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卖地钱增五成国五条陷土地财政怪圈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政府卖地钱增五成国五条陷土地财政怪圈

加入日期:2013-4-22 12:53:12

  在一季度财政收入上,中央和地方的情况可谓冰火两重天。

  今年一季度,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2%,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7%。“这一减一增并不正常。”4月18日,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曾康华在接受《燕赵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地方财税增加主要是受房地产成交额增加推动,表明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至今有增无减。他认为,地方要走出“土地财政”怪圈,必须要加大地方税制改革的力度,唯有改革才能消除地方钱袋子背后的焦虑。

  增在“房”与“地”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在分析地方财政收入(本级)增长的因素时,财政部这样解释。

  一季度,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普遍高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

  在房地产行业征收的税种中,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收入增幅分别为 38.3%、34.7%、7.9%和7.5%。

  这四项税收合计2575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14.78%。

  中国18个税种中,涉及房地产业的有10个,其中5个税种仅在房地产行业征收,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另有5个税种也涉及其他行业,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

  记者梳理发现,5个涉及房地产及其他行业的税种中,营业税一季度累计收入4576亿元,同比增加561亿元,增长14%。“这些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中科院房地产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对本报记者表示,仅针对房地产业征收的上述五大税种中,其总收入从2003年的900多亿元,暴涨至2012年的1.01万亿元,增幅高达十倍有余。

  除了“房”就是“地”了。地方政府性基金是地方收入的大头,在分析其增长因素时,财政部给出的理由主要是“受土地成交额增加”的影响。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700亿元,同比增长46.6%,而去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4.6%。

  此外,部分省市区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后,相关收入归属地方,这也相应增加了今年首季地方的财政收入。“房地产交易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倪鹏飞说,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60%,个别地方更高。

  根在地方税制

  税收收入靠“房”,基金收入靠“地”,地方土地财政的怪圈并非一天了。在谈及地方税制改革时,中科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这非常复杂。“真正的原因在于,分税制导致地方财力吃紧。”据曾康华分析,眼下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由分税制改革前的70%左右骤降到50%以下。雪上加霜的是,地方政府承担着与其财力极不相匹配的事权。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二财政”,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成为了地方财政的主力。因为土地出让后,地方政府还能获取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营业税为主的收入,这些收入全部归地方支配。“仅此两项就占到地方税收的近四成。”曾康华说。

  但无论如何,以土地出售为主的“土地财政”只能起到暂时性的缓解作用。这是与我国当前实施的分税制具有紧密联系的。“除了规范现行的土地制度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对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倪鹏飞举例说,正在进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核心问题仍是税权分配的问题。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撰文称,土地财政导致中国政府今年将面临空前的“财政焦虑”。长期以来,中国的财政收入保持了20%-30%的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的增幅也高达24.8%,2012年的增幅虽降为12.8%,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在2013年的预算中,全国财政收入126630亿元,增长8%,增速降为个位数。一季度的财政收入增长明显低于8%,中央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一消一涨,加大了中国财政平衡的难度和压力。刚刚就任财政部部长的楼继伟曾表示,中国“应该建立稳定平衡的强大的财政”。他表示,现在财政支出增长非常快,今后不太可能出现超规模的增长,这方面国内面临实质性压力。

  财政焦虑不仅仅是中央才有,对地方政府而言,涉及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对地方来说,现在调控房地产、营改增,首先冲击的就是地方财政。就此,贺军也认为,与中央政府相比,没有发债权的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焦虑”更为严重,也更有可能出台畸形的增收举措。这当中,房地产税收一枝独秀,使经济结构转型变得异常艰难。曾康华说,逼急了,地方还会转向多征税、重复征税以及增加名目繁多的罚款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