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热钱 央行今日再打出组合拳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阻击热钱 央行今日再打出组合拳

加入日期:2013-5-14 11:24:4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央行今日发行270亿元第二期央票
  央行今日再出央票回购组合拳 净回笼资金210亿
  业内人士: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三个月期央票中标收益率
  中国央行再发行央票应对热钱流入
  央票正回购双双放量 本周或现净回笼
  3月期央票发行量如期加码 资金回笼力度依旧温和
  央票发行如期放量 中性冲销无碍资金面宽松
  多国央行降息汇率战疑云再起 中国央行启动央票对冲热钱
  热钱再溯源:借道银行潜入 多款融资产品叫停
  媒体称中国资金外流已堵不住 地下钱庄仍是主流
  央行近期降息可能性不大 货币调控为何稳字当头
  央行周二再祭正回购央票组合拳 回收市场流动性

  央行今日发行270亿元第二期央票
  5月14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3年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旨在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这是央票重启后第二次发行,本月9日央行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3年第一期央行票据,发行量为100亿元,期限为3个月。
  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270亿元,缴款日为2013年5月15日,起息日为2013年5月15日,到期日为2013年8月14日。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一位银行资金部交易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目前市场流动性还是比较宽裕的,隔夜利率一直在2.1%左右,发行央票其实是解释一个信号:市场资金流动性过于宽松,但是发行几百亿的央票是一个姿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流动性随时泛滥,可能会提高准备金利率,降低流动性。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再次放行央票主要是为了对冲大量的外汇占款。
  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外汇占款已连增4个月,总规模约达1.3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新增高达9433亿元。
  赵庆明表示,外汇占款增多会导致正回购、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措施来对冲这种流动性,意图就是对冲外汇转款,而不是收紧货币政策,主张降息的,好处比较多,对于当前经济也是支持,某种程度降低中外息差,抑制热钱流入有积极作用的,但是现在降的可能性很小。(.每.经.网 .张.威)


  央行今日再出央票回购组合拳 净回笼资金210亿
  据一大行交易员透露,今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上打出央票和正回购组合拳,回收市场流动性。其中,展开28天期520亿元正回购操作,同时发行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270亿元。
  昨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可继续申报三个月期央票需求,此外,还可申报正/逆回购两种需求,其中逆回购包括七天和14天,正回购仍为28天期一种。
  上周四,央行重启3月央票,但并未暂停正回购,同时开展了3月央票和28天正回购操作,加大回收流动性力度。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1010亿,均为正回购,央票到期量为零。其中,今日有到期正回购注入资金580亿元,今日央行净回笼资金21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外围市场降息一片,但作为深度锁定流动性的工具,央票重启信号意义明显,且央行重启3月央票的同时,并未暂停28天正回购,这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
  前述交易员表示,继续发行央票实际上说明,目前市场资金流动性过于宽松,如果流动性随时泛滥,可能会提高准备金利率,降低流动性。
  市场人士认为,在当前热钱汹涌流入、外汇占款高企、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存的情况下,央行仍将继续采取正回购操作来平衡市场流动性。
  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外汇占款已连增4个月,总规模约达1.3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新增高达9433亿元。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外汇占款增多会导致正回购、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措施来对冲这种流动性,意图就是对冲外汇转款,而不是收紧货币政策,主张降息的,好处比较多,对于当前经济也是支持,某种程度降低中外息差,抑制热钱流入有积极作用的,但是现在降的可能性很小。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复苏整体疲弱的背景下,从外管局出台新规抑制套利资金流入新规来看,外汇流入压力不言而喻,央票重启或是继20 号文后的另一组合拳,国泰君安研报指出。
  昨日质押式回购市场上资金依旧宽松。其中,7天回购利率下跌了7个基点,至2.90%;隔夜回购利率上行了2个基点至2.16%。


  业内人士: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三个月期央票中标收益率
  5月14日讯--业内人士: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三个月期央票中标收益率2.9089%,与上次一致。


  中国央行再发行央票应对热钱流入
  中国央行周一称,周二将发行人民币270亿元(合44亿美元)91天期央票。在热钱快速流入引发担忧之际,此举可防止金融系统资金供应过剩。
  中国央行上周四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人民币100亿元91天期央票,其举动在市场意料之外。央行前一次发行央票是在2011年12月23日。
  通过向商业银行出售央票,央行可以从银行间市场回笼资金。
  通过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上周向银行系统净投放人民币840亿元资金,此前一周净投放人民币1,240亿元资金。
  中国央行定于每周二和每周四进行例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发行央票和正回购来管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近几个月来,中国境内人士越来越担忧投机资本的过快流入,这类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和日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的。
  这类所谓的热钱加速流入中国境内,在过去数周推动人民币不断创出新高。
  交易员和分析师们表示,与正回购等期限较短的资金回笼工具相比,央票的作用偏向于在更长时间内锁定资金,因此对于那些目标更侧重长期的投机资本,央票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应对工具。


  央票正回购双双放量 本周或现净回笼
  据某城商行交易员透露,央行14日在上午公开市场招标发行270亿元3个月期央行票据,同时开展520亿元正回购操作,以应对外汇资金大量流入与到期流动性增多导致的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局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或重现净回笼。
  据央行网站13日晚间曾公告,央行将于14日发行2013年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本期央票将以贴现方式发行,期限3个月,发行量为270亿元。与上周四100亿元的发行量相比,本期央票增加170亿元或170%。
  前述交易员表示,由于去年全年停发,存量央票规模不断减少。央票的稀缺性导致其与国债的利差持续收窄。上周3个月期央票重启前,二级市场相近期限品种成交在2.72%一线,比最后央行招标利率低20基点左右。这意味着,一级交易商只要拿到新发央票,转手在二级市场卖出即可获利。考虑到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依然存在,市场先前即预计若央票连续发行,发行规模将比首发时有所上升。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进一步指出,考虑到央票利率具备市场基准利率的特点,任何形式的变动都可能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将出现变化的猜测,为稳定市场预期,在央票二级市场利率靠拢一级市场利率之前,预计央票的发行规模都不会太低。
  Wind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无央票到期,正回购到期量为1010亿元,到期资金量较上周减少850亿元。由于央票正回购双管齐下,且双双放量,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重现净回笼可能性上升。(.中.国.证.券.网 .张.勤.峰)


  3月期央票发行量如期加码 资金回笼力度依旧温和
  继上周央票重启后,今日央行将继续发行3月央票,规模270亿,较上周增量1.7倍,但总量在500亿以下,依旧温和。
  央行昨日公告,周二将发行今年第二期央票,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270亿元,缴款日为2013年5月15日,起息日为2013年5月15日,到期日为2013年8月14日。
  对于持续开展央票进行回笼,市场早有预期。国泰君安研究所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复苏整体疲弱的背景下,从外管局出台新规抑制套利资金流入新规来看,外汇流入压力不言而喻,央票重启或是继20号文后的另一组合拳。
  而从历史上来看,2002 年央票发行的初衷,便是对冲日益增长的新增外汇占款。因此,央票重启并非收紧信号。国泰君安指出。
  事实上,与正回购相比,央票具有二级市场可流通特征,更受机构青睐。因此,其上周的发行利率为2.91%,低于今年2月份发行的同期限正回购利率约15个基点。
  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1010亿,均为正回购,央票到期量为零。在此背景下,尽管央行央票加码,但回笼量不到300亿,显示回笼力度依旧温和。
  受此影响,昨日质押式回购市场上资金依旧宽松。其中,7天回购利率下跌了7个基点,至2.90%;隔夜回购利率上行了2个基点至2.16%。(.上.证 .王.媛)


  央票发行如期放量 中性冲销无碍资金面宽松
  上周重启发行的央票,并没有给资金面或债券市场造成太大冲击。考虑到央票一级价格存在一定的折价,且预计招标价格将基本稳定,吸引交易商踊跃参与,本周二央票招标规模提升至270亿元。而在4月相关金融数据继续显示宏观流动性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央票恢复常态化发行,预计不会对中短期资金面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折价发行致央票放量
  据央行网站公告显示,央行将于14日(周二)发行2013年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本期央票将以贴现方式发行,期限3个月,发行量为270亿元。与上周四100亿元的发行量相比,本期央票增加170亿元或170%。
  某上海的银行交易员表示,由于去年全年停发,存量央票规模不断减少。央票的稀缺性导致其与国债的利差持续收窄。上周3个月期央票重启前,二级市场相近期限品种成交在2.72%一线,比最后央行招标利率低20基点左右。这意味着,一级交易商只要拿到新发央票,转手在二级市场卖出即可获利。考虑到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央票可在二级市场交易且流动性好,市场先前即预计若央票连续发行,发行规模将比首发时有所上升。
  申银万国债券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3个月央票成交在2.81%左右,仍比公开市场招标利率低约10基点,套利空间的存在对交易商而言吸引力较大。考虑到央票利率具备市场基准利率的特点,任何形式的变动都可能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将出现变化的猜测,为稳定市场预期,在央票二级市场利率靠拢一级市场利率之前,预计央票的发行规模都不会太低。
  Wind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无央票到期,正回购到期量为1010亿元,到期资金量较上周减少850亿元。考虑到央行或常态化发行,配合正回购双渠道回笼货币,不排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有净回笼货币的可能性,但预计不会对市场资金面形成太大的冲击。
  资金面难改整体宽裕
  尽管上周央行重启央票发行来对冲流动性,但在热钱大幅度流入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保持宽松格局,资金价格水平继续下行。上周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也进一步显示,宏观流动性指标呈现向好势头。
  海通证券、第一创业等机构认为,今年前3月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5至8月份央票到期量为7910亿元,流动性的内外供给形势均十分可观。在此背景下,央票重启符合预期。而在当前海外普遍施行量化宽松、国内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通胀水平仍不高的背景下,央行没有理由实质性收紧货币政策,本次重启央票最重要的含义在于打消市场对政策宽松的期待。上述机构认为,未来双顺差的延续将继续保障流动性供给充裕。
  来自招商证券的观点也认为,从更长时间来看,未来央票发行量主要取决于外汇占款新增情况,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中短期内对市场流动性状况不必过分担忧。该机构预计,4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仍然不会低于3000亿元,央行的货币被动投放压力依然较大。
  当前也有机构对于5月份末段的资金面状况持相对谨慎观点。申银万国就表示,从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央行对流动性政策的思路已由去年四季度的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变化为把好流动性总闸门,这意味着其侧重点正在从释放流动性转换为回收流动性。短期而言,央票发行潜在的放量压力,以及5月份财政存款的大量上缴,可能会使得资金利率自本月20日左右开始面临较突出的冲高压力。
  13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运行于2.17%和2.90%左右,处于年初以来的较低水平。(.中.国.证.券.报 .王.辉)


  多国央行降息汇率战疑云再起 中国央行启动央票对冲热钱
  在不久前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重申要避免汇率战争。但近日新西兰与瑞典相继宣布干预汇市,欧洲、澳大利亚、韩国先后降息,加上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持续量化宽松,一时间汇率战争疑云再起。
  西方相继开闸放水
  近来,西方发达经济体相继量化竞赛。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欧洲央行的利率也降至了历史低位。欧洲央行官员称,不排除再度降息的可能,显示出欧元区决策层保增长的决心。
  持续走高的澳元令澳洲联储上周降息25个基点至历史低点,这已是2011年11月以来,澳洲联储连续第七次降息。澳洲联储暗示,如有需要将进一步降息。消息公布后,澳元兑美元迅速跳水,刷新两个月低点。
  新西兰央行行长惠勒日前承认已抛售新西兰元抑制升值,并可能为保护经济增长再次干预。惠勒还称,新西兰元被严重高估,为了促进出口,汇率需要下降。
  瑞典财长伯格也警告,瑞典克朗升值太多,涉及瑞典经济再平衡,不希望本币过度升值,需要保持瑞典各行业的竞争力。
  发达经济体纷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新兴经济体的本币升值压力空前增大。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今年1-4月份,亚洲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入量比去年同期高出42%;与此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增加了1200亿美元。
  亚洲国家处境两难
  尽管吸引外资通常具有积极意义,但若不加限制,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是外资流入迫使本币汇率升值,削弱本国商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再者,资金大规模的快进快出,会影响本地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的稳定。
  于是,菲律宾通过几项举措抑制本币升值,包括降低本地居民将资金带出国的难度以及下调开展跨境业务银行的存款利率;泰国央行也发布公告称,泰国的经济基本面不支持泰铢快速升值,或将通过降息或其他措施控制资本流入。
  大量热钱流入,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升值压力。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升值900多个基点,去年全年仅升值146点。
  不少国家相继降息,加上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引发市场对中国央行可能降息的预期。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降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资深外汇专家汤亚键向记者表示,如果中国通过降息的手段来应对资金流入,虽然可以缩减国内外利差,但是可能会吹大资产泡沫。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是否降息需要考虑物价、经济活力和市场流动性这三方面的因素。目前,物价水平与市场流动性并不支持中国央行降息,但鉴于经济复苏势头并不强劲,短期将维持相对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微妙平衡
  面临两难的处境,中国央行在时隔17个月后再度启动央票。此次发行的100亿元央票虽然数量不多,但引起了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为何不是其他货币政策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为了在避免收紧整体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相对灵活地调整市场上的流动性。此次动用央票这一工具表明,央行已经在准备系统性地长期回笼资金,以弱化热钱流入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此外,外管局、海关等相关部门对热钱的进出严阵以待。国家外汇管理局于本周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多管齐下严打虚假贸易,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入带来的风险。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因,热钱流入是果,两者相辅相成。中信银行国际金融分析师刘维明表示,今后的政策应着眼于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相对坚挺的基础上,扩大波动区间,引导市场双向波动的常态化。
  在金砖国家之父吉姆·奥尼尔看来,以开放的态度应对宽松环境,或许是另一个出路。吉姆·奥尼尔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可以通过加速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金融市场的开放,来对冲流动性泛滥带来的影响。中国企业可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更多利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支持自身发展。 (.新.快.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