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度攀顶至6.1911。不过,境内即期市场尾盘突然跳水约50个基点,收盘至6.1356,并未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高点。
国有大行外汇交易人士表示,从技术走势来看,市场的力量正在发生转变。虽然总体结汇盘数量还是较多,但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逆势走高,企业客户的预期已有所松动。
另一家国有银行江苏某地支行国际业务部主管告诉记者,本币升值预期强,劳动力成本高企,出口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尽管某些“聪明的”企业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远期汇率工具锁定成本,但国外客户出于对成本的考虑,或会将订单转移至其他更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她表示,出口数据背后肯定存在着虚假成分,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几乎是每天一个通知,强调要加强资本项、外债项甚至贸易项下的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依旧保持上升势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趋势会否在近期出现逆转?统计显示,美元指数近一个月来猛升2.83%,并于上周五突破84关口,截至昨日19时,再度上攻至84.04,为2010年7月以来新高。
与之相印证的是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异动”。本周一,央行临时宣布延长货币交易时间20分钟,是为了满足部分银行及时轧平头寸的需求。这已在某些方面表明,市场分歧日益明显,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流动性“溢价”愈来愈难以为继。
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新增外汇占款劲升、相对较高的资金利率水平以及至少在名义上一枝独秀的经济基本面,都对海外短期资本具有不小的吸引力。这些热钱涌入境内获取利差,而一旦形势扭转,其迅速离境或对国内经济、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进入合理区间,未来的升值空间不大。市场也在密切观察这一趋势何时终结,彼时也就是热钱可能撤离的时候,应该未雨绸缪。”刘维明指出。
一位浸淫市场多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2005年时的国际、国内流动性环境与当前有些类似,当时决策层从利率平价理论出发采用了“刻意保持资金宽松”的政策,7天回购利率一度降至1.0%以下的极低位置,物价指数也较低,债市1至10月都是大牛市。但遗憾的是,这一效果并未得到最终的实际验证。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不久前曾告诉记者,当前汇率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的一种纠偏,这也包括外汇管制在内。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包含澳洲联储降息等原因在内,澳元对美元自5月初至今已贬值约6%,这从更深层次透露出一个信号:全球新兴市场增长动力削弱。刘东亮指出,澳元大幅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人民币或许已存在高估。
对于人民币升值未来的命运,证券时报记者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后得出的较客观结论是:升值将有利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型,也有利于诸如境外投资、资本项目逐步放开等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展开;但长期的“逆势”升值也可能带来热钱掉头逃离、房地产市场泡沫集中破灭甚至经济崩溃等难以预料的弊端。
作者: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