幅调整,中报披露期建议规避业绩可能不达预期的成长股。而从中长期来看,医药、大众消费品、环保、传媒、消费电子等消费成长依旧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方向,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可以耐心等待回调买入的机会。
但是,基金对于“防御”逻辑的理解显然并不一致。与上述“消费”+“成长”路径不同,不少基金经理也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A股市场震荡调整的风险开始加大,最应该回避的是前期涨幅较大的创业板和中小市值股票,而低估值蓝筹如银行和白酒等成为首选配置。
兴业全球基金指出,维持“稳定增长行业和低估值蓝筹”的行业配置策略,这主要包括:第一,增长稳定、估值水平处于低位的银行、白酒行业依然是配置首选;第二,对于负面预期充分反应、政策趋向稳定的地产行业;基本面持续超出预期的电力设备、汽车、通信等行业;第三,符合转型方向的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文化传媒等行业尽管短期面临估值压力,但从长期角度依然看好。
“对估值过高成长股的配置比例有所降低,适度加仓了低估值蓝筹,但整体投资风格并不会发生漂移,坚定成长风格。站在全年的角度下,成长股若能适度修正,下半年的吸引力将更大。”景顺长城某基金经理则如是表示。 (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