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莉
近期,不少发达经济体旨在通过大规模注入流动性来支持本国经济增长并避免货币被高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则面临国际资本大举流入、本国货币政策承压的现状。
海通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认为,由于国内经济数据表现欠佳,加上外围市场宽松货币政策,中国目前降息和降准的空间正在扩展。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扩大利率波动范围,引导产业发展,将使中国积极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货币环境。
降息减少企业借贷成本
中国证券报:在目前全球货币宽松的浪潮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如何调整?
胡一帆: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因素看,现在降息和降准的空间已经大大扩展。从内部因素看,经济数据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结构性因素使实体经济难以有效恢复;通胀目前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为温和,为中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条件。
从外部因素来看,在全球货币战背景下,即便注入流动性但由于利率相对较高,中国仍是外资流入的重要市场,因此需要主动制定或调整政策。比如目前准备金率处于相对高位水平,这实质上是一种资金的浪费。而降息方面,出于通胀考虑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单边下调,进一步增加利率波动范围。这也是利率市场化往前推进的重要一步。
中国证券报:有人认为现在仍需要管理流动性,资金面宽裕使降息的可能性降低。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胡一帆:我认为流动性宽裕和降息操作本身并不冲突。降息实际上是减少企业借贷成本,毕竟制造业对投资成本还是相对敏感。即便现在流动性宽裕也不能促进投资。数据显示,社会融资总量规模很高,但在贷款结构中短期流动性占多数,而长期贷款项目相对较少。中国经济要恢复需要投资,投资回升乏力是主要制约因素,降息就是要降低投资成本。美国、日本之所以不遗余力推进量化宽松政策,其目的就在于希望保持长期的低利率水平进而促进投资。
海外资金仍看好中国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全球货币宽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目前国际投资者主要关注哪些板块?
胡一帆: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对香港的资本市场影响比较大,而中国资本市场相对封闭,很多投资操作还要借道QFII、RQFII等方式来做。总体而言,目前短期资本在日本较为活跃,这种情况最多将持续到第三季度,而后资本有望转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国际投资者实际上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经济的。
现在大量的海外资金对国内金融股比较看好,板块相对活跃。一些机构也有意向再通过压低股价来买入赚钱。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因素,医药板块也是各方面资金较为看好的板块。除此之外TMT、保险等行业表现也相对活跃。
中国证券报:在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会制定怎样的策略?
胡一帆:从国别配置来看,短期内海外资金比较偏好日本,而低估与日本经济结构相似的其他国家股票,比如德国、韩国、美国,原因在于受到日元贬值的负面影响。而中长期来看,金砖五国将成为重要的投资标的,因为国际投资者预期这些经济体会有较高增长,并能更好地控制由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泡沫风险。在证券策略方面,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高股息股票、高收益债和全球的公司债将有出色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