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重磅利空突现 A股四连阳泡汤?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一大重磅利空突现 A股四连阳泡汤?

加入日期:2013-4-23 9:10:22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在大盘三连阳后,周一大盘消息面相对平静,在地震影响可控的背景下,短线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呢?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外资急撤中国股基

  抄底告一段落,中国经济新形势让外资看得云里雾里,于是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多方统计数据表明,去年9月份至今年1月份的一轮外资抄底中国热似乎已经退潮。中国一周前发布低于预期的一季度增长数据,让一些海外投资人担心中国经济将进入慢车道,因此纷纷撤出离岸中国股票基金。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际投资界对中国经济和市场前景仍存有较大分歧。

  最近几周,海外投资人最近几周持续从离岸中国股票基金撤资。

  外资赎回离岸中国股票基金

  国际资金跟踪监测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截至4月17日的一周时间里,国际投资人从各类离岸中国股票基金净赎回4.77亿美元。至此,这类基金已连续八周失血,期间累计净流出资金23亿美元。

  作为对比,外资在去年底、今年初一度持续涌入中国股票基金,后者创下连续20周资金净流入的佳绩。去年12月初A股见底反弹时,外资一度单日向离岸中国股票基金砸下创纪录的7.49亿美元。

  EPFR跟踪的中国股票基金覆盖了全球范围内近400只以中国为投资主题的股票基金,其中涵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QFII,另外还包括那些投资海外上市中国股票的基金。EPFR在全球范围内跟踪监测超过17万亿美元的各类基金。

  EPFR的分析师表示,投资人撤离中国股票基金,可能是担心,GDP增速破8预示着中国经济进入慢增长的新常态。

  本月15日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GDP增速意外放缓至仅为7.7%,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以及多数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外媒之前调查的经济学家对一季度GDP增速的平均预期在8%左右。

  安硕中国25ETF遭大举做空

  来自其他机构的数据也印证了同样的资金流向趋势。美国资金跟踪监测机构TrimTabs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ETF已连续三个月遭遇失血,一改之前连续五个月吸引资金净流入的强势。

  据TrimTabs统计,截至4月16日,在美上市的中国ETF遭遇的资金净流出规模占到总资产的0.7%左右。TrimTabs跟踪的中国ETF,主要是挂钩在港股上市的H股以及内地B股。

  从个别ETF产品看,海外投资人做空中国的意愿似乎来到了几年来的又一个高峰。

  据彭博的最新统计,截至3月底,在美上市最大中国ETF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的做空头寸达到4860万股,占总流动股的3.2%,创下自2007年6月以来的新高。

  追踪在美交易最活跃股票的彭博中美55股票指数上周累计下跌1.1%。在中国15日发布低于预期的GDP数据后,该指数一度跌至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市盈率降至11.7倍左右。

  据统计,本月截至18日,美股投资人累计从安硕富时中国25ETF撤资2.56亿美元。之前的3月份,这只中国概念ETF遭遇的赎回额更达到8.24亿美元,创下2010年1月以来的三年高点。

  市场人士表示,投资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慢,可能打击企业盈利。按照日程,彭博中美55指数的16只成份股,本周都将发布最新季报,包括百度、中国人寿兖州煤业等。

  投资界对中国前景仍存争议

  美银美林上周发布的月度全球基金经理调查结果也显示,机构对中国的看法更趋谨慎。受访的200多位国际基金经理中,仅有净占比9%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未来12个月会走强,创下自2012年10月以来的新低。而这还是发生在中国发布低于预期的一季度GDP数据之前。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投资界已对中国经济前景盖棺论定,各方观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尽管诸如夏诺斯等中国死空头坚持要唱空中国到底,也有不少重量级人士坚定看好中国。

  邓普顿新兴市场集团执行主席、人称新兴市场教父的默比乌斯上周表示,他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和A股。默比乌斯称,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仍在轰鸣,任何对于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最终都将被证明具有吸引力。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先锋集团前首席投资官索特则表示,A股已消化了经济零增长的极端利空,转势是迟早的事。

  外资“空袭”押注A股下跌

  看多A股情绪高涨,多家机构给出大盘已现阶段性底部信号预测,但此时的海外投资人却大肆买入中国股指ETF基金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的看跌期权,押注中国股市下跌。

  在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机构、中国版“401K”计划迅速推进以及A股或纳入国际基准股票指数等流动性放宽预期的刺激下,看多A股情绪高涨,多家机构给出大盘已现阶段性底部信号预测,但此时的海外投资人却大肆买入中国股指ETF基金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的看跌期权,押注中国股市下跌。

  4月22日,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的做空股数升至4860万,做空比率达到3.2%,创2007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追踪在美国交易最活跃中资股表现的彭博中美55指数上周下跌1.1%,太阳能类股领跌。

  外资变脸

  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是一只在美国注册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致力于提供与富时中国25指数的价格和收益率表现相当的投资回报,目前规模约63亿美元。该基金至少90%的资产投资于该标的指数。

  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跟踪25只在香港上市的大盘H股,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以及中海油等。该指数代表了包括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和中石化、中石油等中国股市最大规模公司的业绩。

  在中国境外,做空中国A股的主要方式有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ETF以及买入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的认沽期权。

  截至3月末,美国市场上最大的中国ETF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的做空比率飙升至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份从安硕富时中国25指数基金撤出资金达8.24亿美元。截至4月18日,4月撤出资金2.56亿美元。

  而根据历史经验,安硕富时中国25ETF遭遇净流出,通常预示着中国股市接下来的短期表现不会太好。

  资金对A股市场早有回避迹象。从去年底备受资金青睐的RQFIIA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自2月初以来连连下挫。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通过RQFII额度投资A股市场的4只跨境ETF整体规模缩水高达25%,资金流出A股。

  经济放缓担忧是否过度?

  据了解,外资乐观情绪的退却主要源自对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4月9日,国际评级公司惠誉宣布,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下调至“A+”,随后穆迪也把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正面”下调至“稳定”。穆迪指出,或有负债可能影响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质量,妨碍经济向更平衡和更稳定的增长方式转变。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初步核算数据,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7%,增速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9%。许多经济学家此前预计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幅在8%左右。

  这份令人失望的数据导致投资者担忧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速放缓恐打击企业盈利,大肆做空A股。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事务主管Anoop Singh则认为,市场对此反应过度,虽然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但今年全年依然有望实现8%的增幅。

  中国银河证券经济学家潘向东预计第二季度经济表现会略好一些。

  经济学家、中国央行顾问宋国青表示,继第一季度表现令人失望之后,随着更多政府支出项目开始发挥作用,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可能温和反弹,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同比增长8.1%。(中国经济时报)

  海外A股配置需求强烈 指数巨头争做A股生意

  多家香港证券机构表示,目前A股在海外资金全球配置中占比太低,海外市场上现有的A股投资产品远不能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求,希望监管部门尽快厘清外汇管制、财税政策等问题,为A股尽快纳入国际知名指数扫清障碍

  就国际知名指数加入A股权重一事,本报采访了多家香港证券机构,他们普遍反映,目前A股在海外资金全球配置中占比太低,海外市场上现有的A股投资产品远不能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求,希望监管部门尽快厘清外汇管制、财税政策等问题,为A股尽快纳入国际知名指数扫清障碍。

  海外A股配置需求强烈

  据了解,由于境外投资者目前还不能自由买卖A股,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全球或区域性指数,均使用香港上市的H股以及在新加坡、美国等其他海外市场上市的中资股代表中国股票权重。追踪此类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产品,投资组合中的“中国股票”,往往也指的是海外上市的中资股。

  近年来,中国经济体的不断壮大,采取平衡投资策略的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配置需求急剧增加。“目前海外资金的全球配置中,A股所占的比重不到2%左右,这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很不匹配。”有香港大型基金公司高层表示,“同时,仅是配置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也逐渐不能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求。”

  上述人士指出,很多增长速度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并未在海外上市。因此,用海外上市的中资股代替“中国股票”,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国公司面貌,也不能真正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希望能够进一步参与汇集了部分全球增长最快企业的中国A股市场,提高A股在其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重。”

  指数巨头争做A 股生意

  这些商机很快被海外指数公司“嗅”到。近些年来,全球最大的三家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FTSE(富时)、S&P(标普)纷纷在海外推出了A股指数系列,并于这两年一直在积极与中国监管层沟通,寻求将A股直接纳入其全球或区域旗舰指数。

  中国证监会本月19日亦证实,正与包括MSCI在内的国际指数编制公司进行沟通,对A股纳入相关指数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目前还需要就外汇管制、财税政策等问题进行研究。

  “MSCI等指数公司都是为大型基金服务的,对一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最低要求的。”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策略员蒋有衡表示,“A 股目前在很多方面还有限制,国际知名指数纳入A股恐怕很难短期内成行。”

  有接近上述指数公司的海外基金界人士指出,包括流动性保障、税收政策的明确等很多细节都需要详细研究。他指出,指数公司最关心的是,国际知名指数均涉及大量的被动型指数产品,加入A股权重后,将在全球范围内触发数万亿美元的A股配置需求,如何让国际资金能够顺畅地进出A股市场,让投资者申购赎回没有障碍。

  不仅是流动性问题,“游戏规则”也是海外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华夏(香港)董事总经理陈怡达告诉记者,很多海外机构客户都觉得A股长期有投资价值,而且他们对A股也存在长期资产配置需求,但目前投资A 股在税收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一些机构就是因为税收政策不明确而打了“退堂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对A股投资需求强烈,指数公司推出的A股指数也日益受到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的追捧,海外市场上与A 股相关的指数产品发展迅猛。

  目前,富时旗下的富时A50指数已被众多资产管理公司采用,其中贝莱德旗下的安硕A50目前规模已达564亿港元,推出不到9年的时间里,资产净值总额翻了300多倍;此外,沪深300、明晟中国A 股指数等也被贝莱德、中银国际、华夏香港、嘉实国际等资产管理公司所广泛采用。

  A股纳入MSCI指数:新兴蓝筹受益

  4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证监会近期与包括MSCI公司在内的国际著名指数编制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就将A股纳入相关指数进行探讨。4月22日,虽然摩根士丹利就国内媒体报道其与证监会密会一事辟谣,但这并不影响未来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大方向。由于MSCI是全球最大的指数提供商之一,其重大调整往往会引发全球被动投资者资金的大幅流动,从而对个股和指数产生重大影响。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

  指数前景和障碍

  目前,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及民企股,以及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B股市场包含在MSCI中国指数中,该指数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一个组成部分,占18%左右的权重;而A股由于资本管制等原因,MSCI中国A股指数并未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

  根据MSCI的估计,在一个极端的假设情况下,即中国A股市场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并且没有重大的进入限制,A股市场将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14%的权重,比韩国、巴西和中国台湾都要高。14%的估计数是基于调整的MSCI中国A股指数自由流通市值,即已经考虑了30%的外资持股限制。届时,中国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由目前的18%上升到30%左右。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仍然只是一个情景假设,短期内较难看到实质性的进展。在目前的情况下,国际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仍存在重大障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资本管制。根据现行QFII政策,投资资金必须在额度被批准的6个月内汇入,汇出则根据金融机构的类型,最少需要等待3个月至1年不等。这种资本流动管制在投资过程中,严重阻碍了资金的流动。资本汇入规则限制了投资者选择进入市场的灵活性,资本汇出限制使得投资者难以应对赎回和投资组合调整。资本管制是阻止中国A股进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关键因素。

  第二,QFII额度限制。特别是对于大型投资者,10亿美元的限额是非常大的问题。若MSCI中国A股指数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并被赋予14%的权重,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很难调整其投资组合。例如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拥有1.77万亿美元(2012年9月)的股票资产,标配MSCI新兴市场指数(约13%),总额约2300亿美元,分配到MSCI中国A股(估计的14%)将超过300亿美元。

  第三,国外A股投资者的资本收益的税务处理方面缺乏明确规定。

  新兴蓝筹或最受益

  与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股票市值占GDP比重仍然不大,如果中国经济的不断扩张、证券化的步伐加快,那么中国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潜在权重更大。这意味着,目前对中国市场标配的投资者大幅低估了中国的权重,一旦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并逐步获得14%甚至更高的权重,国外投资需要迅速调整其投资组合,重新标配中国,这将对A股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我们估计,一旦MSCI指数公司正式宣布对A股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限制展开评估或者我国放松对QFII资金汇入、汇出的限制,则外资就会出现实质性的行动。据估计,投资标的为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ETF基金总额为1万亿美元,如果按14%的权重标配A股,那么A股将迎来近万亿增量资金,将显著改善A股流动性。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显示,在2004年11月MSCI指数做出调整之前,由于QFII限制的开放,资金大量流入,而指数调整的当月2004年11月和2005年5月,实际上只有34亿美元和41亿美元进入,这两个月MSCI台湾指数分别上涨了6.4%和4.1%。

  截至今年3月底,QFII和RQFII的投资额度分别为417.45亿美元和700亿人民币,合计仅3300亿元,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1.4%、流通市值的1.5%、自由流通市值不到4%,和我国台湾地区、日本海外投资者超过20%的份额有显著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投资还有5倍以上的空间。

  结构上,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的大规模进入将降低投机气氛,大小盘风格或面临转变,包括金融等蓝筹将明显受益,其中消费、医药类的新兴蓝筹或最为受益。一方面,根据2012年中报的统计,金融股占QFII的仓位为67%,已经严重超配;另一方面,如果届时QFII额度仍有限制,那么外国投资者的策略可能是在香港市场配置两地同时上市较多的金融股,有限的额度在A股市场配置消费、医药等在香港市场没有的标的,从而在约束条件下,更接近准确地反映中国各行业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这样的策略在A股市场上,反映为海外投资者更偏重于消费品、医药,而金融,电信及能源权重降低。(中国证券报)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