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IPO停一停会死人么 叶檀:20%个税究竟起啥作用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水皮:IPO停一停会死人么 叶檀:20%个税究竟起啥作用

加入日期:2013-3-9 9:50:0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李志林:IPO信息混乱搅乱市场节奏
  华东师大李志林(忠言)博士
  春节后,美国股市连创117年的历史新高,欧洲日本股市均创出4年半的历史新高,唯中国股市仍步履蹒跚,两个半月仅比去年年底收盘2269点高出40多点,最根本的原因IPO重启的信息混乱,弄得人心惶惶,无心恋战。
  1、否认新股“暂停”,侮辱了市场智商。明明从去年10月25日起新股停发已4个半月,明明元旦后证监会发文,决定对880多家待审企业进行财务大检查,并作出了3月31日前为“自查”,4月——5月为“复查”,6月由证监会组织15个工作组500多人进行“抽查”,使市场得出了在大检查之前新股停发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但是,本周四,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却出来搅局,声称:“新股从来没有讲暂停、只是放缓了节奏。”证监会负责新股发行的副主席姚刚也持同调:“证监会从来没有说过暂停新股发行。”
  究竟是市场的智商有问题,误解了新股“暂停”,还是有些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强词夺理?还是用事实说话。从去年9月25日——10月25日,只发了一只1000多万的小盘股浙江世宝,这阶段可以说是“放缓”新股发行节奏。而从10月25日至今的四个半月里,没有发过一只新股,这显然是“暂停”新股发行,或“停止”新股发行。这是二三年级的小学生都能准确答出的常识是非题,市场上人所皆知新股“停发”已久,唯独主管新股发行的证监会副主席却连这两个概念都分不清楚。更何况,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副主席庄心一,以及周五证监会的“紧急澄清”中,都使用了“IPO重启”这个词。所谓“重启”,就意味着此前是“停止”。所以,管理层人士否认新股“暂停”,实在是侮辱了市场广大投资者的智商。
  2、“没有时间表”变成了擅出“时间表”,加重了市场的不确定性。2月28日,有记者问证监会主席郭树清:“4月份会重启IPO吗?”回答是:“重启IPO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言下之意,4月份不会重启,于是当日沪深主板大涨了52点和304点,中小板和创业板大涨了88点和15点。三月初,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答记者问时又称:“待审企业财务复查完成后,应该可以考虑重启IPO。”市场对此的理解是,重启IPO最早在6月。
  但是,人们万万想不到的是,3月7日中午,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却改称:“3月31日待审企业自查结束后,理应可以重启IPO”。此话一出,市场一片恐惧和愤怒,下午开盘后各主要板块均暴跌4%。虽然当晚及次日一早,各大媒体均发表了证监会历史罕见的“紧急澄清”或“自我纠错”,但是,市场还是不买账,以连跌两天对“紧急澄清”仍给予负面的回应。可见,“没有时间表”的外交词令式表态,是多么不确定,多么有弹性,多么可以随心所欲的解释,多么容易找借口改变,管理层内部的决策机制和行动机制是多么混乱!
  3、3月31日后,新股真的想发就能发吗?在我看来,如果在去年12月份或今年1月初,管理层就能实事求是、开诚布公地尊重市场规则,尊重投资者的知情权,向市场明示:IPO重启时间是2013年下半年,那么,目前的股指极有可能已涨到2500——2700点,一旦市场向上的趋势牢固形成后,即使重启IPO,也不至于扭转趋势。
  而现在的情况似乎很糟糕。去年10月25日停发新股的位置是2102点,目前只高出200点。如若就这样折腾下去,很快就会跌破了去年年底2269点,把今年入市者全部套牢。若真像很多技术派人士分析的那样,再次去考验2200点,那么不用多久,就会重新回到去年10月暂停IPO的2102点,所有为重启IPO所做的努力都白费。届时,时间窗口到,若管理层硬着头皮闯,重启IPO,并且“堤内损失堤外补”,加速发行新股,那么,再度跌破2000点,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因此,对管理层而言,在剩余的IPO暂停期间,不应指望IPO能更早的重启,更多地发行,而应抓紧有利时机,加大新股发行改革的力度,推出优先股制度,解除市场对新的大小非的恐惧;下大力气发展机构投资者;千方百计地营造股市“稳中有涨”的局面,形成市场的财富效应,提高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进场;尽力扭转股市经济晴雨表功能的长期扭曲,缩小中国股市与迭创新高全球股市的差距。
  4、低指数上加强“穿越”意识和“波段”意识。由于管理层在IPO时间表上的混乱和失误,我认为,1949点以来的行情将大打折扣,市场多数人预期的2650点目标,很可能成为梦呓。
  在“敌强我弱”下投资者怎么办?早在1995年,我就认为,中国股市炒作大盘股的行情绝没有好下场,并根据200多年来国外股市暴富的法宝——炒小、炒新、炒优、炒高成长、炒高扩张,遂提出“指数700,个股1000”的“穿越轮”的观点。
  面对当今“大象”般规模和严重缺钱的股市,人们必须果断放弃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在大盘股中打消耗战、阵地战的错误做法(进去的机构因没有接盘,已经全线满仓被粘,无法动弹,日益缩水,叫苦不迭),改为自我缩容,在新兴产业的板块和个股中玩“穿越”、玩“波段”。
  例如1949点以来,上证指数仅涨25.4%,但中小板却涨35.6%,创业板更是暴涨了54.7%。许多人不是都在指望上证指数涨到2650点吗?殊不知,中小板指数已提前到达上证指数的2656点水平,创业板更是提前到达上证指数3015点水平。这就是用板块穿越大盘指数。至于节能环保、医药、电子信息类的大批个股穿越大盘指数,更是比比皆是、涨幅惊人。
  目前,从管理层到市场的大多数人不看好有1056只个股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这是严重的偏见,是受到自身利益所驱使。管理层越反对、限制买的,恰恰是最好的东西(如房子、创业板股、ST股等,反之亦然)。殊不知,最近福布斯公布了“中国潜力上市公司100强”,其中就有85只创业板,沪市主板只有两只。这是外国人看中国股市的价值眼光,足以让国人大跌眼镜。
  许多人认为,买大盘蓝筹股是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理性投资,而买创业板和中小板则是投机。事实恰恰相反。目前炒作大盘蓝筹股的,绝大多是都是短线投机,持股不超过1年,包括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和QFII在内在内。而买创业板中小板、并且持股1——3年做长线投资的,却比比皆是。
  当然,对创业板和中小板也应注重做波段,用曲线延长直线,持有限资金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选股强调产业符合政策优先扶持行业、产品有广泛的市场占有率,估值不超过20倍市盈率,有连续的股本扩张能力,有长线运作的良好心态,以及有将风险分散化的仓位布置技巧。(.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应该暂停新国五条阻止离婚潮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一、“国五条”已引发新一轮离婚狂潮!
  据报:上海各民政局近日来离婚的人数比平时多了3~4倍。其相十分可怜;“夫妻们”态度认真、严肃,根本不听调解。问:“为什么离婚”;答:“感情不合、性格不合”。有年轻夫妻,也有中老年夫妻,很多啊!
  夫妻夫妻,天地之合,夫为天,妻为地,千年修来,百年好合。中国到底不是文化背景不同的欧美国家,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怎么可以出现这种离婚狂潮呢?痛心啊。真正原因只有一个,为避“新国五条”的房产买卖交的20%的所得税。两套房子,以后卖房要交重税,不如先离婚,一家一房。(离婚者几乎都是同一天去办过户手续的,刻不容缓!)
  除上海外,广州、哈尔滨、宁波等很多城市出现了离婚潮。(见2013.3.8《参考消息》15版)这真是:“生命诚可贵,婚姻价更高,如为避税离,两眼泪汪汪!”
  二、只有精神病人才不假离婚,95%的人都会离婚!
  “新国五条”出来当天,我和复旦大学几位老师、教授立即研究了条文。我们得出的一致结论:这一定会引发大量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假离婚”潮。因为,税太重,伤害太大,必须“假离婚”。离婚对全家利益极大,不离婚对全家损害极大!我们算了一下:2001年复旦附近5000元/m2的学区房,现在涨到4~5万元/m2了;120m2(上海无小房)的房已500万元了,减去当年50万元,差价450万元,要交90万元的个调税。而假离婚,办个手续70元吧;再复婚,再70元吧。要90万元,还是要140元呢?
  这真是天差地别啊!遵纪守法,交税,全家就少90万元。这90万元可以救2~3条人命啊!(现在生病,医药费知道吗?淋巴瘤要40~50万;鼻咽瘤要30~40万。吉林大学(珠海校区)一个青年教师,母亲腹部得了淋巴癌,仅做了两个漏管等,就花尽了多年来的12万存款,只好看着她去世!哈尔滨这种低工资地区医疗费奇贵。一个Pet全身检查,上海7000元,哈尔滨是9500元!很多大小医院,包括哈医大的几所,医生、护士很多人在收红包,可耻啊!)。总之,没有钱,命怎么活!
  我们几位老师、教授讨论的结果:一定是90%~95%以上的人会选择离婚避税。离婚是正常人、一般人的理智选择、必然选择!不离婚,去交重税,就是精神不正常的人!今天我在这里直面问一下财政部贾康之流,问一下国税局制定政策的人们;如果你们有两套房,要卖掉一套,假离婚可省80~90万元税,你们会不离吗?不可能!财政部、国税局官员都是人,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工资不高的。你们不要省80~90万元?即使你是雷锋、焦裕禄,你都会左右为难半天吧。何况你仅仅是个普通共产党员,更何况7亿多普通城市居民呢。
  假离婚,省90万元,可以给父母、孩子治病,可以送小孩去国外读书,可以帮助困难人士。交90万元税,家里会怎么样呢?
  故一定假离婚,90%~95%假离婚。唯有国务院部长、副部长、省市长不敢离。(也不一定!)
  离婚很正常啊!中央领导人中没离婚的吗?
  三、第二套房交20%税,于情于理不通。
  “新国五条”中,关于第二套房买卖要交20%的个调税,是不对的。几年来,为什么没有城市愿意执行,都执行以1%~2%对总款征税呢?各市及几千万人民的实践已经回答了啊!
  显然,这又是雨果当年笔下的一种“恶税”。因为它不合理!它导致如涌如潮的假离婚,把社会弄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
  第一:一家两套房完全正常,小孩要结婚啊!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很多家庭都有两套房。因为家里的小孩(有的有2~3个,如潮州)要长大,要成家立业啊!5~10年前不多买一套房的,今天儿子、女儿谈恋爱难上加难啊!我们亲眼目睹了复旦很多优秀的同学因为家中无房,在相爱几年后痛苦分手!(爸爸妈妈坚决不同意啊!)第二套房买卖交高税有道理啊?
  第二,独生子女,从父母、爷奶中继承房子怎么办?
  北京、上海、广州很多大城市都忠实执行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仅独生子女一个。结果必然是每个小孩可继承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套房。注意,他们不是偷来抢来的,是中国三代人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之必然后果。
  他们的第二、三套房,凝结了共和国几代人的血汗工资、辛勤劳动。交易要交20%税吗?这不是在向老一代工人、干部、军人、教师、医生的劳动成果征税吗?公平吗?人民心里痛快吗?难道让80后、90后夫妻也每家离几次婚吗??
  四、抽刀断水,扬汤止沸,高税根本降不下房价!
  何以北京、上海房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赶在新法规细则出来前过户呢?何以还有人要买房呢?第一是刚需。每年680万大学生留城,每年984万农民工进城,要买房啊!第二,财政部每次加的房产税都转嫁到买主头上,因为是供不应求,卖方市场啊!买的人知道,以后20%的税,起码一人一半,有可能全由买方出,所以房价可能更高。因此,快买吧,这几天肯定会低一些。第三,引起房价上涨的原因一个都没去掉啊!土地财政怎么办?最最关键是货币增长太快啦。大家查查央行的网站,M2增长太快啦!2000年为11.8万亿,前几年80多万亿,转眼之间100万亿了;还每年要加13%,能不涨吗?能怪老百姓吗?怪周小川等人啊!
  弗里德曼说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你发了那么多票子,房子能不涨吗?一边发钱,一边征重税,压房价;这就好比一边在洗澡盆里放大水,一边用个脸盆压水花,何等的愚蠢及荒唐!贾康还财政部研究所长,人大代表呢?一点宏观经济学常识都没有。(一些人大代表应补补经济学课!)
  五、这样乱调房价,大米会涨到20元一斤,怎么办?
  在货币总量不控制住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定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社会上货币像个连通器啊!请看,西红柿从0.30元涨到6.00元了,大米从0.50元涨到2.00元了,大葱从0.20元一根涨到3~4元了。一切商品(除了产能过剩的外),都在悄悄上涨。你这样强压房价,有用吗?把西红柿压到20元(榴莲从2元涨到17元了,红枣从3元涨到50元了!),把大米压到50元去吗?
  六、为“投机性、投资性购房正名”,这是老百姓唯一抗通胀的方法!
  这次贾康等人,及少数人大代表,在两代会要强化对投机、投资性购房之征税;真是可笑和荒唐之至!试想,你从2000年的11.8万亿货币,12年就到了100万亿。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当大量货币迅速到来时,不会什么都一齐涨的。首先上涨的是紧缺的、万众注目的必需品,如大城市之房产、黄金、石油、明清家具、古董、名画字帖、纪念邮票。(主要是货币现象)
  因此,懂得宏观经济学的人都会在央行快发货币时,去买一些保值的东西。
  回头看,中国老百姓真不容易啊!这十几年,还都懂得买房保值,否则怎么活啊?2001年,50万可以买上海一套房。如果存银行,每年以5%利息计算,现在有几个钱?而这套房现在涨到300~400万了。不买房,能顶得住通胀吗?
  5~10年前买房的都是智者,是有理财意识的,和买黄金、存古董是一个理啊!什么投机性买房,是防通胀性、正当防卫买房啊!现在多少人因为当时不买房而悔恨终生,悔对儿子啊!
  七、国外征,我国也不能如此征。国情迥然不同啊!
  很多人说,国外不少国家也这么征税,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征?中国房价上涨原因与国外不同。
  ①货币增长有这么快的吗?美国这样搞QE4,它的M2/GDP还不到80%啊!中国M2 100万亿/GDP 50万亿=200%啊!
  ②国外有70年的土地使用费吗?6万元/m2的房价中,交给政府70年土地使用费,买地款占3~4万元啊!国外有这个东西吗?(现在是重复征税啊!)
  ③中外土地制度不同
  外国的土地完全是私有的,卖给发展商的。
  我国是先由地方政府向农民征买(比如2~3亿),然后再由地方政府拍卖给发展商(比如20个亿)。
  何以北京小产权房不涨呢?没有中间这个环节啊!
  ④一些国家是不征的。
  对增值部分征20%所得税,其实就是土地增值税。我搞过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研究的就是土地增值税。记得在法国是3~5年以上任何房都是不征的。主要打击是炒房者,能够自己持有3~5年,就不可能是炒作了。故,中外完全不同!
  ⑤不让多买房,所有人民币就是一堆废纸,是一堆符号。人们还创业、奋斗吗?会把很多精英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人逼到国外去,对中国总体经济是极不利的!
  八、学习朱镕基,立即暂停“国五条”,平息离婚潮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几位总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周恩来(一心为民),朱镕基(管好宏观经济),温家宝(亲民,抗震救灾)。
  在大政大策上,朱镕基是虚心听取民意的。
  他曾听了我2小时课,对股份制问了个明白。
  他每天看几封群众来信。
  他半夜打的去大经济学家吴敬琏处请教宏观调控问题。他的时期13年,货币管住了,房价不涨!
  他知错就改。比如:他曾把国有股拿来上市(IPO时夹带10%;试点是贵州茅台烽火通信)。结果股市大跌几个月,他果断停止上市,说:既然大家不欢迎这个做法,就暂停此试点,让下一届政府的聪明人来解决吧。(后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现在,交20%税的“新国五条”,既然引发了离婚狂潮,就应该暂停细则出台啊!让90%家庭都为此离婚,这个税还好征吗?一定鸡飞狗跳,天下大乱,离婚夫妻怨声不跌,诚信丧失,对国家也就不信任,不留恋了。政治上损失很大啊!
  【本周股市冲高,周四回落,银行股梅开二度。后因姚刚讲三月底要发新股,虽紧急辟谣,上半年没有新股;人们仍很害怕。估计还会上下荡漾,但向上概率大些。】(.金.融.投.资.报)

 

  姜韧:A股牛市周期才刚刚起步
  春节后的A股很不给力,受制于调控内因和美元外因,地产和资源股成为拖累大盘调整的绊脚石,A股在暖春时节却遭遇“倒春寒”,令投资者的信心再度受到打击,但根据A股的估值环境和成熟市场经验,A股目前仍属于上升途中的调整,A股的牛市周期才刚刚起步。
  为何A股如此依赖政策?撇除成长期的烦恼因素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A股估值曾长期在云中漫步,成熟市场估值是在10至20倍PE区间常态波动,而A股估值的常态波动区间是30倍至40倍PE。在此背景下,成熟市场牛市依赖的是现金分红和流动性,而A股则更依赖于政策催化和流动性。导致A股估值偏高的股权分置因素虽然在数年前被解决,但是2007年的A股估值飙升至历史峰值的70倍PE,因此高估值再次导致A股脱离经济基本面而熊途漫漫。2012年沪指1949点之所以能被称之为“解放底”,并非仅是数字上的巧合,关键因素在于A股估值在当时处于历史最低和国际洼地,这是催生牛市的最核心因素。
  旁观美股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的表现,无疑更令人反思?当2010年国内经济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A股调整每每将诱因归咎于海外因素,从美国的QE1到QE3货币政策再到欧元区债务危机,但最终却给人以杞人忧天之感,因为到今天为止,美股道指马上将突破金融海啸前的历史高点,支撑美股创新高的核心因素就是估值,预计2012年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整体盈利状况将创出历史新高。今天再将A股颓势归咎于海外因素绝对难以服众,因此现在又隐隐出现对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唱衰论,但关注美股表现就可以发现,估值才是稳定市场的最核心因素。
  至于国内经济环境,未来十年GDP和人均国民收入将翻一番,这意味着国民内需消费将会填补投资拉动留下的空缺,国内经济良性增长有保障。1957年至1958年日本和西方经济体曾遭遇经济萧条,因此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计划至1970年GNP较1960年翻一倍,结果是增长了2.12倍。1960年12月12月27日日经225指数是1346点,至1989年12月29日日经225指数是38957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推出时点与日本经济腾飞和股市牛市基本同步。
  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恰好在A股见底前夕出台,而沪指1949点的估值放眼全球市场都具备估值洼地特征,即便至年前A股涨幅达到25%之后,估值仍处于12倍至13倍PE之间,调整之后估值就更便宜了,因此现在的调整仍是上升途中的调整。未来的市场波段将紧紧围绕估值展开,而第一轮牛市的周期可能有五年。这是借鉴美股1982年至1987年的表现,从1982年开始美股一路上升,投资环境与今日A股有些相似,由于1973年熊市悲剧仍历历在目,美股并未出现全民炒股现象,牛市推升力量是机构投资者为主,但到了1987年出现了泡沫和热钱流入,泡沫标志就是估值超过20倍PE,当时热钱以日本资金流入为主,结果导致1987年股灾。回顾海外市场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A股的未来趋势。(.上.证 .姜.韧)


  徐一钉:收复2330点则可重拾升势
  民族证券 徐一钉
  市场涨跌频繁转换,多空双方尚未分出胜负。但上证综指已处在日线级别调整尾段,一旦顺利收复2330点,大盘将进入新的日线级别的反弹。
  1949点以来的反弹,本来很多投资者就看不懂;春节长假后,诸多利多、利淡因素交替出现,投资者更是“一头雾水”。上证综指出现三根中长阴线,两根中阳线,投资者心态忽乐观、忽悲观、忽犹豫,随着A股市场的涨跌频繁转换,目前多空双方尚未分出胜负。短期而言,上证综指处在日线级别调整的尾段,一旦顺利收复2330点,大盘将进入新的日线级别的反弹。我们一直强调,金融、城镇化两大主线是这轮中期反弹的风向标,即这轮反弹在何处结束,将由金融股、房地产板块画出句号。
  1月24日的长上影线阴线、2月21日和3月4日的放量中阴线勾勒出空方的阵线点位——大约2350点一线,而多方的底限在2012年12月28日与2012年12月31日K线缺口以及年线,约2240点附近。在2240点与2350点之间多空无法分出胜负,3月4日空方胜出一阵,上证综指最低下探至2259点,尔后两日多方扳回一局,指数最高冲至2351点,昨日指数再度下探。具体交易策略上,在2240-2350点区间内,可以接近区间上轨时抛空,接近区间下轨时做多,直至确认走出该区间,多空分出胜负后,再追涨杀跌、顺势而为不迟。
  本轮反弹行情至今,有三个明显的热点驱动,第一个是金融,金融板块倚仗其指数权重的绝对优势,几乎一锤定音,最早确立反弹基调;第二个是房地产及其相关的产业链,如建材、工程机械等,反弹的“理由”是经济复苏预期。以上两个热点确立后,投资者似乎“相信”经济复苏了,其余的股票于指数、于大局无关紧要。在行情推进的过程中,第三个热点,即围绕民生的环保、医药等主题热点逐渐形成。
  但是,“国五条”出台前后,第二个热点不仅偃旗息鼓,而且反戈一击,成为下跌利器,即便在3月5日的长阳线之后,第二个热点仍表现的绵软无力,部分投资者似乎又不相信经济复苏了。目前的形势,第一个与第三个热点,即金融与民生主题两类个股是多头的阵地,而在“两会”时点,最有利于民生主题类热点发酵。
  金融股因其流通市值巨大,一方面动能的惯性较大,一方面积累的势能也较大,当前价位金融股的走势不易猜测,因此,在具体交易上,技能有限的投资者宜减少进出次数、降低买卖频率,等待趋势明确;技高一筹的投资者可考虑民生主题热点的短线交易以及穿越周期股的中线布局。
  关于中线布局,可以围绕城镇战略选择个股。城镇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建房子,同时还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等的配套。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大城市各类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发展二、三线城市,是一种“围魏救赵”的战略,从资源配置的边际效率来讲,也是顺应市场规律的,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未来新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将主要在本地进行,不再需要依附大城市,而要使新城镇真正具备吸引力,各项建设的增量市场巨大,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金.融.投.资.报)


  周俊生:上交所要脱下皇帝的新装
  ■ 谈股论市
  上海证交所理事长桂敏杰3月6日在证监会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针对媒体关于目前IPO状况的问题表示,目前IPO没有暂停,只是放慢了发行节奏。
  从去年11月开始,到目前的4个来月时间里,沪深两地股市已经没有推出一例IPO,也没有一个新股上市,相比在此之前每周都有多家新股IPO、上市的热闹情景,已经形成事实上的暂停。
  为什么上交所的官员却要坚持认为IPO没有暂停呢?最近几年来,面对A股市场不断的下跌,投资者反复发出暂停新股上市的呼声,但管理层在多个场合发表观点称IPO与股市下跌没有关系。也正因如此,上交所方面只愿意承认“放慢发行节奏”而不愿意承认“IPO暂停”。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文字游戏”,但在其背后,反映出来的却是管理部门不愿意承认在IPO管理上的严重失误这样一个事实。这种心态,很像安徒生笔下那个著名的皇帝,明明光着身子,可是为了面子,偏偏说自己穿着华丽的新装,其结果自然只能是贻笑大方。
  就A股市场目前的情况来说,马上放弃审核制实行注册制,可能还不够现实。既然如此,管理部门就更应该认真履行其审核职责,这种职责不仅包括将不“达标”的申请企业剔除出去,更重要的是,必须根据市场的承受能力来安排新股IPO和上市的节奏,而不是借口“市场化”而放任企业圈钱。(.新.京.报)


  凌天亮:成为IPO晴雨表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楼市绑架GDP是中国经济的悲哀,而被IPO绑架,同样是中国股市的悲哀。
  昨日是三八妇女节,在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下称道指)迭创新高的背景下,中国股市延续前日弱势,依然阳气不足。
  前日IPO将于3月底重启的传闻,一度将沪指打落近50点,下午有关方面出面澄清系市场误读,沪指颤颤巍巍拉回20余点,收盘仍跌22点。
  当然,A股市场近期的惊魂震荡,并非全系IPO重启步伐的渐行渐近。我们此前分析的流动性开始收紧、经济强复苏逻辑破灭等因素,均对连续大涨后的市场构成冲击。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多年来,IPO已成为管理层调控市场的一个重要砝码,由此也成为投资人判断市场趋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在市场连续走熊恐慌绝望之时,IPO往往暂停,在市场连续走牛甚至疯狂的时候,IPO往往天量投放。市场各方对此心领神会。市场绝望IPO暂停,一波行情汹涌而至;市场疯狂IPO疯狂,一波行情戛然而止。就近年而言,2005年的千点附近及2007年的6000点附近,2008年的1664点附近及2009年的3400点附近,以及2012年的1949点附近及今年2月的2400点附近,均与IPO的停与放大有关联。
  对GDP冷淡对IPO敏感,没能成为GDP的晴雨表而变质为IPO的晴雨表,这是中国股市最大的悲哀。
  多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最为强劲,GDP增幅年均超过8%,金融危机策源地的美国,GDP增幅维持在2%附近,但两国股市表现迥异。中国股市还在13年前的2000点附近徘徊,未能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美国股市牛气冲天,本月5日,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最重要指数之一--道指,收复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失地,以14252点的收盘点位站上了自1896年道指诞生以来新的历史之巅。
  冰火两重天,两国股市缘何有如此大的反差?
  如果说,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IBM等创新企业的推动、流动性的超强宽松(超低利率、连续的量化宽松),较为成熟完备的市场机制等因素,是推动美股走牛的基础,那么,对比之下,经济复苏预期同样乐观的中国股市,缘何就很难爬出熊市泥潭?我们可以说,中国股市没有IBM之类的巨无霸创新企业引领,流动性严重不及美股宽松,加之近几年受累于楼市的频频调控。但是,中国股市熊得如此乖巧,居然连金融危机以来一半的失地都未收复,这其中当应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以为,还是一个市场机制问题:融资为大。
  融资为大,20多年来,中国股市成了大小国企的提款场所;融资为大,A股连续多年熊冠全球,但不影响IPO融冠全球;融资为大,新股发行价多年来可以高过二级市场平均价的两倍;融资为大,忽略了机构投资者的培养--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达90%,而A股市场是散户占比居高;融资为大,忽略了对作为弱势方的投资人的保护,对上市公司造假等处罚过低,投资人索赔艰难,追偿通道更未畅通;融资为大,管理层可以拿IPO调控股市,市场更可以因IPO而陡然变色,试问,美国股市,可以拿IPO说事吗?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们看到,郭树清履职证监会主席以来,在新股发行改革、在严打上市公司造假、在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在保障投资人利益等诸多症结问题方面,努力多多。
  我们期待,仅有20多年历史的年轻的中国股市,不再是IPO的晴雨表,能够回归成长为GDP的晴雨表,让为融资付出惨重代价的投资人,能够分享GDP增长的乐趣,能够享受财富增值的快感。(.重.庆.商.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