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国纷纷降息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在维持常态正回购的同时重启央票发行,传递出收缩货币政策的信号。央行回笼资金一方面在于保持货币流动性的稳定,以控制通胀预期,另一方面在于对冲热钱的流入。在实体经济复苏动力微弱,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A股市场短期难有大趋势性机会,围绕成长股展开的结构性行情仍是市场的主基调。
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5月6日-5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其中,连续两个交易日刷新纪录至6.1925,突破6.2关口,再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境外资金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央行公布的4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当月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847亿元,同比增加751亿元。
虽然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形成直接的冲击,但是全球货币宽松开闸“放水”,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而升值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其实,境外资金的流入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引导为经济复苏所用。在普遍担忧热钱流入的时候,更应该警惕热钱的流出。美联储近期释放酝酿退出量化宽松的信号值得警惕,若美国退出QE将强化美元走强的趋势,全球资金必将回流美国。此时如果中国贸然加入降息的行列,将刺激资金加速流出,冲击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这或是中国发行央票释放收紧信号的逻辑。
在上述背景之下,A股作为“蓄水池”显然难以出现大趋势性机会,因为一旦股市大涨,将给热钱做空中国多提供一条通道,届时中国经济将腹背受敌。从A股自身来说,实体经济不振限制了周期股的表现,创业板、中小板仍是大资金博弈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