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中国交建、格力电器和中国铁建三季度被增持股份数均在5600万股以上。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10年来,QFII在A股资本市场上逐渐壮大,其影响力也因其“神秘”的面纱而越发引人关注。
在理财周报统计的按市值排名前15大QFII重仓股中,发现2012年QFII的偏好仍集中在银行股,大消费以及基建等板块上。
与首次买入股票相比,QFII对于原先即已买入的股票增持力度更大。去年三季度显示,虽然仅有29只股票被QFII增持,但合计增持数量高达5.78亿股,远超首次买入股票。就具体增持股来看,北京银行、中国交建、格力电器和中国铁建三季度被QFII增持股份数均在5600万股以上。
重仓银行
如果说QFII放眼长远,放在A股市场上,显然用在银行股上最为恰当。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三季报, QFII总仓位高达29.10亿股。QFII前六大重仓股中有五只银行股,合计超过26亿股。其中恒生银行持有13.8亿股兴业银行、荷兰安智银行持有12亿股北京银行、德意志银行持有5.62亿股华夏银行,巴黎银行持有南京银行、而新加坡华侨银行则持有2.95亿股宁波银行。
从全年来看,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得到部分增持,而其他机构对于重仓银行股未作任何调仓。
据上交所信息,今年初至今,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70笔银行股大宗交易,共计26667.41万股,成交金额约12.23亿元。今年春节至今,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19笔银行股大宗交易,成交金额约2.3亿元,其中超过80%的买方是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等市场熟知的“QFII大本营”。即是说QFII通过大宗交易买入约14.53亿元银行股。
分析人士表示,QFII资金对银行股的建仓暂不会止步。一方面,目前QFII机构普遍看好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银行股和基建股理应首先受益;另一方面,银行等蓝筹股具有较强流动性,适合大资金配置。
会猎消费
QFII对于大消费的偏爱贯穿2012年,在重仓股中尤为明显,竞争也更为激烈,共有双汇发展、伊利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苏宁电器等六家上市公司在QFII前十五大重仓股中出现。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当属格力电器。二级市场上,格力重组全年股价稳步上涨,并在去年年底直线拉升。而前年年报显示,2011年底仅有耶鲁大学和摩根斯坦利重仓格力电器,而截至2012年三季度,花旗环球金融、美林国际、摩根士丹利国际、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也都屯兵其中,展现出了QFII良好的择时能力。
耶鲁大学基金显然是A股大消费领域的第一QFII。三季报数据显示,其共持有5只上市企业,其中包括伊利,双汇、云南白药、格力电器四只消费概念股。
当然对于消费板块,QFII也会有保有压。从2011年底一直被法国巴黎银行和瑞信重仓的五粮液到去年三季度已经完全退出了QFII重仓股的行列。
增持基建铁路
在削减部分消费类股票同时,QFII的兴趣也转移到铁路基建板块。
不过从三季报的情况来看,QFII对投资时点的拿捏相当精准。从去年9月至今,铁道部4度宣布提高铁路投资计划,而正是在第三季度,QFII开始大幅加仓铁路基建类上市公司。
在QFII三季度增仓的96只股票中,新有67只股票首次进入QFII的持仓组合,首次买入数量合计达到2.36亿股,其中大秦铁路和中国南车分别被QFII大笔买入8105万股和3475万股。
此外,中国铁建三季度末十大流通股东中,有4家QFII,总持股数约2.3亿股,比6月末增长了30%以上;中国中铁QFII持股约6725万股,比6月末增长了55%;中国交建三季度末十大流通股东中有一半是QFII,而上半年末仅有1家QFII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持股数量更是比6月末增长了857%。
从市场表现来看,QFII在第三季度对于铁路基建的大幅增仓也得到了不菲的收益。从第三季度至今,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和中国南车的涨幅都曾超过了20%,领先同期沪指涨幅。
“QFII进入中国市场目的是为了分享这个市场的平均收益,所以他们会更注重资产配置,较少参与中小板块”。招商银行基金研究员张夏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保险板块、银行、地产都是QFII的标准配置,因为这些大行业、大公司流动性比较好,业务范围很大,利润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