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74299.51亿元,其中5月份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668.6亿元。
这是外汇占款连续第六个月出现正增长。但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外汇占款的增长势头出现了明显的“刹车”现象。600多亿元的增量,尚不及1月份增量的十分之一,与上个月近3000亿元的增量也相距甚远。
数据显示,前4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1.5万亿元,平均月增3750亿元。其中,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943.5亿元,3月份新增2363亿元,2月份新增2954.3亿元,1月份则创纪录地增长了6836.6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占款增速的明显下降,显示出热钱流入量的减少。而如果增势的放缓成为趋势,则对未来央行的流动性调控带来新的挑战。
“这说明5月份热钱流入中国的量并不大,外管局20号文对打击资金套利成效明显。”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评论称。
回顾本轮外汇占款的增长周期,受中外利差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海外短期资金基于套利冲动,以货物空转加金融空转的方式大幅涌入国内,导致了我国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管理办法,对相关套利行为进行了规制。
5月份外汇占款增长出现明显缩量,也被一些专家视为外部资金出逃的信号。
“从5月份的外汇占款增长情况看,短期资本从上个月已经开始外流。”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副研究员张明表示。
此前,正是由于跨境资金的持续涌入,导致了今年以来中国外汇占款上演了一部历史罕见的激增大戏。而本轮外汇占款激增的背后,既有全球流动性宽松导致的虹吸效果,也有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套利冲动。如今,随着远期汇率持续走低,市场已嗅出人民币汇率超调的风险。此外,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改善,美联储退出QE3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包括印度等国在内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开始出现贬值现象。市场开始担心,曾涌入新兴市场进行套利的跨境资金,是否会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样,再次上演“抽身退席”的一幕?
由于外汇占款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投放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因此外汇占款规模的剧烈变化,将影响到国内市场的资金投放,并给我国央行的流动性调控带来挑战。
“上周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大幅飙升,与5月份外汇占款增长的放缓有一定关系。外汇占款的缩量会引起货币投放量的减少,加剧了银行间市场的‘钱荒’现象,这给央行的流动性调控带来新的挑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说。
资料显示,为应对5月底以来出现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央行已在公开市场连续四周实施了资金的净投放操作,而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达1600亿元,创出年内单周资金投放纪录。
有专家认为,在市场“钱荒”加剧的情况下,未来央行将不排除在公开市场再次启动逆回购来投放流动性。此外,调降准备金率的概率也将加大。
“如果资金流出显著增加,带来结构性的流动性紧张和国内风险偏好下降,则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