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在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小镇上,一家民营企业开发建设了一个仅有两幢楼、72户人家的综合楼项目。盖楼的时候,工地上始终有一个身影在不停地奔波,他,就是去年底登陆香港联交所的新城发展控股(01030.HK)董事长王振华。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王振华一直以此形容自己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心情。而在20年前,他从事的行业与房地产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一本书改变命运
一直以来,王振华都感言自己并没有所谓的“第一桶金”。因为,他的起步是一个五年多的积累过程。
1983年,王振华从学校毕业后,就到常州市武进第一棉纺厂工作,这是一家国营企业。在那里,王振华一干就是5年,当了5年车间副主任,纺织业也成为他最初所从事的行业。
1988年,东挪西凑,王振华在家乡湖塘镇创办了自己平生的第一家企业——仅有10台织机的家庭作坊式纺织厂。那时候王振华每天休息时间很少,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车间的生产上,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使得这家当时在全市20多家纺织厂中最小的企业很快进入了全市三甲。
不过,没过多久,王振华开始发现,纺织业成长速度太慢,而且竞争愈发激烈。是否坚持这个行业,王振华开始产生犹豫。
1993年初,王振华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珠三角惠州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我的心开始动了。”他如此形容当时心情。而就在此时,王振华又从一个同事那里看到一本书,书名叫《投资潮中永不沉没的船——房地产》,这本书定价3.8元,讲述了一些香港等地的大亨们投资房地产起家的故事。
那本书让王振华爱不释手,于是他专门去买了一本回来。从中,王振华知道了李嘉诚,知道了包玉刚等著名企业家的创业之路。
“我决心走房地产开发之路,开一家房地产公司。可以说,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命运,”王振华说。此时,王振华凭借这几年打拼,已经积累下了200万元资金,这是他进入房地产的启动资金。
5个人3间房起航
1993年7月,5个人,3间房,王振华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房地产这片“海洋”上正式起航。
当时房地产行业因为银根收缩,形势急转直下。而且,90年代初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福利分房的天下,国企尚且步履维艰,更不要说一个民营企业,起步之初的艰难可想而知。
王振华当时筹资创办的武进新城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就是现在江苏新城房产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最初公司只有5个人,后来增加到11个人。
王振华很快拿下了湖塘地区湾里新村一期的工程,这个新村开发总规模30万平方米。这个项目的上马,是湖塘镇旧镇改造的开山之作。当时,王振华白天跑工地、跑业务,晚上看报表、开碰头会,忙得不亦乐乎。
一期房子上市后,一炮打响,两个月的时间就销售一空。随后,王振华又开始操作中凉新村一期与湾里新村二期的开发,总规模达50万平方米。
1998年万博花苑的开发,是新城公司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城公司正式由武进区进入常州市场,这是公司的第一个跨区域扩张项目。这个时候,房地产业开始崛起,市场竞争开始加剧,新城公司也开始了迅速的发展。直到现在,新城控股还在坚持这种稳步的区域扩张战略。
直到2001年,新城控股借壳江苏五菱实现B股上市。然而,造化弄人,此前B股还可以在A股市场上融资,不料等新城控股完成借壳之后,政策突变,B股由此失去了融资功能。此后,新城控股未能从资本市场获得一分钱,那又是一个故事了。
与很多地产大鳄一样,随后王振华开始从常州走出去,开辟长三角地区的新战场。目前新城控股在上海、南京、昆山,还有无锡、苏州等地,都有多个项目在运作。
现在,新城在苦等11年后,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江苏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