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实施550亿正回购 中国货币政策纠结 降息可能性小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周二实施550亿正回购 中国货币政策纠结 降息可能性小

加入日期:2013-5-8 8:07:0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全球降息潮:中国货币政策纠结
  欧美密集降息加剧流动性“潮涌”,市场争议中国是否跟进
  欧美流动性“潮涌”,中国货币政策如何筑堤?市场期待欣赏决策者平衡的艺术。
  昨天,澳大利亚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2.75%,创历史最低纪录。这是近一周以来第三家全球主要央行做出降息决定。此前,欧央行和印度央行已经宣布降低利率。
  加上美国、日本仍在持续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欧美流动性进一步趋于宽松。反观中国,宏观经济处于弱复苏态势之中。与此同时,内外利差扩大背景下,热钱压境态势明显。
  外部流动性加剧将迫使中国降息?决策环境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达了不同观点。
  他们分析,一方面,国外央行降息,扩大内外利差,容易引致更多的热钱入境套利;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都对降息形成掣肘。此外,中国又缺乏资金外流的渠道。结合当下的国内外宏观大背景,货币政策似乎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纠结境地。
  “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冲击有加剧的倾向。国内经济内生的力量也仍然偏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时点上,应该考虑货币政策的调整和重新定位。
  外部宽松蜜月
  昨日,澳大利亚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降息至2.75%。此前的5月2日,欧洲央行决定下调欧元区主导利率25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一天后,印度央行宣布今年的第三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7.25%。
  欧洲央行还表示,将在必要的情况下继续为欧元区银行提供无限制流动性,这项措施至少会持续到明年7月份。在欧元区经济已经连续六个季度萎缩、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达历史新高12.1%的背景下,欧洲央行还不排除推出负利率的可能。
  欧美加码宽松,加上美国就业等利好(4月份“非农就业”增加岗位16.5万个,失业率降至7.5%这一四年来的最低水平),有如一粒悬空的蜜糖,引来市场跳高“品尝”。
  周二,德国DAX和英国富时100等欧洲股指继续高开。当天,日经指数大涨3.6%至14180.24点,创5年新高。安倍去年圣诞节后履新日本首相以来,日经指数已经上涨了40%。与此同时,日元仍在享受“贬值蜜月”。高盛(GS.NYSE)资产管理部前主席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预计,日元对美元将跌破100(截至发稿时位于99.10上方).
  新兴市场国家是否应该融入此轮宽松潮?印度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印度央行在解释降息的原因时称,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经济增长持续减速;其二,通胀压力降低给了其实施政策的空间。事实上,印度央行的这两个原因对于中国而言,或多或少有些类似。
  渤海证券分析师黄锋在其分析报告中称,发达经济体持续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进程。
  在刘元春看来,外部宽松的流动性从两方面影响了中国。其一,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受到影响;其二,热钱影响中国金融秩序的治理,对资产泡沫治理、影子银行的调整亦有负面影响。
  一季度我国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外汇占款是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投放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是观察市场流动性的参照。
  正是看到了热钱流入的加剧,国家外汇局近日发布通知称,将加强对异常资金流入的审查,还要求银行加强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等。
  内部审慎决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以我为主。”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部宽松意味着中国加息概率进一步减小,至于是否应该降息,需进一步观察宏观经济的走势。
  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至荣枯线附近的50.6,显示中国经济仍处于一个弱势复苏的态势。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4%,与全年3%左右的通胀目标值相比,尚有一定空间。
  从当前来看,尽管外部冲击有加剧迹象,决策层采取的应对政策仍然以稳为主。4月初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就强调,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国外央行降息主要会给本国带来两个好处。其一,降低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其二,货币宽松导致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本报记者称,“我们不能放松,中国对外汇资金历来宽进严出,我们没有资金流出去的渠道。”
  他表示,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银行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实际利率,热钱进入中国主要是冲着市场实际利率去的。
  中金公司则在其研究报告中称,目前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还较大,降低基准利率无疑将刺激房价进一步上升的预期。
  也有学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若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落,可考虑小幅度降息。”刘元春认为,此举可以减少内外利差空间,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空间。
  刘元春解释称,存款利率维持在一个高位时,即使扩大利率浮动空间,效果也不太明显。若基准利率处于低位,各家银行的存款定价就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差异。
  除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另一个市场关注的货币工具。宗良则表示,后者是否调整主要因外汇占款的变化而变。当前,存准率应该以稳为主,货币政策更倚重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流动性。
  在前两周连续暂停资金净回笼的背景下,周二,央行开展了5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以此保持银行间资金面“中性平衡”,因为本周公开市场将有760亿元的正回购及1100亿元的央票到期。
  2013年4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中,国内外20家金融机构中仅有2家机构预计月内将降低存准率。(.第.一.财.经.日.报)

 

  降息潮背后的货币战魅影
  随着最新一轮的全球降息潮不断发酵,“货币战”的味道也越来越浓烈。
  在澳大利亚7日宣布降息至历史新低后,澳元当日应声下挫,澳元对美元跌至两个月低点。外汇交易员在获悉降息的第一时间即抛售澳元,澳元对美元从1.0234很快跌至1.018
  1附近,交易员预计,该汇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并下探3月份低点1.0115。不仅是美元,澳元对其他15种主要货币也悉数走低。
  在7日公布利率决定的声明中,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斯蒂文斯明确表示,降息的一个主要考虑就是汇率因素,即澳元“罕见”的创纪录强势。
  花旗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称,强势澳元显然是澳大利亚央行的心头之痛,而通胀数据的温和,只是更加坚定了央行通过降息干预澳元汇率的决心。
  澳大利亚财长斯万7日说,低利率对当前的澳洲经济至关重要,特别是考虑到澳元强势正在对几乎所有行业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企业的盈利能力。
  有分析认为,澳大利亚央行此次继续保留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可能性,这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对澳元施压。
  而在欧元区,上周刚刚宣布重启降息的德拉吉周一再度重申,央行未排除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不少市场人士指出,德拉吉此言打压欧元的用意彰显无遗。
  “德拉吉近期的一系列讲话都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释放利空欧元的信息,打压欧元。”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的货币策略师卡劳说,在周一之前,德拉吉在上周四的议息新闻发布会上已提到了实施负利率的可能性。不过,欧洲央行理事诺沃尼随后曾表示,有关负利率的猜测被市场过分解读,这使得欧元从跌势中反弹。
  不少分析师认为,德拉吉本周有关可能进一步降息的讲话,是试图彻底颠覆市场对于“强势欧元”的印象,后者对欧元区出口不利。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分析师指出,欧元区可能实施负存款利率的前景,将继续对欧元多头带来打击。该行认为,欧元对美元不大可能突破1.3168一线。
  作为本轮QE竞赛“第一梯队”成员——日本的近邻,韩国深深感受到了货币战的杀伤力。过去半年多来,韩元对日元累计升值超过20%,这让以出口立国的韩国苦不堪言: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来自出口。
  在上月的IMF年会期间,韩国财长玄日午锡警告说,日元贬值对韩国经济的伤害,更甚于朝鲜的威胁,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溢出效应”范例。在上个月的议息会议上,韩国央行出人意料地抑制了降息的冲动。本周,该行将再次议息,不少人预计当局此次将宣布降息。
  身处类似境地的还有泰国央行。上周,泰国央行董事会主席威拉蓬·拉曼军明确表示,希望央行尽快大幅度地降息,以抑制泰铢升值趋势,减轻泰国出口业的损失。他还警告说,如果泰铢对美元汇率从目前的29上升至27比1的水平,作为经济支柱性力量的出口业将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今年年初以来,泰铢对美元等世界主要货币持续升值,不断突破自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目前升值幅度超过6%。而在此期间,自去年10月至今,泰国央行已连续四次维持利率不变。
  在上个月的IMF春季年会期间,“竞争性贬值”成为参会的G20代表和国际机构最关注的话题之一。IMF明确提出,各国要努力避免竞争性贬值,以及任何形式的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知名经济学家罗奇则指出,以美欧日为代表的量化宽松可能导致货币贬值,而以货币贬值换取经济增长,不可避免会以他人市场份额的损失作为代价。
  但从近期的发展来看,在经济继续“弱复苏”的背景下,除非美欧日率先刹车,货币竞贬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道并不令人愉悦的风景。(.上.证)

 

  货币宽松引全球多股市狂欢
  美联储重申宽松政策,欧洲央行降息,日本央行仍在加速印钞。昨日下午,澳大利亚联储宣布降低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75%,这些打破多数经济学家预期的货币宽松政策,令受益地区的股市出现“狂欢”。
  澳洲央行也火速加入“再宽松阵营”的消息传出,尚在盘中交易的悉尼股市跌幅收窄。而昨日盘后数据显示,日经225指数收盘报14180.24点,上涨3.55%,创2008年6月19日以来新高。
  再宽松阵营壮大
  股指一再创新高等“狂欢”的背后,是各国央行们货币政策的一再宽松。
  澳洲央行的降息,是亚洲地区继日本央行量化宽松之后的又一个“松闸”,澳洲央行行长Glenn Stevens在声明中表示,降息的决定是出于对2013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另外通胀水平也和目标大体一致。
  就在几天前,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从原先的0.75%下调至0.5%,该利率创下欧元创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行长德拉吉公开称,欧洲央行甚至会为现为零的存款利率打开负区持“开放态度”,并称未来几周将关注欧元区经济有关的数据表现,如果有必要将准备再次采取降息行动,将欧元区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从欧美传统成熟经济体坚定的“再宽松”之路,到日本央行“特立独行”的超级量化宽松,澳洲央行的降息之举被视作可能敦促亚洲及新兴经济体陆续加入又一轮“再宽松”的队伍,不管是否主动。
  市场层面上,有坚定宽松道路的央行做靠山,多个市场走出了冲击历史新高的狂欢行情。截至周二收盘,东京股市的日经225指数上涨3.55%,创近5年以来的新高;而截至昨日22:00,美股市场的核心指标标普500指数收涨0.22%至1623点,再刷历史新高。
  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2:00,开盘不久的欧洲市场普遍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继前一交易日大涨之后继续上涨,德国DAX30指数更是创出有史以来的新高8206点。开盘不久的美股市场,三大股指普涨。
  股市“狂欢”背后
  一般认为,利率是央行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降息可以实现降低信贷资金成本和规模来实现扩大社会投资与消费需求,而由于股票价格等于股息收入除以市场利率,股价和利率的反比关系,由此股价波动对利率调整及货币政策基调较为敏感。
  2008年12月,美联储曾经大幅下调基准利率,从1%下调至0~0.25%,降幅最高达100个基点,大幅超出彼时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50个基点,美国利率水平从此迈入了“接近零”的极度宽松时代。当天,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大幅反弹,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均超过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4.2%,合约359点至8924点。
  有分析人士对记者称,利率变化会导致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不同产品对利率的反应存在差异,例如降息后,股票收益较债券收益有所提高,会导致债券资本向股票资产转移,同时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会因为贷款成本下降而得到提升,从而盈利预期改善,因此央行降息通常都会推动股市上涨。
  然而,美国基金经理黄一波认为,央行通过资产购买实现增加货币供应、浮动利率和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经济学假设上,实际经济活动远较这些假设复杂或者根本不符,从实际表现看,货币供应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未必都符合理论推理,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对投资者心态的变化。(.第.一.财.经.日.报 .嵇.晨)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