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文东质押新世纪筹钱 浙江永强主营凋敝爱放贷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乔文东质押新世纪筹钱 浙江永强主营凋敝爱放贷

加入日期:2013-2-28 2:35:20

本报记者 夏寅 上海报道

尽管去年12月曾在二级市场大幅套现,但新世纪(002280.SZ)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董事乔文东仍然缺钱。

2月27日,浙江永强(002489.SZ)公告称,其决定委托农行临海支行向乔文东贷款5000万元,乔文东以1036万股新世纪股份为质押。

与此同时,2012年现金流充裕的浙江永强,拟在今年底前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信托理财产品,或前述委托贷款业务资金总额将达6亿元之巨。

乔文东套现补缺

早在2002年,新世纪前身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乔文东就以出资比例23%名列二股东,为新世纪的创业元老。

2008年,徐智勇、陆燕、滕学军、高雁峰和乔文东成为一致行动人,推动新世纪登陆中小板。

新世纪2月27日公告,股东乔文东将其所持公司限售流通股1036万股(占总股本9.68%),质押给浙江永强,用于贷款担保。

乔文东身兼新世纪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和公司董事,其质押股权目的自然备受市场关注。

对此,一位新世纪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他自己有东西在经营,跟公司没有关系的。他2005年就出去了,相当于是外部董事,出去之后他搞了一块东西在经营,可能经营资金方面有需求。”

而据浙江永强的相关财务资助公告,其委托贷款金额达5000万元,贷款期限1年,年利率为9.3%。而对乔文东的贷款用途,浙江永强公告仅透露了“支付货款”。

值得注意的是,乔文东此次向浙江永强贷款,不仅以股权提供质押,而且由徐智勇、浙江沃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沃安)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

徐智勇为新世纪实际控制人之一,与乔文东为一致行动人,其持有新世纪1809万股,占比16.91%。

成立于2010年7月15日的浙江沃安背景则较为神秘,注册资本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柯圣加。经营范围与新世纪较为相近,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及系统集成。

事实上,此次乔文东股权质押贷款或已不是其第一次“筹钱”。

2012年8月21日,乔文东所持限售股1546.99万股中,386.74万股获得流通权。当年12月14日、17日、18日和19日,乔文东便通过大宗交易分别减持50万股、100万股、70万股和80万股,相应的减持价7.7元、8.06元、8.20元和8.02元,累计套现约2406.6万元。

此外,本次向浙江永强贷款的质押股权刚刚于今年1月13日才解除质押,之前1085万股分三次质押给了中铁信托。

浙江永强爱上“放贷款”

浙江商圈借贷向来密切和频繁。一边焦头烂额筹钱,一边千方百计放贷的景象比比皆是。

2012年底,位于浙江临海的浙江永强一纸公告,让市场大跌眼镜。其拟在2013年12月31日前利用公司闲置自有资金择机购买低风险的信托理财产品或进行委托贷款业务。

浙江永强此番动用的资金不超6亿元,且在该额度内可循环使用,但单笔投资或单一项目投资不超过1亿元。而此次向乔文东提供的5000万元“财务资助”便属于委托贷款业务。

去年12月底,浙江永强对个人的第一笔“财务资助”亦花落浙江商圈,即华星创业(300025.SZ)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程小彦,其持有华星创业3463.20万股,占比22.20%。

公告显示,公司同样委托农行临海支行向程小彦贷款人民币2000万元,而程小彦以其持有的华星创业1380万股作为质押,其配偶季晓蓉承担共同还款连带责任。与乔文东的贷款相同,程小彦贷款用途亦“采购货款支付”。一位华星创业高管人士也表示,“应该是他个人的用途。”

但程小彦贷款2000万元贷款年利率11%,较乔文东贷款5000万元贷款年利率9.3%高出近两个点。

浙江永强董事会秘书王洪阳对此解释称,“我们也想尽可能高,但也要看对方的接受程度。还要看双方谈判的结果,如果贷款数小的话,放贷利率就多一些,如果贷款数大的话,我们也会综合考虑。”

但可以肯定的是,浙江永强给个人提供的“财务资助”,相比购买信托产品的年化收益整体要高。

浙江永强1月19日的公告显示,其出资1亿元,向中泰信托认购“三普药业股权收益权(第二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投资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有8.5%。

王洪阳也坦言,“至于个人财务资助和购买信托产品哪个收益率更高,也要看具体的谈判。(中泰信托产品)实际上为9.5%,我们拿到8.5%,因为中间有费用在里面。”

除了豪掷6亿元进行委托放贷和购买信托产品,浙江永强2013年底前还将使用不超过5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进行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

连续大手笔背后,充裕的现金流或是浙江永强“财大气粗”的本钱。

其2012年三季报显示,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21亿元,是2011年同期2311万元的48倍。其中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成本的大幅减少,从20.02亿元降至11.98亿元。

浙江永强相关人士则表示,“银行给我们很多政策,开一些没有保证金的承兑汇票。”

但令市场关心的是,豪掷11亿元背后,2012年业绩已出现下滑的浙江永强,未来是否会热衷于“放贷款”,而更加无心于主业经营。

27日晚间,浙江永强公布2012年业绩快报,其营收和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各为27.59亿元和1.91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已达3.68%和28.05%。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