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落地月余:券商“赛跑”资产证券化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新规落地月余:券商“赛跑”资产证券化

加入日期:2013-4-30 17:37:52

  距离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已经过去超过40天,而各家券商都正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各自发力。

  近日,华中地区某券商正在就该业务的具体项目草拟相关方案,而本报记者4月19日获得的方案书显示,该方案计划以华中某省高速公路公司未来10年内合计142.46亿的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为基础资产,开展证券化业务。

  “这个项目还处于筹备阶段,目前也只是计划。”该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无独有偶,国元证券(000728)、民族证券等券商也已在该业务上开始了客户挖掘。

  “这个业务不能等方案、案例都好了再找(客户),必须同时进行。”民族证券资产管理部人士向记者强调,“虽说空间大,但真正的好项目肯定有限,谁先抢到就是谁的。”

  同时,在证券公司内部,掌舵该业务的部门也各不相同,部分券商专门成立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组,实施专项开展;而一些券商则鼓励起多部门平行运作,展开“同台竞争”。

  “本来操作是投行的,通道是资管的,收益是固收的,但我们公司的风格就是谁都可以做,谁做成算谁的。”华中某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而随着有关该业务的开展和讨论日趋密集,券商的这一业务雏形也已愈发明晰。

  方向选择

  发展资产证券化,券商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业务方向的选择。

  以往,国内的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分两条线展开,其一为以央行、银监会主导,以银行、信托为主体的信贷类资产证券化;其二则为以证监会主导,以证券公司为业务主体的企业资产证券化。

  对此,3月15日正式出炉的《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券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包括信贷资产。虽说如此,但不少券商仍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不抱乐观。

  “短时间内,我不看好贷款类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某汇金系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也都在企业证券化上。”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按照过去的惯性,券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无疑是在同银行“抢专属生意”,而实际操作中更要通过多个监管部门的授权,这无疑会给业务发展带来难度。

  “如果券商做信贷证券化,那首选的基础资产必然是较为优质的信贷资产,可银行并不这么想,他们考虑的是把表内的不良资产转移出去,进而优化其资产质量。”上述投行人士称,“业务起步期间做不良资产的风险太大,万一出了问题,进度又要大打折扣。”

  事实上,在过去的资产证券化试点阶段,已成功发行的12期项目无一例外地均为以公园门票、设备租赁等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企业证券化项目;而即便在新规出台后,多家受访的券商亦表示,眼下重点开展的是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

  不过,也并非没有券商尝试信贷证券化。去年11月,新时代证券提交的《新时代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方案》通过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评价,成为证券业的先例。

  新时代证券董事长刘汝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方案除采取“优先-次级”的内部增信设计外,还将引入第三方的评级机构,对作为基础资产的中小企业信贷进行评级,从而解决信用风险的识别问题。

  但上述投行人士则表达了不同看法。“国内的固定收益类的市场本就不成熟,而相关的评级业就更加需要完善,仅仅以第三方评级的方式,估计还不能填补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缺陷。”

  发行之惑

  作为一项典型的创新业务,当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逐渐形成规模时,其发行及销售能否顺利,尚待观察。

  “若以已开展的12个项目的收益率作考察,资产证券的吸引力还不够,况且这还是刚刚推出的业务,市场各方都在观望。”华南某券商债券投资经理表示,“同样处于发展阶段的产品还有中小企业私募债,而且在增信措施充分满足的条件下,年化8个点以上还是比资产证券有优势。”

  目前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中,仅有“远东二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收益率达到了6%左右,而其余10个项目的收益率均在2.5%-4%之间徘徊。

  “目前来说,发行还是要提前联系投资机构,我们之前的项目就是这样做的。”沪上某券商债券融资部人士表示。他所说的“项目”,正是其曾参与的国开行“2012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下称“开元12”)。

  “开元12发行不具有可比性。”北京某券商债券研究人士指出,“数量上,监管层只给了500个亿的额度;形式上,仍然处于试点阶段,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包括监管层在内的市场多方力量都会给予支持,这样联系投资机构也相对容易,甚至给许多银行派购买指标的现象都可能存在。”

  “起初是会有压力,任何业务最早都是如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成熟。”上述债券融资部人士表示。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