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亚宏 伦敦报道
夏令时的伦敦,傍晚七点太阳还高高挂着。在金融城中心的圣保罗教堂高高的穹顶下,有上百人聚集在一起,不过他们并不是在晚祈,而是在激辩,金融城里的银行家们聚集此间讨论钱的问题。
《圣经》里说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针孔还要难,按照这个标准,在圣保罗教堂里讨论财富问题的几乎个个都是在金融城里腰缠万贯的“骆驼”。不过好在富骆驼中也有富有反思精神的群体,大家在下班后饿着肚子赶到圣保罗教堂,就是想知道金融城里的财富有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有的话,只赚“好钱”的金融城能不能继续成为金融中心。
在过去的四年里,前后经历了金融风暴、欧债危机、伦敦银行同业拆借丑闻以及“伦敦鲸事件”等一系列打击后,人们开始将金融城里最不缺少的财富分门别类地贴上“好”与“坏”的标签,这本身就已经是反思中取得的进步。
英国上议院议员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是提倡“好钱”的排头兵。在圣保罗教堂的讲台上,这位老勋爵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进行了充满布道意味的宣讲。大家都明知钱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解乏,但现代的金融服务业还是像弗兰肯斯坦一样把财富塑造成一个可怕的怪物。在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中,弗兰肯斯坦的补救方式是和怪物同归于尽,但在现实中,财富怪物不但无法消灭,而且吞噬了金融城的道德。
财富固然是金融城的命脉,但只有讲道德的“好财富”才能延续金融城的生机。在斯基德尔斯基看来,其实好财富的标准也很简单:在物质已经足够丰富的时代,好的标准不是用钱来标示GDP增长有多快,而要看大家的幸福感增加了多少。
幸福的标准颇为形而上,但人们在道德方面却似乎有着共识,其实圣保罗教堂本身就是金融城中的道德焦点。在2011年10月那场遍及全球的“占领”运动中,英国的抗议者就把圣保罗教堂当作了占领金融城的营地,在大教堂周遭高喊反对口号,安营扎寨长达4个月之久。
草根的抗议活动虽然改造不了金融城贪婪的基因,却可以为监管机构敲响警钟。这两年来英国金融监管机构也确实在逐渐加大对金融城的监管力度。为了更好实现监管目标,遭到多方诟病的金融服务局本身也成为整改对象,被拆分为金融行为准则局和审慎监管局。而四周前才搬进审慎监管局负责人办公室的保罗·萨尔玛也来到圣保罗教堂,对金融业的“骆驼”们提出要求。他认为钱可以为善,也可以作恶,但好的金融城一定要扬善避恶。
虽然这位注册会计师出身的金融监管者说话有些口吃,但金融城的富翁们都以极大的耐心对待萨尔玛说的每一句话,并仔细字斟句酌。
在教堂这样肃穆的环境下过多地谈论坏财富似乎有些对神灵不敬,毕竟看着四周金碧辉煌的壁画就不难发现,有时连宗教也需要借助金箔散发出的光芒,才能披上高贵的外衣。在充满宽恕和怜悯的场合下提出远大目标,将金融城与好财富挂钩自然是福至心灵。但简单地把坏财富和贪婪画上等号却无助于回答更深层的问题:坏钱的泛滥到底是市场功能失灵的结果还是市场过度膨胀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