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加码融资平台贷款调控 平台贷规模只降不增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银监会加码融资平台贷款调控 平台贷规模只降不增

加入日期:2013-4-16 8:06:0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三年同一关键词:平台贷规模只降不增
  层级差异化管理、全口径统计,平台贷风控新规落定
  2013年平台贷新政出台,层级差异化管理和全口径负债统计制度成为防控平台贷风险新工具。
  记者获悉,中国银监会日前下发《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再一次明令各银行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这是银监会连续三年下发文件规范平台贷款,每年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降旧控新”,即通过整改缓释存量风险,同时平台贷款整体规模只降不增。
  一名大型银行人士向本报表示,《指导意见》体现了监管层对于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的态度依然趋于谨慎,目前平台贷款总量控制的压力仍未消除;而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之时,存量平台贷款的风险仍然居高不下。
  今年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向媒体表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为9.3万亿元,两年增长了2%。
  较讨论稿略有松动
  按照“保在建、压重建、控新建”的基本要求,《指导意见》要求继续坚持总量控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
  不过,与一个月前下发的该文件讨论稿相比,《指导意见》略有松动,删去了“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不得增加”、“占比不超过本行2012年末水平”以及“压缩县区级平台及高资产负债率平台的贷款规模”等内容。
  《指导意见》明确了“层级差异化管理”要求,规定新增贷款应主要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融资平台、保障性住房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删去了讨论稿规定的“省级平台贷款占比不低于上年水平,县、区级平台贷款占比不高于上年水平”。
  另一方面,对于现金流覆盖率低于100%或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融资平台,要确保其贷款占本行全部平台贷款的比例不高于上年水平,并采取措施逐步减少贷款发放,加大清收力度。讨论稿则规定,“对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平台发放的贷款,在全部平台贷款中占比不得超过35%;对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平台贷款,要逐步压缩,不得新增,确保其在全部平台贷款中占比不得超过15%”。
  对于新发放的平台贷款,《指导意见》提出了六个前提条件:一是现金流全覆盖;二是抵押担保符合现行规定,且存量贷款整改合格;三是融资平台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四是借款人为本地融资平台;五是资产负债率低于80%;六是符合《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即“463号文”)有关要求。
  中债资信分析师霍志辉认为,对省级融资平台和特殊项目贷款继续支持,表明监管政策预留着一定的空间,在实际执行中将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不过,在讨论稿中,按照“463号文”精神,银监会曾提出:借款人为非企业法人的,不存在以委托单位建设并承担逐年回购(BT)责任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行为;不存在将公益性资产和不符合规定的储备土地作为资本注入的现象;借款人为企业法人的,其偿债资金来源中不包括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等。
  根据《指导意见》,在投向上,对于“仍按平台管理类”的融资平台,新发放贷款的投向主要为五个方面:一是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二是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通过且资本金到位的重大项目;三是符合最新政策要求的土地储备贷款;四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五是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全覆盖的在建项目。对于“退出类”平台,严格遵循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一般公司贷款条件,实行“谁贷款,谁承担风险”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得向其发放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益性项目贷款。
  全口径管理融资平台
  《指导意见》强调,持续推进存量平台货款整改,对于整借整还的中长期贷款,原则上按照等额分摊的方式,每年至少两次偿还本金,利随本清。同时,各银行应根据现金流覆盖程度、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采取“及时收贷、收回再贷、据实定贷、引资还贷、只收不贷”的方式,逐步缓释存量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此次首次提出,要建立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在内的全口径融资平台负债统计制度;各银行要统筹考虑融资平台总负债规模与其偿债能力的匹配程度,加强对融资平台的全面风险管理。
  “审慎持有融资平台债券。”《指导意见》指出,各银行应将购买持有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的审批权限上收至总行,并参照新增融资平台贷款条件,制定相应的融资平台债券管理制度,实行总行统一授信、全口径监控和逐笔审批。
  在平台贷款“降旧控新”之际,近年来城投债规模却高速膨胀,并且商业银行大量通过理财资金间接持有城投债。分析人士指出,全口径管理和与城投债投资权限上收,将有利于降低融资平台风险集中在银行系统内。
  为了防范融资平台变相融资,银监会要求不得对未纳入“名单制”管理的融资平台发放任何形式由财政性资金承担直接或间接还款责任的贷款。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对于今年到期的融资平台贷款,各银行要与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制定详细的还款方案,逐笔明确还款日期、还款金额和偿债资金来源,并于5月30目前报各银监局和各级行总行。
  同时,密切监测到期贷款风险。各银行、各银监局要共同对今年到期的平台贷款逐笔建立统计检测制度,逐月统计到期金额和偿债资金来源;对于存在偿债问题的,要立即向监管机构报告,并及时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采取措施及时处置,避免出现重大违约事件。(.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分析经济已到重大转折期
  去年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但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并未如此前市场预期继续回升,而是回落至7.7%,这表明经济增长虽平稳,但复苏基础仍很薄弱。
  在此背景下,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无疑将成为挖掘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也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内需疲软是增速回落主因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这一增速不仅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超过8%的增速,也低于去年四季度7.9%的增速。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表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恢复不足是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制造业表现并不好;受严控公款消费等因素影响,消费增速也出现回落;出口不容乐观,工业生产和需求也相对不足。
  数据显示,一季度,投资增速为20.9%,与上年同期持平;消费增速为12.4%,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增速为9.5%,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尤其是3月份工业生产增速进一步跌至8.9%。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说,从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内需活动还未充分激发,一季度经济仍是投资来推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消费水平疲弱。另外,行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从工业生产来看,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生产增速仍在上升。
  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
  尽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出现波动,但多位专家表示,这不会改变全年经济增长缓步回升的态势。
  连平称,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欧洲企稳、美日和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所加快,有助于我国出口继续改善;投资方面,随着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投资会有所提升;消费在扰动因素减弱下也会缓慢增长。
  此外,库存方面,从一季度制造业PMI等数据中已可见库存增加的信号,这一趋势在二季度会更为明显。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产成品库存分项指数为50.2%,比2月上升3.6个百分点。
  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直接指标,社会用电量的回升更能说明问题。国家能源局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而2月份同比增速则为下降12.5%。
  金融数据也可以佐证经济回升基础仍存。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是有数据以来季度最高,这表明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增强。
  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会出现回升,但幅度不会很大。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到三季度经济增速会较二季度更高些,有望升至8%以上。连平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来说应该是开局平稳、稳中有进。他还重申,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对经济后期走势充满信心,并对全年完成7.5%的增长目标也有比较乐观的预期。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看来,未来政策重点应该是继续保持经济回稳的势头。
  张立群表示,随着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和十八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重大转折期,将从高增长逐步转向中速增长。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速在7%至8%区间波动将是常态。
  期待改革进一步释放红利
  张立群认为,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平稳变化。在此过程中,主要依靠的就是改革所带来的制度红利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释放的红利。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将为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空间。随着政府公共职能的增强,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推进;随着长远规划和规划立法工作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责制的建立,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空间和后劲将不断扩大。这些都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促进目前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扩大汽车、住房市场和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张立群说。
  专家和市场人士也普遍认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由此展开的财政、土地和户籍制度等相关领域改革,将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抓手。
  据记者了解,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近期或将召开。届时,《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有望正式公布,该规划涉及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目前,海南等地也正紧锣密鼓地编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
  事实上,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大部制改革随即启动。可以预期,改革红利将成为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