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弱复苏难挡热钱涌入 资本账户改革再度上议程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经济弱复苏难挡热钱涌入 资本账户改革再度上议程

加入日期:2013-5-15 6:59:42

  记者 高超

  本报讯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中国经济只是处于温和的“弱复苏”之中,但在此期间,境外热钱涌入中国的热情却一点也没有降温。在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之间,在热钱流入压力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渐进改革之间,未来一段时间,决策层对宏观政策管理框架的重塑和政策尺度的拿捏,无疑变得异常重要。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这些重要的政策信号,在当前这样一个重要时点,无疑应该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发电量小幅改善 弱复苏态势难改

  国家能源局周二发布了4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从同比看,该数据较3月份不足4%的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6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用电量11823亿千瓦时,增长4.7%;第三产业用电量1985亿千瓦时,增长9.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225亿千瓦时,增长2.4%。1-4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430小时,同比减少51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828小时,增加99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633小时,减少74小时。1-4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872万千瓦,其中,水电379万千瓦,火电1100万千瓦。

  随着近期各种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投行对中国经济“弱复苏”的判断也愈发一致。中信证券研究部诸建芳团队认为,从总需求层面看,特别是内需偏弱的态势未来仍将持续。据分析,当前新的需求动力没有出现,消费热潮没有出现;企业的自发投资需求也不强烈;再加上短期刺激政策难以出台,未来GDP增长、企业盈利和微观景气状态都难有改观。

  热钱流入推升本币升值 “降不降息”成了新问题

  过去一段时间,外汇占款持续高增长同时伴随着本币升值,显示出热钱再度涌入中国。特别是3月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使得人们对热钱的关注度重新上升。不少业内投行也相信,自2012年12月以来,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还是货币当局的层面看,外汇占款快速上升的局面,明白显示了热钱再度汹涌进入中国的态势。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从此次热钱流入和人民币升值的时间先后顺序上看,此轮人民币升值是热钱流入推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海外热钱自2012年12月开始重现爆发态势,但起先人民币汇率在加大波动区间的政策引导下,反而有贬值表现,直到3月末期,外汇持续流入积累起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开始显现,人民币急速升值趋势得以爆发。

  胡月晓指出,从监管部门开始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加强监管的行动看,货币当局已开始重视热钱的冲击影响,未来或有更多的应对措施出台;随着国内物价持续低迷以及保增长压力加大,使用降息手段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大。

  对于“降不降息”这个问题,中信诸建芳团队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目前货币增长高于预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宽松状态。未来货币总量需要收紧,短期内降息不太可能。特别是如果外部资金流入持续放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合理的政策选择。

  资本账户改革年内或取得新突破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会议提到,要“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

  对此,业内机构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决不可能操之过急,预计短期内难有大的变化。

  但据记者了解,目前智囊部门以及货币政策的操作当局大大加强了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的研究力度,且已经有相对成型的具体方案进入高层视野。可以预见,虽然未来的改革是渐进的,但对于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改革,未来一年甚至半年,绝不会是原地踏步。对于相关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将持续保持关注。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