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周二早盘两市大盘低开低走,不过量能并未放大。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周二大盘疲软不振?午后又将如何演绎?
本文导读:
【早盘A股缘何单边大跌 午后会否中阴杀跌?】
【早盘大跌的真相:IPO上报再度升温】
坚决将水货公司挡在市场门外
四券商被暂停受理IPO材料
保荐机构被单独立案 民生及南京证券IPO业务材料被暂停接收
财务核查未完 IPO新项目上报热情升温
【A股影响】
焦灼不可持久 静待市场变盘
2250的争夺将至关重要 三大要素促使大盘犹豫不前
【机构观点】
申银万国:流动性仍偏宽松 短期窄幅震荡格局依旧
银河证券:流动性仍是行情的决定因素 后市不宜过度悲观
【大势研判】
震荡收窄或迎来变局 短期或再度进入探底之旅
技术趋势指标向好 短期底部量能放大很关键
密切关注10日均线得失 短期大盘或再度走弱
坚决将水货公司挡在市场门外
聚焦新股发行改革评论之二
在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消费者在商场购物不用太担心买到假货,引得内地客趋之若鹜;反观内地,即便是在豪华购物场所,也得时常提防遇到“李鬼”,越贵的东西买回来越不放心。这是因为在香港,产品进入商场或超市具有严格的流程,惩戒售卖假货也有严厉的措施,而内地则往往缺乏相应流程机制,惩戒措施也不够严格。
股市亦是如此,投资者也担心买到“水货”。A股市场已有一整套发行制度,但其完备程度和震慑力尚不足以保证把伪劣企业都挡在市场之外。近年来,胜景山河、绿大地、万福生科等造假上市案屡屡发生,一些公司上市之后就业绩变脸,实在让投资者难以心安。
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熊长牛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质地不能让人信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试想,一个个包装得美轮美奂的“水货”公司堂而皇之进入市场,圈了一大笔钱后,就原形毕露,怎能让投资者放心?怎能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承载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驱动创新、培育新增长点等重任。若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就必须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坚决对“水货”公司说“不”。
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围绕新股发行制度,监管层先后启动了三轮改革,推出了数十项措施。应当说几轮改革下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能否认仍有一些核心问题有待解决。今年初,证监会启动新股发行在审企业财务专项检查,希望通过检查来纠偏纠错,清除拟上市企业队伍中的“劣质产品”。然而,财务检查时间长、成本高,并非常规手段和长久之计。
经过前几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摸索实践,市场化和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逐步明晰,并达成共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推动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加大对信息披露责任追究力度的改革路径也已明确,并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杜绝“水货”公司混进市场,应抓住当前新股发行空窗期的有利时机,尽快启动新一轮发行制度改革,紧紧围绕“事前把关、事后严惩”两个要点,在发行审核上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在事后监督上加大惩处力度。
首先,继续优化信披内容,强化信披责任。在淡化对拟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判断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惩戒力度。监管部门日前对万福生科造假上市案作出史上最严厉的处罚,对尚未上市问题即被曝光的河南天丰立案调查,就是要以此类案例为标杆,立威树信,严惩造假者,让造假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监管层的雷霆之举,正是资本市场人心之所向。
其次,将拟上市企业预披露时间进一步提前。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去年初,监管层将预披露时间提前至上会公告发布前一个月,所有拟上市企业都必须更早地接受公众的监督,一定程度对“水货”公司带病闯关形成了威慑。有的企业信息甫一上榜,问题即被曝光,旋即被立案调查。下一步,有必要将预披露时间进一步提前,给媒体和公众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监督,让造假者无处遁形。
第三,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企业从改制到辅导上市,离不开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中介机构最有条件充分了解企业质地。中介机构唯有勤勉尽责,方能将合格产品引入市场。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中介机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等问题突出,中介机构和发行人合谋造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处罚措施,促使中介机构诚实守信、归位尽责,不让“水货”公司有机可乘。
此外,还应完善退市和证券违法民事赔偿制度。退市是市场的清道夫,只有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将“伪劣商品”清除出市场,才能净化市场环境。有必要适时修订退市规则,启动快速退市机制,让“水货”公司从严从速下架。与严格退市相配套,应通过建立证券违法民事赔偿制度等渠道,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
香港“购物天堂”的美名并非一日铸就,也并非浑然天成。A股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启动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立足于建立长效机制,尽快拿出改革方案,切实推动各方归位尽职,坚决对“水货”公司说“不”,争取在不远的将来,把A股市场打造成让投资者放心的“投资天堂”。(证券时报网)
四券商被暂停受理IPO材料
作为对万福生科造假案的处罚结果,平安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三个月。但业内人士昨日透露,目前除了平安证券外,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南京证券也被暂停受理新IPO申请。
事实上,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曾表示,保荐机构一旦被立案稽查,证监会发行部门就停止受理相关机构报送的材料。业内人士认为,按照这一解释,南京证券、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均是因这一原因被暂停受理。
“之前我们以为是IPO财务核查的原因,因财务核查还没结束,IPO也还没有重启,新进入初审的企业本来就不多。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某PE人士对记者称。该人士所投资的一家企业由民生证券保荐,因为证监会目前不受理民生证券的IPO材料,企业正常的IPO申报程序无法进行,该人士感到“很头疼”。
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南京证券三家券商保荐的项目都涉嫌造假上市。其中,民生证券保荐的项目为山西天能科技,南京证券保荐的项目为广东新大地,光大证券保荐的项目为河南天丰节能。据证监会上周五的媒体见面会上的表述,天能科技、新大地、河南天丰等公司已进入立案调查阶段,根据案情进展将会及时向公众披露。
这三家公司中,天能科技是证监会2012年进行的“预披露新政”(即提前一个月公开预披露招股书措施)后首家适用该新政的拟IPO公司,曾在去年3月被媒体质疑虚增收入、提前“预知”中标结果等造假行为。而天丰节能则是在此轮IPO核查过程抽查阶段被证监会发现存在隐匿会计凭证的行为。新大地也在被媒体质疑涉嫌虚增利润、隐瞒巨额关联交易、财务数据造假等问题后于去年10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在平安证券因万福生科造假案被证监会开出“史上最严厉”罚单后,市场开始担心民生、南京、光大几家券商的处罚结果。有市场人士担心,在证监会强化对中介机构归位尽责要求的背景下,这几家券商被处罚难以避免。前述PE人士甚至考虑要不要在报材料之前更换保荐机构,从而避免报了材料后被券商“绑架”。(第一财经日报)
保荐机构被单独立案 民生及南京证券IPO业务材料被暂停接收
剑已出鞘,便不会再轻易入鞘。
继平安证券之后,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南京证券和民生证券的IPO上报材料也已被证监会暂停接收。
就在几天前,证监会就不接收民生证券递交的材料了。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原因是其保荐的山西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能科技) 正处于立案调查,处罚结果目前还没出来。
而南京证券被暂停受理材料,则是因涉及新大地造假案,目前此案也正在调查中。
此外,业界传闻因保荐的河南天丰节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银行对账单对不上、隐匿会计凭证而被证监会移交稽查,光大证券(601788)也将步民生证券,南京证券后尘,会被暂停受理材料。
但据目前记者了解的情况,目前立案还没最新消息传出。因此,光大证券上报给证监会的材料是否被拒绝还得等待验证。
事实上,从《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下称保荐办法)解读,平安证券、南京证券和民生证券被证监会暂停接收材料均有法可依。
此前针对万福生科(300268)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是保荐制度实施以来,第一起针对保荐机构单独立案的调查,而对今后其他案件,包括天能科技、新大地也将单独立案调查。
而按照保荐办法,证监会暂不受理被立案稽查中介机构的新业务申请。这也意味着,上述两家公司的保荐机构民生证券和南京证券被停止受理材料也为依法规所作出的决定。
民生受累天能科技
去年2月1日,证监会宣布正式实施拟上市公司预披露制度,天能科技成为第一批试水者。 而就在其披露招股书不久,便被媒体曝出其虚增收入,涉嫌造假上市等内幕。
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