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取回了浙江省内90个县(市、区)的“母亲河”水样,并用专业设备对其进行“体检”,绘出了一份民间版“浙江母亲河水质报告”。
记者在这份报告中看到,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的检测分析,全省90个县(市、区)的主要河流中,包括钱塘江在内的46条“母亲河”的水样达到第二、三类标准,“可以游泳”;其余44条河流的水质则只达到第四或第五类标准,“不可游泳”。
指导老师、温州大学教授马剑华说,这次“体检”是大学生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理性行为,但数据并不具备权威性,仅供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参考。
据了解,大学生给河流“体检”的灵感来自数月前温州商人悬赏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2013年春节期间,商人金增敏回老家温州瑞安探亲时发现,童年时能洗菜的河流已经变成了臭味扑鼻的污染河。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茅幸玮说,我们希望借助自己的知识,为家乡河流的保护出一份力。这个想法得到校方支持。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伟国说,教育要让大学生“成长会做人、成才会做事”,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于是,大学生们决定对全省90个县(市、区)的代表性河流进行采集。行前,马剑华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为了保证真实性,大学生在取水时,需要拍摄视频、照片为证,注明采集的时间、地点,并记录了自己观察的河水情况,有什么污染源等。
随后,大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90瓶河水进行了分析和检测。分析数据主要包括水样的PH值(酸碱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可溶性磷酸盐、氨氮、铬离子浓度等。对比国家发布的“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大学生们给出了“可以游泳”和“不可游泳”的判断。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大学生们表示,他们接下来准备对“不可游泳”的河流进行调查,找出污染源,并向当地政府提出整治的建议措施。
(余靖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