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暴跌缘何A股逆势翻红 变盘点将至?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全球暴跌缘何A股逆势翻红 变盘点将至?

加入日期:2013-4-18 15:16:20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

  在隔夜全球大跌的背景下,周四两市大盘低开震荡,午后股指逆势翻红。那么全球大跌缘何A股再度独涨?这是否预示变盘点将至?

  本文导读:

  【全球暴跌缘何A股逆势翻红 变盘点将至?】

  【中国版401K计划再提 万亿社保企业年金入市】

  郑秉文:四部委发文推助中国版401K计划

  郑秉文:年金是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对接的接口

  养老金投资涉深水区 4800亿元年金大松绑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范围有望扩大

  【权威声音:一季报社保险资逆势加仓】

  一季报透露社保基金动向 近5亿元资金哄抢5股

  险资去年四季度增仓招行3.32亿股

  【A股影响】

  地产扭转大盘跌势 反弹趋势或延续

  寻底格局未改 阴十字星再现变盘窗口

  预期反复修正 震荡市基调不变

  热钱汹涌流入A股不涨反跌 或待合适介入时机

  【机构观点】

  方正证券:冲破重要压力位才算安全 短期关注2220点压力

  上海证券:权重股再成杀跌主力 第二波布局时机临近

  中原证券:缩量十字星透露玄机 短线等待量能放大

  【大势研判】

  权重股疲软无力 短期大盘依然震荡探底

  上档套牢压力沉重 关注量能变化情况

  中期震荡下行概率大 短期弱平衡格局

  郑秉文:四部委发文推助中国版401K计划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17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社部等四部委日前联合发文扩展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极大地推进中国版401K计划的发展。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一定会对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良性助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企业年金固定收益类品种有待增加,投资效率有待提高。

  助力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近期人社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23号、24号文?对我国企业年金市场乃至整个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有何种意义?

  郑秉文:此次23号和24号文分别规定扩大投资范围和发行养老金产品,极大地推进中国版401K计划的发展。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一定会带动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必定形成良性助动。

  总体来看,一是实现了制度创新。两个通知是对目前企业年金制度的一次重要创新,23号文扩大了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范围,推动企业年金市场化深入;24号文通过投管人发行标准化养老金产品,在目前制度框架的后端建立一个集合,极大地降低了制度复杂性,大大提高制度效率。

  二是降低了运营成本。企业年金的后端集合使整个制度大大简化,有利于投资组合的整合,允许投资管理人发行标准投资组合,一只养老金产品可以面向多个委托人销售,改一对一为一对多,扩大投资管理人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规模,减少基金经理和估值、清算人员人数,有利于投资管理人实现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并提高投资效率。

  三是提高了投资收益。经过业内和机构的呼吁,此次23号文扩大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增加了5类投资产品,为日后稳定和提高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提供了政策保障。

  最为重要的是,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压力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企业年金。这两个通知不仅对企业年金制度是有益推动,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也是重要尝试。从1991年建立补充养老金制度至今已有22年,这22年中养老金制度的第一支柱取得长足发展,但第二支柱发展相对缓慢。从长远看,此次人社部等四部委两个通知的发布将会大力推进多层次社保制度的建设。另外,完善企业年金投资运营,也是对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次制度推进,为推进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夯实基础,将有利于下一步全国事业单位乃至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固定收益类品种有待增加

  中国证券报: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企业年金投资收益为5.68%。如何看待未来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趋势和问题?

  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未来仍有巨大空间。但是,在与基金市场需求和国外企业年金发展状况相比较后,还应承认未来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方面,固定收益类品种有待增加。监管部门和管理机构不断呼吁拓宽投资渠道,给企业年金多一些投资选择余地,以使其能够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但是,在人社部11号文对投资范围的限定下,企业年金投资业绩高度依赖国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表现,这并不利于资产投资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企业年金投资收入不稳定,甚至年收益出现为负的情况,例如2008年投资收益率为-1.83%,2011年投资收益率为-0.78%。

  另一方面,投资效率有待提高。2012年底投资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共计4800亿元,这些基金分布在2200个投资组合中,平均每个组合管理资产规模只有2亿元;相比而言,基金公司管理的2.5万亿公募基金只有1100个组合,平均每个组合管理资产20多亿元。在现在这种一对一的投资模式下,企业年金投资组合数量大、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经营,投资管理人为此需要配备大量的基金经理和估值、清算人员;同时,一个基金经理不得不管理多个投资组合,精力难以集中,很容易影响市场判断和投资收益。

  中国证券报:对于企业年金相关的金融机构而言,未来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郑秉文: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部门对于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等五类人的管理效率要求逐渐加大。如24号文推出了养老金产品,由投资管理人发行标准投资组合。企业年金委托人选择自主投资的可能性加大、积极性提高,这将迫使受托人(包括法人受托和理事会受托)必须更加积极投身企业年金管理并提高管理效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受托人缺位的问题。受托的理事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对其提高专业化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投资管理人由被动的业绩竞争转变为主动的产品开发,其在共同基金市场的专业优势将在企业年金市场上得以有用武之地。此外,投资范围扩大也将大幅增加托管人、账管人的工作量,对其提出技术上的新要求。

  另外,监管部门在23号文中增加了固定收益类产品,扩大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但同时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在投资比例上做了严格限制,相关机构需严格执行,尤其是对信托产品。(中国证券报)

  郑秉文:年金是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对接的接口

  4月17日,第十届北大赛瑟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养老年金市场发展高层对话中表示,中国的社会保障必须要注入商业保险的因素,去年9月份6部委发的大病保险引入了商业保险的因素,我觉得是一个进步。年金市场方面,如果个人账户做实,就应该让它年金化。如果要年金化,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必须对接,这个对接的接口就在年金,就是个人帐户,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当中个人帐户的发展,也是商业保险创造发展年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路径。

  以下是郑秉文的发言实录:

  我参加这个会特别高兴十分钟,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准备,因为我正好这个礼拜和上个礼拜特别的忙,我只能头一天晚上准备第二天的。今天这个会我听了特别好,我先说闲话,我听了龙部长的发言,龙部长的发言我听了几次,但是今天他说他是个外行,我觉得今天这个外行说的特别好,好多的内行讲的呢,或者说好的内行的思想,我觉得不如外行,甚至远远不如外行,那么龙部长的讲话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对欧债危机的认识,他认为这里有福利因素,我觉得这是一个政府高官认识清晰的地方。第二个地方就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应该改革,龙部长重提改革,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亮点。

  再一句闲话,我讲一点研究社会保障,社会保险这么多的研究中心,我也都去讲过了。那么北大的团队在我的心目当中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大家知道现在研究社会保障,从学术思想讲分两拨,一拨是那样的,一拨是这样的。我喜欢这样的,就是有改革,有市场,这是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心得,我今天就按照这个讲,这是第二句闲话,北大这个讲坛符合我的口味。

  第三句闲话在我开讲之前呢,我昨天晚上仔细琢磨了这一节高层对话的题目,叫做中国养老年金市场发展,然后我就重新打开电脑看给我发的东西,我一看有孙院长的一封信,她给了我三个思考题,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现状和困境,养老年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中国养老年金市场的未来展望,我就品位发的这三个思考题的滋味,我想知道会议组让我讲什么东西,为什么让我讲这些东西,我就是十分钟,现在说的都不是废话和闲话,后来我想明白了。

  养老年金市场,那么养老不用说了,年金是个什么东西呢,怎么叫养老年金,这个市场不用说了。于是养老年金市场和养老金市场一样吗?是不一样的,断然不一样的,我不管大家怎么理解,应该正确的理解。孙院长给我的这个函我理解了狭义和广义之分,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我今天我的发言是狭义的,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的是没有市场,有的必须得有市场,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下面我进入这个正题,我讲年金产品,我们的现状是一个什么现状,中国的养老年金市场现状是个什么现状?中国非常有幸第一支柱可以产生年金,因为你的设计是统帐结合,你的统可以说是一个年金,说年金不是一个产品,是国家提供的是不可能交易的。那么可以交易的是什么呢,能交易的必定是个人帐户统帐结合,你的个人帐户必定应该是这样,非常遗憾个人帐户没有变成年金,一次性发放都没有,帐户是这样的一种设计,这是第一个现状,第一支柱。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什么叫企业年金。我们有年金了,应该有年金市场了,对不对?但是还是非常遗憾,它不是一种年金,它是一次性发放的。据我所知发放年金,都是一次性的拿走30万,50万,最多的八九十万,最可能产生年金的这个市场还没有出现年金。于是,有很多的委托人就是非常有意见,就是说如果他回家搓麻了,或者说回家赌博了,回家炒股票了,我企业都是国企建立年金都是国企,国家还得背这个包袱,所以很有意见。第二支柱没有,这是现状二。

  现状三,我们的私人市场,当然了企业年金也是这样。那么说商业保险市场,或者说寿险市场,每年寿险的收入一万几千亿,寿险的理赔支出一千几百亿,可以推算,一千几百亿大约能有上百万人,大约应该有上百个人获得了寿险的产品。那么这里能有多少年金呢,有一部分,肯定有一部分,但是你想数量太多了,一共加起来1300亿前年是这样,放年金多少人,我估计一百万人,在中国泱泱大国13亿人口,这样的一个大国里面,真正的年金市场是多少呢?就是这么一丁点,覆盖人口是一百万,每年支出一千亿左右,第二支柱根本不是年金,你的第一支柱也没有年金,这就是你的现状,第一个孙院长给我出的题现状我讲完了。

  困境:第一个困境是第一支柱,第一支柱困境在那儿?你统帐结合设计的挺好,它要吸收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帐户,二者的长处,男女长的漂亮生的孩子很漂亮,他也高她也高长出来的孩子是姚明,但生出来的孩子很矮,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说了,因为连续9年上调待遇,个人帐户已经模糊了,这是第一个问题。你的帐户可以产生年金吗,什么叫产生年金,产生年金必须是退休的时候,帐户的钱所有余额在一起,到商业保险公司买年金,这个就是年金,拿空帐户到了老板那儿,保险卖吗,没有人卖的,这个时候卖给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国家,只有国家。国家必须得给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帐户变成什么了呢,我们的困难是什么呢?你把这个做实了,真正的可以产生年金,很难啊,中国官员都不这么说,尽管大家已经这么做了。

  第二,实践上不可能,因为你的帐户现在已经统帐二万二千亿了,做实它很难,得几万亿的转移支付,这是第一支柱的困境。

  困境二,第二支柱。第二支柱完全可以采用年金,不管叫第几支柱,你说智利1981年的改革是第几支柱,说着把自己绕糊涂了,就记住强制性基本养老保险,帐户制度和非帐户制度。香港、智利都是帐户式的,加入统帐,凡是有帐户的,做实的多少拿着它去变成年金了呢,有,不多。因为它是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

  那么如果把它类比我们的自愿型的企业年金制度,没有很高的可比性,如果说有可比性,美国有一部分完全积累制的职业年金,我们叫职业年金叫企业年金吧,我看到的统计数据显示30%年金化的,是真正的年金市场。于是我们固定在哪儿呢,在于我们支柱设计没有考虑到的,我们职业年金我们昨天开的会,热烈庆祝贯彻解读执行23号24号通知,23号特大发行投资范围了,24号是投资管理人可以发行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了,欢欣雀跃,但是还是处于一个粗放的初级阶段,我们政策没有考虑到,因为我们比它严峻的这种形势和缺失多的多,谈不到。

  企业年金待遇发放的年金化问题,没有谈到,没有拿到议事日程上来,但是它是重要的,这是第二支柱的缺陷。

  缺陷三,关于第三支柱,就是叫第三支柱,叫寿险,商业寿险,那么商业寿险我觉得它的发展要靠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没有第一支柱靠第二支柱完全自己靠年金产品很难,我讲了三个支柱缺陷,第二点讲完了。

  最后一点未来展望,我有很多的话要说,实际上就一点。我为什么我说龙部长的话很有启发呢,他是外行,讲的比内行讲的好,我觉得这个世界发展,在于他的理念,不在于他懂不懂,官越小必须得懂,我不懂当不了小官了。第三点展望我有这么一个想法,中国的社会保障,因为我是研究社会保障的,商业保险的事我不懂我是来学习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必须要注入商业保险的因素,去年9月份6部委发的大病保险引入了商业保险的因素,我觉得是一个进步,有阻碍和障碍应该克服,应该前行。到年金市场这个方面,我个人觉得如果个人帐户要做实了,就应该让它年金化,如果不是年金化,做实了还有什么用呢,那么如果要年金化了,必须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对接,这个对接的接口就在年金,就是个人帐户,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当中个人帐户的发展,也是商业保险创造发展年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路径,这个路径取决于我们的观念,无论大病保险还是个人帐户,对年金化产品,对个人帐户年金化的监督是一个排斥的态度,完全把市场看作市场,国家的看作是市场,国家应该拿出东西,税收优惠政策不给你这就割裂了,现在是一个混合的时代。

  养老金投资涉深水区 4800亿元年金大松绑

  投资范围拓宽,基础设施债权或受青睐。分析人士预计,23号和24号文或将引发企业年金相关机构对于基础设施相关投资的极大关注。根据23号文,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金融产品之外,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

  据了解,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且基础资产限于投向国务院、有关部委或者省级政府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债权资产。投资品种限于信用增级为A类、B类增级方式。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养老金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王东姝称,此次企业年金扩大投资范围正好契合了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需求,目前许多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机构都在密切关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预期年化收益在5.5%-6.2%,这个收益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王东姝说,最为重要的是,这类投资一般都是风险较为可控,而且能产生稳定、持续的收益。

  易方达基金养老金部产品经理闫化海表示,企业年金可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确颇受市场关注,但是预计投资规模会比较有限,因为相关的流程审批都比较严格和繁琐。

  据悉,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稳定的投资业绩,上个会计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另外,监管部门还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企业年金委托人的投资偏好,为企业年金基金设计、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

  人社部方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已达5.47万家,参加职工1847万人,积累基金4821亿元,基金规模年均增长在30%以上;2012年企业年金基金新增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当年加权平均收益率5.68%,呈现快速较好发展势头。

  人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近期联合出台新政,即《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简称23号文)、《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4号文),力促企业年金扩大投资范围、投资管理人发行养老金产品等,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由此进入深水区。业内人士预计,投资范围扩大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将尤为受到市场关注。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年金市场仍旧潜力巨大。财税支持不足、资本市场发展仍待壮大、相关投资比例相对严格等阻碍企业年金进一步发展的多重问题,仍需要监管部门、参与机构等共同解决,最大程度实现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保值增值,并为未来更大规模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积攒宝贵经验。

  市场化投资进入深水区 限定风险面临更大挑战

  分析人士直言,人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四部委近日连发23号文、24号文,意味着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进入深水区,社会各界也对企业年金市场的壮大发展寄予厚望。与此同时,如何在坚持市场化投资方向的同时,限定其风险仍是企业年金市场、及相关机构必须探讨的课题。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表示,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仍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要想在战胜通胀的基础上,再保持较好的投资收益,仍然会面临很多困难。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压力相应也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企业年金。这两个通知不仅是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有益推动,也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年金的各项投资比例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对此,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家斌提出,如果将来我们放开了企业职工的选择权,那么个人的风险偏好可能就是一个问题。比如,如果职工想增加权益类比例配置,怎么办?

  易方达基金首席市场官高松凡认为,一方面,投资范围扩大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二级市场及短期产品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部分投资品种的风险区间是很大的,因此对于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理甚至估值核算等方面要求会更高。高松凡称,从11号文到第23、24号文,相关部门对主体、产品等都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这是基于长期稳健、限定风险的考虑。另外,企业年金未来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其目的也是为了分散企业年金的资金安全风险。

  追求绝对收益的理念也得到了大部分市场人士的认同,称企业年金投资不能承受试错之痛。一位企业年金基金经理坦言,企业年金是在确保绝对收益的情况下才会追求相对收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能不是一个市场明星投资经理打造自身价值的平台。如果投资管理人最终交上去一个负收益的成绩单,没有达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目标,那么相对市场指数再好,排名再靠前,都没有意义,企业和职工也不会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限定风险、提高投资效率,加强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工作,将是2013年人社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包括扩大信息披露范围、增加披露内容、改进披露方法,由原来的每半年披露一次改为季度和年度披露等。

  市场人士对此表示,未来通过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市场上公开的比较,我们再做选择就很容易了,因为他有很清晰的规则,有很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还有很鲜明的投资风格特征等。

  规模增长潜力巨大 财税支持必不可少

  根据人社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12年末,21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资产净值为4451.62亿元,较2011年增约34%;建立的组合个数为2206个,较2011年增17.4%。而在2007年,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金额仅为154.63亿元,当年组合数为212个。也就是说2007年至2012年间,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金额增加了近28倍,组合数也增加了逾9倍。

  目前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尚不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10%,还有不少有能力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仍在制度覆盖之外。由此可见,年金的潜力仍旧巨大。为了进一步壮大企业年金规模,财税方面的支持必不可少。联想集团高级经理彭福超每次说到这个问题都称我们企业有倒不尽的苦水。实际上,企业年金税收方面的鼓励,影响到年金的长远发展,这个市场需要更多的政策呵护。

  高松凡认为,配套税收政策不到位,导致企业缺乏建立年金计划的积极性。此外,由于缺乏税收优惠及政策引导,个人缴费方面几乎就没有起步。虽然目前企业年金规模,每年均以约20%的速度增长,但这远比制度建立初期设想的速度慢。

  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董事主管陈力君对此认为,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已经越来越具备国际化视野。谈及如何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他称应机制上鼓励企业和个人,把资金做长期的养老投资。美国比较成熟的经验就是减免税或者税收投资,即不收当年的税,用的时候再抽税。美国这个阶梯税率,其实是给正在工作期间的职工非常大的优惠,当年可以省去30%-40%左右的税。这或许是中国企业年金未来一个可以参考的经验和方向。(中国证券报)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范围有望扩大

  昨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人社部或将扩大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范围,新增加投资管理人。

  记者获悉,人社部近日召开了2013年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座谈会,会上传出消息称,人社部将根据投资管理人投资业绩与收益情况,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实施劝退,并将建立投资管理人劝退机制。

  人社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在会上透露,如果投资管理人业绩一直上不去,人社部会找其谈话,让其退出年金管理人资格范围。

  记者查证得知,早在2008年8月,人社部曾下发《关于延续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的通告》称,按照有关规定以及评审,注销了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资格,注销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资格。

  据记者了解,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有21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集中了我国部分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养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包括投资管理人、受托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

  人社部基金监督司副司长张浩4月16日出席由中国社科院举办的解读和实施企业年金第23号(《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和24号文件(《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座谈会时指出,中国企业年金未来发展将有很大空间,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应在确保绝对收益的基础上,再考虑相对收益。(证券日报)

  一季报透露社保基金动向 近5亿元资金哄抢5股

  随着年报和季报披露进入密集期,社保基金一季度持仓动向逐步曝光。统计显示,截至4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81家公司公布2013年一季报,社保基金共出现在2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持股数量合计3.21亿股,以持股市值计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持仓市值合计为31.33亿元。其中,社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对7家公司股票进行了继续增仓,它们分别为:海信电器(489.98万股)、利源铝业(420.60万股)、七星电子(304.76万股)、和佳股份(291.69万股)、长园集团(247.64万股)、得润电子(117.18万股)和星辉车模(27.67万股)。

  海信电器成为社保基金增持数量最多的一只股票,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2家社保和6家基金等8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21486.81万股,较去年四季度增持5036.89万股,增持幅度为30.62%。其中,本期2家社保合计持有3190.88万股,较去年四季度增持489.98万股,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持有1690.84万股、全国社保基金407组合持有1500.04万股。目前该股最新收盘价为14.98元,4月以来累计涨幅为17.67%。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社保基金新进5只个股,累计持股数量为2774.38万股,以持股市值计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持仓市值合计为4.52亿元。具体看,以上社保基金新进个股分别为:兴蓉投资(1207.44万股)、大北农(973.36万股)、辉丰股份(336.31万股)、亿纬锂能(201.63万股)和凯利泰(55.64万股)。

  在行业方面,一季度,电子元器件、医药等行业类个股受到社保基金的偏爱。其中,电子元器件类个股有3只,它们分别为:得润电子七星电子亿纬锂能,社保持股数量分别为500万股、387.50万股和201.63万股。同样,医药类个股有2只,它们分别为:和佳股份(545.17万股)和凯利泰(55.64万股)。

  通过数据统计进一步发现,在社保基金重仓股中,有10只个股4月以来涨幅跑赢上证指数,上证指数同期下跌1.91%,占比47.62%。其中,海信电器(17.67%)、一汽轿车(15.56%)、得润电子(10.17%)、同有科技(6.20%)、辉丰股份(5.06%)、凯利泰(4.03%)和兴蓉投资(2.74%)等7只社保基金重仓股4月以来逆市上涨。(证券日报)

  险资去年四季度增仓招行3.32亿股

  华夏、宁波、兴业及北京银行“前十”未现险资身影

  今年2月以来,银行股开始调整,大多数股份制银行股价跌幅均在15%以上,机构的判断也出现了明显分化

  截至4月16日,16家上市银行已有11家公布2012年年报。Wind资讯数据显示,险资、基金等机构对银行股的态度明显分化。与去年三季度相比,去年四季度,险资减持银行约13.59亿股,基金则增持约86.97亿股。而全年情况则正好相反。与2011年相比,2012年险资增持银行约41.26亿股,基金则减持约17.11亿股。

  去年四季度

  险资减仓银行股

  截至4月16日,16家上市银行已有11家公布2012年年报。Wind资讯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保险公司共持有银行股177.56亿股,低于去年三季报的191.14亿股,显示险资四季度减持13.59亿股银行股,减持比例约7%,但去年全年险资增持了41.26亿股。

  从去年年底和三季度险资持有银行股的对比情况看,16家上市银行共有8家被减持,2家被增持,2家不变,4家上市银行未进入险资投资视野。相反,基金对16家上市银行无一例外全部增持。

  数据显示,险资对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态度也不一致。去年四季度,农行、工行、中行均遭到险资减持,分别被减持下降了约7.91亿股、1.19亿股和2.86亿股,建行则被险资小幅增持0.02亿股。

  股份制银行方面,险资去年四季度明显增仓招商银行3.32亿股,而对于去年四季度股价大涨约40%的民生银行,险资持股比例未变。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未出现险资的身影。

  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则明显对银行股青睐有加。Wind资讯数据显示,去年年底,基金共持有上市银行股份173.47亿股,大大高于三季报时的86.49亿股,显示基金四季度大举增仓86.97亿股,增持比例翻番,但去年全年基金对银行股整体呈减持态势,约减持17.11亿股。

  相比于四大行,基金对股份制银行股更为青睐。数据显示,四季度,基金对民生银行持股比例上升约3.3个百分点,对北京银行的持股比例上升幅度最大,达10.8个百分点,对受到险资“冷落”的宁波银行华夏银行的持股比例增幅均在9个百分点之上。四大行方面,基金对农行增持力度最大,增持了15.21亿股,持股比例上升约6个百分点,对建行增持了3.98亿股,持股比例上升约4个百分点,对工行、中行持股比例分别上升约0.32、0.1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安银行年报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全国社保基金110组合在去年四季度小幅减仓平安银行132万股,全年则小幅增仓200万股;QFII仅在南京银行年报中出现,BNP PARIBAS去年四季度增持南京银行约0.61亿股。

  大涨之后现调整

  银行股未来走势存争议

  去年四季度,银行股涨势明显,领涨的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股价涨幅在40%左右,但今年2月以来,银行股开始调整,大多数股份制银行股价跌幅均在15%以上。银行股下一步走向如何?机构的判断也出现了明显分化。

  业内人士认为,从年报数据可以看出,银行股已步入差别化投资时代。比如,在已披露的2012年基金年报中,基金整体净买入兴业银行44.14亿元,但整体净卖出招商银行111.29亿元。此外,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也分别被基金净卖出34.54亿元、28.37亿元。

  国金证券认为,今年银行业市净率估值中枢在1.2-1.3 倍左右,2013 年行业本身不存在导致估值中枢下移的风险。

  但也有机构认为,尽管银行理财新规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影响较小,但是对其估值负面影响较大,且未来与此相关的监管政策有可能出台,所以对银行板块应保持谨慎态度。

  业内人士称,在其他周期性行业复苏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银行股由于业绩增长确定、估值较低,在大板块中具备一定比较优势。所以,包括险资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仍将其作为重要的蓝筹股代表进行重点关注,但机构对具体股票的选择将会出现分化。(证券日报)

  地产扭转大盘跌势 反弹趋势或延续

  本周二,上证指数并没有跟随外围市场大跌而调整,反而出现了探底回升格局,以地产为代表的强周期权重股板块起到领涨的作用,短期趋势有好转迹象。

  之前几次反弹期间,主要是一些题材概念板块活跃,权重股并非担当反弹主力,大盘自然也是反弹过后的再度下跌,本周二的反弹时地产领涨发起的,这点需要我们重视,权重股领涨的反弹往往具有一定的多方基础,趋势也往往会得以延续。

  从技术面看,上证指数在去年12月中旬构筑的阶段性整理平台处受到支撑,该整理平台是1949点反弹行情的第一个整理平台,能否支撑住对后市意义非凡。

  另外,从波浪理论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目前股指正在构筑2浪的底部。指数自1949点启动至2444点结束,上升浪:2444—1949=495点;黄金分割:495*0.618=306点;2浪回调极限:2444—306=2138点。

  由于3月份经济数据未见惊喜,并进一步表明经济复苏力度偏弱,短期能否展开趋势性行情依然需要宏观基本面的配合,但进入4月开工旺季,估计二季度宏观经济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不高。

  据统计,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前一周继续上升,幅度达1.81%。其中,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和甘肃等部分地区的价格上涨10-30元/吨;华东地区水泥价格更出现明显反弹,部分地区单周反弹幅度达到30元/吨。分析人士指出,进入4月,下游需求继续好转,除华东地区价格持续拉涨之外,其他各区域水泥市场大多仍处于局部盘整的态势,后期调整的范围或将有所扩大。

  除了水泥市场的局部回暖外,3月份挖掘机总销量为21982台(包括出口),同比降幅从1-2月份的-47%收窄至-8%。

  水泥及挖掘机多属于政府投资主导的行业,4、5月份基建投资可能加速。

  尾市反抽或是主力作秀 高位构筑放量箱体疑似主力出货

  周三指数两度试探上方强压力2200,但受制于内生动力不足,之后筑M头破位下行,临近午盘甚至出现快速杀跌的格局,一度唤起市场的恐慌情绪。午后指数在2180平稳筑底之后再互联网电表仪器,医药等板块的带动下重拾升势。

  从盘面上看,笔者从3个角度分析。

  一,板块涨跌幅分析。互联网,电器仪器,元器件,医药等板块涨幅靠前,幅度在2%-3%之间,跌幅榜方面电力,银行,工程机械表现相对偏弱,跌幅在1%左右。概念板块方面,安防服务,充电桩,智能交通,生物疫苗等表现相对强势,涨幅在2.5%-3%之间。随着禽流感新增病例的增多,医药板块,生物疫苗板块的市场炒作性价值或再度被挖掘。

  二,赚钱效应。截止目前为止,沪深两市涨停的个股在6只左右,暂无跌停个股。沪市方面上涨家数对比下跌技术为477:460,沪市资金净流出达到36亿,相比之下深市上涨家数对比下跌家数为1072:535,资金净流入6亿。随着尾市指数反抽走势的出现,多空力量对比逐渐趋于均衡,但由于内生驱动力量依旧偏弱,盈利模式未能有效形成,因此赚钱效应并未随着指数的反抽走势出现而出现明显好转。

  三,从IF1304主力合约来看,多头持仓龙虎榜中,前三甲国泰君安,港大期货,广发期货分别减持多单612,525,653手,总量减4995手。反观空头持仓龙虎榜,前三甲国泰君安中粮期货,减9手,中证期货减1322手,中粮期货增52手。总量减5505手,整体上看机构多空力量对比并未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不过一旦后市沪深300指数完成中继下跌平台的构筑后反水做空,则预计空头持仓龙虎榜中的空头持仓将会大增。

  昨日尾市指数出现探底回升态势,一度勾出投资者预期指数再度出现大阳希望,但由于多头默契不足,赚钱效应不佳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促使指数的反弹之路坎坷。一般而言在指数累计出现连续阴线的打击之后,寻求低位补仓的投资者将会集中进场从而制造出技术性反抽,因此面对指数尾市的反抽我们认为根基并不可靠,不排除是主力作秀的可能。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第一,盘面惊现特殊分时特征。

  根据数据统计,指数从上一中继跳板形成整理之势后向下滑落至最低点来看,累计下跌幅度已经达到将近50多个点(2219-2164),因此可想而知的是,当初在2164预期指数形成触底回升态势的投资者已经被套50个点,按照一般炒股形态的逻辑来分析,90%的投资者都会选择2种决策,1,不愿选择割肉继续等待指数触底反弹。2,低位补仓平摊成本。这就意味着一个事实即一旦指数触底反弹,则将面对低位补仓的获利盘以及2164上方套牢盘的双重打击,所以从分时上来看,指数反弹根基并不稳固。

  第二,指数在高位构筑放量箱体疑似主力出货。

  众所周知,在1月份至3月份这一段时间内,沪市量能基本保持在1200亿的水平线附近,然后更进一步分析,在这一段时间内指数基本上呈现出无功而返的局面,这就意味着多空双方在进行着剧烈的筹码置换,继而造成指数形成原地踏步的格局,综合来看2013年1月至3月指数形成原地踏步加放量滞涨的格局是藏在指数背后的一大忧患。

  第三,再融资对市场的冲击力度不容忽视。

  据悉,兴业银行中国交建?等253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债等形式进行了再融资,募资总额高达4691.13亿元,较去年同期3440.2亿元的再融资总额增长36.38%。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条件要比IPO宽松的多,加之市场存量资金有限,盲目进行再融资给市场的打击可想而知。因此我们不得不防范再融资对股市形成的抽血效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指数后市整体面临的压力依旧较大:1,盘面赚钱效应不佳。2,领涨热点不明确。3,再融资可能带来的冲击。4,宏观经济数据整体低于预期。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即使出现尾市反抽动作,也不能视为强势表现,另外策略上,一般不应该在指数杀跌过程中盲目抄底或补仓!

  寻底格局未改 阴十字星再现变盘窗口

  两方面制约A股反弹

  主持人:昨日大盘并没有延续上一个交易日的走势继续上攻,而是在5日均线受阻震荡回落,报收一根下影较长的星线。请问,哪些因素制约了市场持续反弹动力?

  倍新咨询: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8%的预期,且从实际数据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及货币超发的力度丝毫不减,房地产增速大幅超过预期等因素表明以及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尚不明朗。4月15日GDP数据公布后,A股继续破位下行。IPO重启的传闻自3月以后就未曾间断,每一次都使得大盘出现惊魂一跳。狼来了的股市一次次唱响,或许,IPO真正重启的时候,A股不再担惊受怕!当前市场疲态尽显,IPO开闸在即,再融资压力以及解禁股压力,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等因素还将继续成为A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目前来看,仍不用太过悲观。虽然经济数据略低于预期,但这是代表着过去一季度的情况。目前国内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稳定,忽高忽低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一季度不理想不代表二季度仍旧疲软,所以随着经济转型的继续深化,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得到改善,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了第二波布局的时机。

  金证顾问:短期大盘在2200点下方形成目前这种弱势的震荡局势。一方面,在近期外围市场的不稳定的负面影响下,A股将面临较大的考验。海外市场多数大幅下跌,特别是黄金市场跌幅较大,整个国际市场的金融格局可能会面临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新的变化过程中,A股能不能承受这一压力对A股是个检验。另一方面,年初市场都判断一季度经济将延续经济复苏态势,增速会有所上升,但是实际情况却低于预期,一季度增速同比增长7.7%,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环比增速只有1.6%,创下近年来的新低。这也令投资者忧虑经济增长的动能减弱会导致今年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所以,短期市场如果没有重大利好的刺激,股指还将维持在2200点下方反复震荡,等待市场信心的进一步提升。

  股指上下两难

  主持人:昨日,上证指数呈现缩量回调走势,但尾盘股指出现小幅放量拉升,最终上证指数收得带长下影线的十字星。请问,从技术角度看,后市股指将如何演绎?

  东吴证券(601555):首先从均线上看,中短期均线形成了空头排列形态,预示股指上方压力较大。然后从BOLL上看,大盘已经跌到了BOLL的下轨附近,有望得到强力支撑。因此综合技术面判断,预计A股短线上下两难,将维持横盘走势。

  招商证券(600999):股指目前或上下两难,目前两市股指均受制于均线系统压制,同时量能持续低迷,反弹无力。但沪指离2130点即本轮自1949点以来上涨幅度的0.382分割位附近已经不远,同时这一位置还是前期底部箱体震荡的上沿,应有较强的支撑力度。综合来看短期内股指继续维持弱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金证顾问:目前大盘距离2444点调整以来的2浪调整形态当中的0.382的重要防线位2140点已经相差不远,继续下行进行调整的空间非常有限,股指随时有可能在2200点下方的某一个点位启动3浪的反弹浪。

  重庆东金:昨日两市整体维持震荡,仍处于抵抗性下跌过程之中,沪指连续3日收在2200点下方,说明已经有效跌破2200点。技术指标看,MACD指标显示反弹有望发生;KDJ指标向上,但买盘力量不足;布林线指标方面,开口放大不变,下跌通道还在形成。

  广发证券(000776):大盘短期震荡盘整的概率偏大。周三大盘若能收带量中阳,则低位金叉出现,市场迎来反弹的概率便会增大。反之,若继续下跌,则大盘新一轮下跌将难以遏制。

  关注医药等优质品种

  主持人:周二领涨的房地产、建材、银行、券商等板块昨日却成为沪指反弹的阻力,而以酿酒食品、医药生物为主体的高价股却大放异彩,显示了当前热点切换较快,机会转瞬即逝的局面。请问,后市应该关注哪些板块?

  招商证券:操作上继续控制仓位,仓位较低的投资者可借调整机会低吸地产、汽车、家电、金融等低估值蓝筹以及电子通信,环保、医药食品等优质品种。

  东吴证券:建议稳健型投资者短线仍应多看少动,保持观望为主。激进型投资者在控制仓位前提下,重点关注高送转概念股。

  大摩投资:操作上由于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在成交量未有效放大之前建议还是暂时观望为主,对于一些跟城镇化相关的个股可以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谨慎关注。

  预期反复修正 震荡市基调不变

  在美国道指不断创出新高之际,A股市场却走出了弱势向下的行情。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出炉挫伤了经济复苏的预期,外盘黄金带动的大宗商品暴跌也拖累了A股相关资源类板块。最近两天大盘虽然出现了技术层面的反抽,但短线依然不宜乐观。不过,在风险释放过后,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修复行情。

  基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经济长期增长台阶下移带来的震荡效应,今年上半年市场会反复出现这种预期太好转而向下修复、预期太差而向上修复的行情。近期深刻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是黄金暴跌,我们预计未来黄金等大宗商品的波动风险将加剧,目前投资者先于美联储行动的信号较为明显,未来将形成做空梯队,黄金、大宗中期向下的可能性加大。对A股而言,一方面大宗商品趋势性向下对资源类板块形成压制;另一方面对供给端价格的影响可能通过成本传导至企业盈利,尤其是那些需求端改善明显的行业。

  在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市场流动性偏宽松的背景下,一季度创业板指大幅跑赢主板指数。目前,经济不确定、流动性宽松的市场环境仍将持续,但由于创业板估值高企、IPO重启预期始自创业板,以及一季报陆续披露,成长性股票仍将有所表现,业绩分化将导致结构性行情继续演绎。

  市场流动性方面,在IPO重启前,整体市场资金仍处于流入的状态(包括新增账户、QFII、RQFII等),但尚不足以支撑行情走太远。事实上,年初以来资金面的流动性宽松屡屡超出预期,这和社会融资总量的高速增长有关。但银行间资金面的宽松不等于A股资金面的宽松。社会融资总量的高速增长显示出非信贷融资继续快速扩张,即所谓的“影子银行”,金融体系中的无风险利率定价结束了快速上扬的过程,但并未显著下行到合理位置,这也决定了股市的地位和吸引力只能居于较低位置。

  我们注意到,自2012年6月份以来,社会融资总量的同比增速出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去年12月之后。其走势和A股会有阶段性的同向,甚至领先作用,但整体来看却出现了背离。自2012年以来,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由负转正,季调后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高于同期M2的增幅。而上证综指同期却震荡下行,一直未能突破2012年2月2478的高点。就基本面而言,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长有助于基建投资资金的保障,并带动基本面复苏和增长。但这种基本面的证明传导效应明显慢于资金面的负面传导效应,非信贷金融的高速发展对A股市场是一个挤压作用和抽血作用。2009年至今的16个季度中,有10个季度A股全部非银行上市公司的ROE低于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资金从股市融资中大幅流出,这也是最近三年熊市的魁首之一。

  从已公布的年报来看,去年四季度企业盈利有所回升,动力主要来自于库存去化和之后的补库存;但从最近的工业企业效益数据来看,此轮库存周期存在短期向下调整构筑双底的可能。截至4月15号的年报显示,全部A股的存货周转天数由去年三季度的101.3天降至93.5天,为1年来的最低水平;企业的现金流质量也出现恢复,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占比从去年三季度的18.95%增长到20.59%。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继续增长,库存同比出现了小幅回升,这预示着本轮库存周期将出现调整。从各类企业盈利改善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一枝独秀,其余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目前的利润总额当季同比依然向下。国有企业受益于资金成本和资源优势,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诸如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利润仍在下滑,这和一季度孱弱的经济数据表现相符。

  春节后市场情绪开始回落,估值优势被削弱,因而对资金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二季度在IPO开闸、经济复苏幅度不确定与结构调整的博弈背景下,市场情绪指标可能会继续下行一段时间。在滞胀威胁消除后,增长、价格或出现双弱的局面,市场受到情绪的左右而摇摆,不会大幅偏离温和的基本面。不过,当市场进入超卖区和利空消化殆尽后,则有望出现反弹,二季度市场整体有望维持震荡走势,下行的空间有限。

  行业配置上,在库存周期向上的大趋势下,择低配置业绩弹性较大的板块为上策。从3月份的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来看,成本下降毛利率回升和需求的温和回暖带动中游回暖的态势得以延续,上游行业仍低迷,下游消费品在低位上基本稳定,电力行业盈利持续明显改善。4月份随着旺季开工逐步得到确认,中游工业周期品会呈现量价齐升,但过去政府投资造成的供给端产能恶化会在中长期制约投资品产能利用率提升的空间。配置上,建议关注电力、电子、汽车等几个盈利增长相对较为靓丽的行业,也可关注建材和化工等。

  热钱汹涌流入A股不涨反跌 或待合适介入时机

  有一个现象颇令近期A股投资者困惑:“热钱”持续流入,股市却在跌跌不休。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44万亿美元,高于2012年末3.31万亿美元,也高于市场预期的3.36万亿美元,表明今年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热钱”流入快于去年。然而,“热钱”的加速流入并未阻断A股下跌步伐。2月18日至4月17日,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达11.4%。

  “热钱”流向了哪里?

  A股市场?显然不是,下跌说明了一切;楼市?虽然今年来楼市火爆,仍有不少游资游走于房地产市场,但“国五条”的出台以及各地落实细则的随即跟进,已使炒楼难度大大增加。

  或许,“3月人民币存款大幅增加4.22万亿元,较上月多增3.4万亿元,创单月量增最大纪录”,多少给出了答案。

  虽然生成3月4.22万亿元新增存款的主要渠道包括:贷款、类贷款渠道存款创造、“消失的存款”的回揽,但外汇占款同样是支撑存款增加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2954.26亿元,虽然较1月新增外汇占款6836.59亿元大幅回落,但前两个月新增外汇占款近万亿元,月均增量49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4946亿元的外汇占款增量。同时,有人根据外贸余额和人民币升值幅度估算,3月新增外汇占款仍有望达到2000亿元左右,增速之快非常罕见。而外汇占款,通常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内企业和居民将资产从外币转换为人民币,以及外围流动性宽松格局下资本流入有关。

  “热钱”为何宁愿变成存款,也不愿进入价值并未高估的A股市场?一方面,最近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实际利率水平高于美国国债收益率,“热钱”变成存款仍有套利机会;另一方面,“热钱”并非不觊觎A股市场的赚钱机会,也并非不想对A股股票进行“资产重估”,只是在等待合适的介入时机。

  “热钱”在等什么呢?

  宏观上看,“热钱”在等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中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究竟会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一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所说,“一季度已经过去了,对于一季度的形势,国务院很快要做全面评判,不仅要评判当前情况而且要分析走势。”中央会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又将怎样评判未来走势,还会出台怎样兼顾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政策,相信不久将有结论。

  中观上看,“热钱”也在等待自去年10月A股IPO进入实质性暂停后,监管部门何时重启IPO。有传闻称,IPO将于5月开闸,并与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同步配套推出。但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已明确表示,近期证监会未就相关话题接受媒体采访。虽如此,人们还是对IPO重启在即忧心忡忡。尽管理论上IPO重启不会影响股市中长期走势,但不可否认,一旦重启,A股短期走势将面临考验。假如IPO重启带来股市下跌,或许这就是“热钱”等待的空头陷阱和入市良机。

  微观上看,“热钱”同样在等待正在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季报,看季报究竟会向人们呈现怎样的经营状况,并以此判断投资标的的价值和风险。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不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出口企业的业绩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3月份我国对外贸易逆差8.8亿美元,一举改变了去年2月份以来保持的贸易顺差局面。

  关于“热钱”与A股的走势,有人认为其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如果“热钱”流入过多,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会加大货币收缩力度以回笼资金。比如伴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今年来,央行弃逆回购而用正回购,通过不断增加操作量的方式,持续回收流动性。

  不过,不管怎么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持续下跌,目前A股已跌至上证指数200天线一带,且成交量持续萎缩,短期继续做空的动能已显不足。在“热钱”对A股市场虎视眈眈之际,无论“热钱”流入跟股指涨跌有无关系,投资者都不宜继续盲目看空。 (金融时报)

  方正证券:冲破重要压力位才算安全 短期关注2220点压力

  本周三,市场并未延续周二的强势,而是出现平开窄幅整理的走势。早盘几次上攻2200点无功而返,午后权重板块再次拉升,但收盘仍收在2200点下方,盘中做多力量不足,量能继续萎缩,资金面继续小幅净流出。

  当前,场外观望气氛越来越明显,周三的小阳线根本没有带动作用,大盘重心已不断下移,5日均线在2200点附近,10日均线已经下穿年线,目前正逼近半年线。短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出台,大盘很难扭转弱势。现在2200点上方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强行突破后才会安全。投资者需重点留意2200-2220点之间的压力,如果未冲破压力位则不可莽撞参与。

  上海证券:权重股再成杀跌主力 第二波布局时机临近

  从周三的市场表现来看,权重股依然是下跌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银行股出现了大幅杀跌的情况。不过,指数并没有表现得不堪一击,前期的冷门板块以及近期的热点板块反复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银行、房地产、建材杀跌所带来的影响。

  权重股的集体杀跌,而且是在相对底部出现的集体杀跌,正是市场快速赶底的征兆。很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也许认为,经济数据的不景气会进一步打压指数的做多热情,指数有继续下探的可能。不过,笔者认为,目前无需太过悲观,虽然经济数据不景气,但是这是过去一季度的情况。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稳定,忽高忽低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一季度不理想不代表二季度仍旧疲软。随着经济转型的继续深化,以及各项不合理的状况得到改善,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了第二波布局的阶段。

  中原证券:缩量十字星透露玄机 短线等待量能放大

  如果单纯从沪指的表现来讲,市场确实没有太多机会,甚至是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但这只是市场的表象。实际上,小市值品种表现优异,尤其是创业板指数连续两日快速拉升,至少并没有像多数人想的那样快速回落,这也正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在沪指收出十字星之际,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及中小板指数普遍延续了反弹的节奏,某种程度上这为沪指提供了方向。经过数次反复之后,投资者对沪市的期望值不断降低,至少没有那么迫切了。虽然沪深涨幅榜上涨停股的数量依旧有限,但是两市没有一只个股出现跌停,这本身就说明了目前市场的态度,至少打压市场的力量已经变得非常有限,而再度压低指数需要筹码,目前在经过连续的释放后,空头显然没有更多的筹码了。

  短期,市场需要出现确定性的阳线发出突破信号,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才足以令指数突破上轨压力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场。毕竟现在资金更多处于场外观望阶段,大家都在等待明确信号的出现,届时就有望形成蜂拥之势,市场突破向上也就易如反掌了。

  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做的就是做好市场启动前的准备,在市场处在低位时学会布局,比如说一些填权概念,这有望成为后面一段时间的主线,资金或集中力度主攻这一方向,投资者要筛选出一些强势品种,把握除权之后继续拉升的机会。

  权重股疲软无力 短期大盘依然震荡探底

  技术面上,周四股指低开震荡反弹,一度攻击10日均线压力,由于权重走势疲软,指数上攻无力,盘中震荡回落。前日K线呈现带长上影小阳线走势,成交量比昨日稍有放大,显示出上方存在一定抛压,以此同时权重股走势低迷,整体来看,市场依旧趋于弱势。操作上,轻仓为主,等待市场出现右侧信号。 (华讯投资)

  上档套牢压力沉重 关注量能变化情况

  周四指数低开高走,金融以及资源类权重板块在10点左右突然爆发,推动沪指快速上涨并一度突破2200点关口。盘面上信息设备、房地产和信息服务等板块领涨,金融服务和食品饮料等板块领跌,PM2.5、环保,绿色节能等概念活跃。

  综合来看,周四指数低开高走,成交量方面依然平淡。早盘市场的表现更像是超跌之后的技术性反弹,指数上方仍面临大量的套牢盘压力和均线压力。短期量能如果不能有效放大那么指数反弹空间将不会很大。

  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尚未明朗,市场成交量仍比较低迷,在成交量未有效放大之前建议还是暂时观望为主,对于一些跟城镇化相关的个股可以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谨慎关注。(大摩投资)

  中期震荡下行概率大 短期弱平衡格局

  在市场未出现新的利空冲击的背景下,市场暂时或延续弱平衡的格局,这其中大盘股可能暂时震荡盘整,部分小盘股将伺机出动,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动,以把握热点的轮动节奏。中期而言,市场大概率将重回震荡下行通道,投资者不宜过于激进,短线宜快进快出,不可过多恋战。(倍新咨询)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