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阳线后的实战应用_实战技巧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实战技巧 >> 文章正文

连续阳线后的实战应用

加入日期:2013-5-12 17:14:36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刊)》特约作者 梓耕

  精彩在“量”

  5月第一周多方表现积极,连续的阳线拉升激活了市场热情,各种看多声音此起彼伏。但从实战角度观察,短线连续上涨后,谨慎的苗头在成交量方面显示犹豫,尤其周三的跳空高开,上证单边810亿左右的成交量无法再次支持周四的持续收阳。“成交量”是观察市场参与热情的有效指标之一,但在实战操作中,放量不一定大涨,缩量也不一定止跌,其主要因素在于成交量指标对比的界定标准。

  “放量”与“缩量”往往是成交量指标中经常运用的对比方法,其界定的标准一般为“单日对比”,即当日与前一日的对比。不过,在成交量实战应用中,“区域放量”方法要比“单日对比”方法更加直观有效。所谓“区域放量”就是连续几日的成交量组合,尤其是持续数天的阳线成交量组合,对于研究多方真实的做多意图将有很大帮助。

  例如5月开盘后,创业板与中小板个股走势强劲,远远强于上证指数,短线涨幅超过30%的个股频频出现,如此强势其实主力资金早在4月份就已露出强势表现。仔细观察创业板、中小板以及深证综指都在4月16日至22日出现了连续5天的放量收阳,随后的强势调整进一步暴露出了主力做多意图,概念板块中互联网、锂电池、智慧城市、物联网、触摸屏、电子信息等都同步出现持续放量阳线的走势,5月第一周大涨的强势个股几乎囊括其中。

  实战中不容忽视的“变异”

  当然,连续放量阳线的“区域放量”在实战中也有变异,除了每一天成交量的连续递进模式外,相对缩量的阳线也可应用,但“相对缩量”的标准应大于前一交易日成交量的50%。如图一,4月17日至22日的连续4天阳线中19日和22日的两根阳线成交量相对缩量,且大于前一日成交量的50%。

  符合了“区域放量”标准,首先就具备了拉升的条件。但做多资金伺机而动的整理是拉升前主力必要的准备工作。“整理”,顾名思义就是调整,除了观察调整形态与结构,缩量调整的周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再次走强并突破前期连阳高点的时间,实战中应符合“大于1且小于3”的原则,即从调整开始到再次突破连阳高点时间周期应大于连续阳线天数的1倍、并且小于连续阳线天数的3倍。4月17日至22日,区域放量连续阳线4天,从23日调整开始到5月3日再次突破高点历经6天,符合“大于1且小于3”的标准,随后同步大盘快速拉升,短线涨幅超过40%。

  连续阳线后的整理阶段同样存在变异形态,4月16日至22日,区域放量连续5天阳线,随后沿5日均线强势缩量调整,对比图一中个股,在调整阶段明显强势,5月3日的跳空高开突破为6天标准,符合“大于1且小于3”的标准。仔细观察连续阳线后指数与个股走势不难发现,“强势调整优先”原则相对重要,既然多方主力选择了连续放量阳线的强势做多模式,那么随后的调整也应延续这种“强势”,如果节奏变弱、调整破新低,或者整理周期超过3倍以上,那么在实战中应注意假突破的风险。上证指数本次在2161点出现4连阳,无论是“早晨之星”还是“趋势扭转”,这些积极的信号是否成立,都取决于随后的调整确认标准。(《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刊)》 )

编辑: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