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制造·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托计划”)在未能如期还款、延长三个月还款期之后,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该计划的发行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信托”)成为第一家打破信托业“刚性兑付”的信托公司。
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天问拍卖”)官网挂出的最新拍卖公告显示,受债权人中信信托有限公司委托,其将于2013年4月28日15点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公开拍卖债务人——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下称三峡全通)的不良信托贷款债权。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截至目前,中信信托是第一家仅通过司法拍卖质押物来清算即将破裂的信托计划的信托公司。亦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中信信托不愿“兜底”,三峡全通拍卖债权之举,将改变信托业通行的“刚性兑付”潜规则。
所谓刚性兑付,是指信托产品到期之后,信托公司必须向投资者分配投资本金和预期收益;如果项目出现风险,导致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兑付,信托公司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实现对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分配,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兜底”。
信托计划进入司法程序
拍卖公告显示,以2013年3月31日为基准日,三峡全通信托贷款债权为人民币11.73亿元,其中债权本金11.23亿元,债券利息1115.64万元,违约金3881.17万元。上述债权担保物为宜昌市夷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夷陵国资公司)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龙盘湖的两宗总面积约187.33万平方米(2810亩)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天问拍卖称,该债权法律关系明确、清晰、手续齐全,债权人已通过司法机关对债务人申请强制执行。
此前的2011年12月28日,中信信托发起设立信托计划,募集信托本金共计13.34亿元,全部用于向三峡全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据了解,该信托期限为18个月,全部为现金形式认购,其中优先级信托本金9.9993亿元,可延长3个月。
据中信信托4月3日的该信托计划第十次信息披露,因三峡全通未能依据贷款合同的约定于2013年1月14日偿还贷款本息1.19亿元、于2013年1月16日偿还贷款本息4.72 亿元,抵押人夷陵国资公司、保证人梁士臣亦未主动履行担保义务,中信信托依据贷款合同的约定,于2013年1月28日宣布全部贷款提前到期。
今年1月22日,中信信托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公司副总周子民表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启动相应司法程序,拍卖是最终的手段。彼时,中信信托正在与湖北宜昌市政府积极协商。
据中信信托4月3日披露的信息,全部贷款到期后,三峡全通、抵押人、保证人未能主动履行还款和担保义务,截至2013年2月4日,该计划贷款合同项下欠款共计11.41亿元( 包括贷款本金11.23亿元;利息1115.64万元;违约金763.29万元)。2月4日,经中信信托申请,公证机关出具《执行证书》。中信信托以三峡全通、夷陵国资公司和梁士臣为被执行人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月17日,法院出具《受理执行案件通知书》,并冻结了保证人梁士臣持有的三峡全通公司25%的股权以及三峡全通公司的部分银行账户。同时查封了信托计划中的质押标的——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龙盘湖的两宗国有土地使用权。
上述两宗地块即是天问拍卖即将于4月28日拍卖的标的。据当时信托计划成立公告,该标的经北京首佳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估值不低于30.7亿元。
中信信托将成为范本
上述过程不难看出,在过去几个月里,中信信托采取了信息披露—发函敦促履行义务—申请执行证书—申请强制执行—司法拍卖的流程。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冯加庆指出,上述流程符合《信托法》规定,没有采取信托业一直执行的“刚性兑付”。
冯加庆并不支持“刚性兑付”,他说:“‘刚性兑付’让购买信托产品成为投资人的‘高息存款’渠道。”
多位业内人士亦认为,信托业在过去几年迅速发展为8万亿元资管规模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信托业的“刚性兑付”,但“刚性兑付”一直受到信托业内的争议。
冯加庆指出,“‘刚性兑付’与《信托法》并不一致。依据《信托法》,谁投资,谁受益,谁就承担风险。但是,‘刚性兑付’则将风险转嫁至信托公司。”一位信托业分析人士透露,在与委托人签订的各项信托合同中一直明文规定“风险自担”。
中信信托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不会对信托计划“刚性兑付”。据中信信托4月3日披露的信息,该公司将采取推进司法拍卖被执行人财产、公开拍卖贷款债权等措施敦促、强制被执行人尽早履行还款和担保义务,并在必要时召集受益人大会。这就意味着中信信托不会通过其他途径或者“刚性兑付”对信托计划“兜底”。
冯加庆认为,“此举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契机。”此举或对其他信托公司施压。刚性兑付当初是为了维护投资者市场,而采取的措施。若刚性兑付打破,投资人则会对信托公司以往业绩,信托产品的结构、投资标的、质押物更为看重。
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这对信托公司的业务能力是个考验。在过去两年表现激进的信托公司将自尝苦果。若执行‘刚性兑付’,其自有资金压力巨大。若跟中信信托学习,则会失去大量投资者。”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表示,中信信托不会“刚性兑付”之所以备受业内关注,在于信托业的资管规模从2008年的1.22万亿元到2012年年底扩大为7.4万亿元,信托计划风险必然会上升。对一些公司而言,兑付压力增加。中信信托此举将为这些公司提供一个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